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toyakoyo99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引用:
作者moninca09
沒錯啊,這就是TDP比較標準的定義
就是在該原件最大耗電下+主動散熱器本身的耗電下
兩者所產生的熱能,應該可由主動散熱器散熱後達成的熱平衡
能維持在該原件可承受的工作溫度之下

事實上Intel近期的小鳥風扇真的有辦法負擔真正那麼高的TDP原件?
會不會是CPU本身TDP根本沒他說的那麼高就開始省錢了
又或者是CPU達到最大耗電的時間實在非常少維持一個長時間?
把Intel那些宣稱85W TDP的盒裝CPU附的小鳥風扇
裝到一個真的一直吃電量都是75W(10W留給風扇)的原件上
到底會不會燒掉呢?
其實這用製具可以模擬一個長時間吃75W的原件裝上那個風扇後的狀態


不超保證可用,沒有遇過不能用的
只不過溫度高一點,不過intel的cpu很耐熱,根本沒有問題
>>裝到一個真的一直吃電量都是75W(10W留給風扇)的原件上
tdp制定裡面的瓦數跟散熱器風扇耗電量無關~

像之前e8400等,其實不超頻的耗電量打遊戲轉檔也只有40w而已
真的不超用原廠散熱器綽綽有餘
而我有朋友兩年前買的e6550 2.3g超3.4g使用
目前已經用了兩年多了,只配上原廠風扇
照樣完全沒有問題

以intel的cpu來說,原廠風扇到底溫度壓到多低不是重點
重點是給我安靜就好~
溫度高點真的老實說又如何,沒什麼了不起
即使萬中選一真的壞掉,有三年保固再怕什?
     
      
舊 2010-04-02, 10:36 PM #2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yakoyo99離線中  
Axel_K
Elite Member
 
Axel_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1.AMD PH II 940 我也曾把它用超低速扇,跑到100度高溫

2.說到這裡,TDP又有漏洞可以鑽了....請問TDP有說明必須要把溫度壓到幾度以下嗎?
似乎沒聽過...結果可能是鄰居先熱死...又得RMA了
 
舊 2010-04-03, 12:10 AM #2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el_K離線中  
weirock
*停權中*
 
weiro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引用:
作者Axel_K
1.AMD PH II 940 我也曾把它用超低速扇,跑到100度高溫

2.說到這裡,TDP又有漏洞可以鑽了....請問TDP有說明必須要把溫度壓到幾度以下嗎?
似乎沒聽過...結果可能是鄰居先熱死...又得RMA了


應該是人會先被吵死~
兩家CPU廠的原廠風扇全速運作的噪音真的是讓人腦死~
舊 2010-04-03, 12:38 AM #2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rock離線中  
sdnk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110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在NDA未解禁之前,Z大曾經有說G480贏A卡贏很大,
我想請問一下當時兩邊的測試條件是什麼?
N卡A卡各為哪張,跑了什麼測試,還是只是廠商給的訊息
因為我實在有點懷疑到底是什麼測試條件讓N卡贏這麼大
驅動一定是慢慢成熟,越來越進步,怎會倒退那麼多?
舊 2010-04-07, 03:06 AM #2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dnk離線中  
Arucueid
Master Member
 
Arucuei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加拿大
文章: 2,391
引用:
作者sdnk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在NDA未解禁之前,Z大曾經有說G480贏A卡贏很大,
我想請問一下當時兩邊的測試條件是什麼?
N卡A卡各為哪張,跑了什麼測試,還是只是廠商給的訊息
因為我實在有點懷疑到底是什麼測試條件讓N卡贏這麼大
驅動一定是慢慢成熟,越來越進步,怎會倒退那麼多?


512 sp VS 480 sp & 時脈

少掉 32SP, 就掉了至少 6.25% 的效能,

加上時脈:

水冷版的GTX 480可以到 750MHz, 50/700 = 7.14% 的效能差距

512*750/(480*700) = 1.14285714...

14% 的效能跌幅, 目前如果可以說平均只贏 15%, 算上這個就有將近 30% 的領先(29.xx%), 不可謂不小了, 加上ㄧ些 PHYSX 吃重的遊戲, 50% 的領先是可以預見

所以有很多人寧可等第二批貨, 大概就是希望能看到 512 SP/750MHz 穩定運作的 GTX480
__________________

Rule #12: Never date a co-worker.
Rule #13: Never involve lawyers.
Rule #23: Never mess with a Marine's coffee if you want to live!
Rule #51: Sometimes you are wrong

純白の吸血鬼は微笑む:私を殺した責任、とってもらうからわ - アルクエイド ブリュンスッド
貴方に出逢い STAR輝いて アタシが生まれて
Was aus Liebe gethan wird, geschieht immer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 Friedrick Wilhelm Nietzsche

Cain was the first man ever to strike down another... and when the Lord came to him and said ‘What have you done!?’, Cain could not hide his crime. For the voice of his brother’s blood cried out from the very ground

The world has been your battlefield, everywhere you go. The blood of brothers and sons screams out against you. Perhaps you cannot yet hear it, because the soil is not your own, but you will... you will
舊 2010-04-07, 04:57 AM #2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ucueid離線中  
sdnk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110
引用:
作者Arucueid
512 sp VS 480 sp & 時脈

少掉 32SP, 就掉了至少 6.25% 的效能,

加上時脈:

水冷版的GTX 480可以到 750MHz, 50/700 = 7.14% 的效能差距

512*750/(480*700) = 1.14285714...

14% 的效能跌幅, 目前如果可以說平均只贏 15%, 算上這個就有將近 30% 的領先(29.xx%), 不可謂不小了, 加上ㄧ些 PHYSX 吃重的遊戲, 50% 的領先是可以預見

所以有很多人寧可等第二批貨, 大概就是希望能看到 512 SP/750MHz 穩定運作的 GTX480



其實這段話裡面就稍微提到我懷疑的地方
等Z大回應了
舊 2010-04-07, 05:26 AM #2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dnk離線中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如果近 半 年 前已能看到nvidia internal的說明文件, 我相信任何了解技術也願意先透露

Fermi消息的人都會有興奮樂觀的態度, 即使當時還無法提供足夠實體卡片給外部測試.

畢竟期望看到好產品, 看到大廠有翻新的研發而不是更名, 是每個用戶都樂於看到的走向.


nvidia文件提及相當多技術上的改進以及與自家GT200的理論效能提升, 與當時A卡產品

來相較自會有大幅領先的推論, 然而未能提前知道功耗與良率, 但這兩項因子會在實際市場

上影響接受度與價格甚至規格, AMD新驅動也日益提升效能, 半年前的推論基準也已失準.

只能說最後從結果來看, 對於未來的陳述都不免冒一些風險, 不獨是熱心的z大, 原廠也是.

但相信這依舊無損nvidia主動求變的精神與z大灌溉論壇的貢獻.
舊 2010-04-07, 07:49 AM #2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  
z..
Master Member
 
z..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演一圈 (誤~
文章: 2,447
引用:
作者sdnk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在NDA未解禁之前,Z大曾經有說G480贏A卡贏很大,
我想請問一下當時兩邊的測試條件是什麼?
N卡A卡各為哪張,跑了什麼測試,還是只是廠商給的訊息
因為我實在有點懷疑到底是什麼測試條件讓N卡贏這麼大
驅動一定是慢慢成熟,越來越進步,怎會倒退那麼多?


本來想把對話紀錄給貼上來,但是想想...這份在NDA前就已經外留給我的資訊,如果我真的貼上這邊,不單是對我朋友的不夠義氣,也顯得我做事的不細膩!

我現在只能這樣說,許多原廠在測試當時,一定都會先用最佳的效能去推,不管當下的功耗表現,多的是事後在去做修正功耗的動作!

就好比賽車,一定是先求速度,後來在去顧慮安全性;加裝ABS;安全氣囊等等的配備~

而這次費米的改版,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不管是對NVIDIA或者是TSMC都一樣,想想當初5800系列剛推出時,是不是跟這次一樣的狀況就好,市場賣到缺貨?其實都是良品率不足罷了!

小弟能說的就這些,也希望sdnk兄海涵、見諒,我該有的職業道德還是應該替他人著想。

謝謝您!

補充:效能部分早在半年多前就已經陸續的露出,後期我也慢慢的丟出所知的資訊,而480CUDA縮減,卻是到了近正式"拿到"最終版本的2個星期才知道結果...

我能說的就這樣了..

此文章於 2010-04-07 08:18 AM 被 z.. 編輯.
舊 2010-04-07, 08:10 AM #2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離線中  
scottchang
Master Member
 
scottcha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9
文章: 1,844
期待Z大的新驅480多卡crysis實測
__________________
amp: AS701
speaker:HECO Aleva GT 402
player:mbp
舊 2010-04-07, 12:35 PM #2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cottchang離線中  
sdnk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110
引用:
作者z..
本來想把對話紀錄給貼上來,但是想想...這份在NDA前就已經外留給我的資訊,如果我真的貼上這邊,不單是對我朋友的不夠義氣,也顯得我做事的不細膩!

我現在只能這樣說,許多原廠在測試當時,一定都會先用最佳的效能去推,不管當下的功耗表現,多的是事後在去做修正功耗的動作!

就好比賽車,一定是先求速度,後來在去顧慮安全性;加裝ABS;安全氣囊等等的配備~

而這次費米的改版,是一種全新的挑戰;不管是對NVIDIA或者是TSMC都一樣,想想當初5800系列剛推出時,是不是跟這次一樣的狀況就好,市場賣到缺貨?其實都是良品率不足罷了!

小弟能說的就這些,也希望sdnk兄海涵、見諒,我該有的職業道德還是應該替他人著想。

謝謝您!

補充:效能部分早在半年多前就已經陸續的露出,後期我也慢慢的丟出所知的資訊,而480CUDA縮減,卻是到了近正式"拿到"最終版本的2個星期才知道結果...

我...


其實我之前也在電腦商場工作過,所以當時Z大說那些話時我並沒有多說什麼,
所以我到NDA已經解禁後才發問,Z大可以只列出測試條件而不要貼對話紀錄,
這樣就沒有道德問題了

其實題外話,當時Z大的話在我學到的業務員技巧跟股票看盤經驗解讀之下,
其實有不同的解讀,所以當下您發文60%時,其實我就覺得不妙並且買了兩
張5870,所以我到現在才會問說當時到底怎麼測的

其實業務員技巧很簡單,凡事只說一半
舊 2010-04-07, 02:50 PM #2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dnk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1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