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cdvd-201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1
文章: 27
這樣會不會常常有人會去高速公路抗議電磁波要回饋金

還是有體質特殊的人,上高速公路每隔一陣子都要頭痛一下
     
      
舊 2014-01-23, 12:41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dvd-2011離線中  
vircgd
Senior Member
 
vircg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1,141
引用:
作者山賊
可否解釋一下: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

  根據我不專業的粗淺印象,似乎在發射功率相同時,
頻率低到一定範圍就會被電離層反射,增加傳輸距離。
 
__________________
髒手很難把東西洗乾淨
舊 2014-01-23, 12:43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ircgd離線中  
welive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135
引用:
作者vircgd
  根據我不專業的粗淺印象,似乎在發射功率相同時,
頻率低到一定範圍就會被電離層反射,增加傳輸距離。


被電離層反射?

哈哈哈哈

會不會過幾天連天上飛的也被收費了?

舊 2014-01-23, 04:04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live離線中  
blueck
Major Member
 
blue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266
引用:
作者山賊
可否解釋一下: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

基礎物理

因為波長較長
舊 2014-01-23, 05:08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ueck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vircgd
  根據我不專業的粗淺印象,似乎在發射功率相同時,
頻率低到一定範圍就會被電離層反射,增加傳輸距離。


您所指的是 3 MHz ~ 30 MHz 的 HF 通訊是嗎? 使用該頻段的確可以利用電離層與地表多次反射, 來超越地平線限制, 達到跨洲跨洋無線電通訊; 不過這並不能解釋 Doubla A 君所主張的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引用:
作者blueck
基礎物理

因為波長較長


請問基礎物理哪一點有提到波長越長, 傳輸範圍越遠? 倘若此點成立, 為何旅行家一二號數十億公里太空通訊不利用長波, 而用波長僅數公分的微波?
舊 2014-01-23, 06:55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e02047878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0
引用:
作者山賊
您所指的是 3 MHz ~ 30 MHz 的 HF 通訊是嗎? 使用該頻段的確可以利用電離層與地表多次反射, 來超越地平線限制, 達到跨洲跨洋無線電通訊; 不過這並不能解釋 Doubla A 君所主張的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請問基礎物理哪一點有提到波長越長, 傳輸範圍越遠? 倘若此點成立, 為何旅行家一二號數十億公里太空通訊不利用長波, 而用波長僅數公分的微波?


應該是長波比較不容易受干擾 短波比較容易受干擾 但是短波能承載的訊息較多

長波較少

就像 AM和FM的差別
舊 2014-01-23, 07:21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02047878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e02047878
應該是長波比較不容易受干擾 短波比較容易受干擾 但是短波能承載的訊息較多
長波較少
就像 AM和FM的差別



在地表上一般大自然或人工干擾信號的強度, 大體上是隨著頻率的升高而縮減; 所以從背景干擾強度的角度看, 應該是短波比較不容易受干擾..

AM 是調幅, FM 是調頻; 前者是以載波振幅大小來代表信號的電壓高低, 是較早出現的調變科技; 因面市時間較早, 所以佔用當時技術已較成熟的 MF 波段..

後者是以頻率偏移量來代表信號電壓高低, 是後來才出現的調變技術; 加上使用頻寬較寬, 所以配予 VHF 以上波段..

因外加干擾是對已調變載波信號即時電壓的加減, 等於振幅的改變, 故 AM 解調後干擾就被附加在解調後的信號上..

而 FM 則不然, 除非干擾程度影響載波相位, 使得對解調電路而言, 相當於在頻率上的變化, 干擾才會被附加在解調後的信號上; 故 FM 抗擾能力要比 AM 來得優.

這是調變方式不同所造成抗擾能力的差異, 並不能支持 "長波比較不容易受干擾 短波比較容易受干擾" 這樣的立論..
舊 2014-01-23, 08:06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daaaaa999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屏東東港
文章: 259
引用:
作者山賊
在地表上一般大自然或人工干擾信號的強度, 大體上是隨著頻率的升高而縮減; 所以從背景干擾強度的角度看, 應該是短波比較不容易受干擾..

AM 是調幅, FM 是調頻; 前者是以載波振幅大小來代表信號的電壓高低, 是較早出現的調變科技; 因面市時間較早, 所以佔用當時技術已較成熟的 MF 波段..

後者是以頻率偏移量來代表信號電壓高低, 是後來才出現的調變技術; 加上使用頻寬較寬, 所以配予 VHF 以上波段..

因外加干擾是對已調變載波信號即時電壓的加減, 等於振幅的改變, 故 AM 解調後干擾就被附加在解調後的信號上..

而 FM 則不然, 除非干擾程度影響載波相位, 使得對解調電路而言, 相當於在頻率上的變化, 干擾才會被附加在解調後的信號上; 故 FM 抗擾能力要比 AM 來得優.

這是調變方式不同所造成抗擾能力的差異, 並不能支持 "長波比較不容易受干擾 短波比較容易受干擾" 這樣的立論..



山賊大,我知道你或許很專業∼不過這東西大家都不是很懂.....

沒必要要人講自己的說法然後說人家不對吧.......

知道答案或許可以分享給大家了解?
舊 2014-01-23, 08:43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aaaa999離線中  
referee_c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引用:
作者山賊
請問基礎物理哪一點有提到波長越長, 傳輸範圍越遠? 倘若此點成立, 為何旅行家一二號數十億公里太空通訊不利用長波, 而用波長僅數公分的微波?

單純以物理來討論這一句話,其實並沒有錯.

波長愈大,繞射愈明顯,這是事實,故電磁波波長較長,的確因繞射的原因,可以傳得比較遠.
這也是霧燈使用黃光(光也是電磁波)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發光效率.

至於通訊部分,我就不確定繞射占了多大的影響因素,因此,不予置評.
舊 2014-01-23, 10:29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eferee_c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daaaaa999
山賊大,我知道你或許很專業∼不過這東西大家都不是很懂.....
沒必要要人講自己的說法然後說人家不對吧.......
知道答案或許可以分享給大家了解?


我沒打算在此彰顯自己, 否則大可直接打文章, 況且長篇大論也不見得大家會有興趣; 所以在此的討論, 我也只是指出說法與現狀的矛盾之所在, 沒有說對方不對; 事實上我的水準也沒好到哪邊去, 否則大可靠這吃飯, 何須當洗碗工?.........

主要是蠻好奇為何常看到有 "越低頻傳輸範圍越遠", 或是 "頻率越高衰減越嚴重" 等這樣類似的說法; 印象中在 pcdvd 這至少已是第二次了 (可能更多但我沒印象), 可見這樣的說法流傳甚廣, 問了發文者也從沒得到所以然, 為何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深植人心?.......

若讓您覺得我是故意要說他人不對, 那就是我的措詞有問題, 詞不達意, 在此先說 sorry for it......
舊 2014-01-23, 10:57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