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relud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United States
文章: 3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hardlike
說穿了就是想黑一張萬元顯卡,不用拿法律當擋箭牌.......
只不過將心比心,閣下今天若是"名人"等商家族類,同樣情形我想台灣人會嗆聲的多,敢負責到底的少.......

好在沒讓那些想黑的人黑走,只能讓他們在這裡義正嚴詞大談自己的權益,而東西連碰都沒碰到,還好,不然這世界就反了......

算了,節哀吧,下次說不定哪家也會出這招來拱人氣,你們再去幫他製造人氣就好啦.....戲有演就好了,這麼入戲幹嘛,又沒錢拿.....

我不講了,要攻擊的快吧,我有時間再來笑......

雖然我不太能理解您的邏輯
但請您給您的幾個用詞下點精準的定義
何謂"黑"?
是否為"烏""污"?貪污的污嗎?
還是其他意思
您說"還好,不然這世界就反了..."
那依您的想法,這事件該如何處理才算合乎您的世界次序
您又說"我不講了,要攻擊的快吧"
何謂"攻擊"?
是否不同意您的講法就是在"攻擊"您?
謝謝您
     
      
舊 2003-11-14, 03:02 AM #1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elude離線中  
DanFang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Seattle, WA
文章: 6,075
看看這則消息吧...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68701
日商有骨氣多了, 反觀台灣...呵呵
 
舊 2003-11-14, 03:55 AM #1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nFang離線中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ghostman

另外法律不是人人都能解釋
只有大法官能解釋
不懂法律講法律粉可笑


您說的100%正確!!
法律出現疑慮時,只有大法官能解釋!
而目前網路交易因為沒明確的條例,所以很難100%說怎樣的解釋才是對的!
當然,小弟野人獻曝亦只是純就討論的心情,七嘴八舌區嘛∼

但身為消費者的我,到非常希望此事件擴大.....大到讓消保官,律師,大法官都能正視此一未來會持續發生的問題,進而解釋&制訂出詳細的法條或累積判決慣例,這對消費者才有保障!
舊 2003-11-14, 08:08 AM #1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akira_kao
小建兄,你說的我有在電視看到一個女律師(常解說消保法的,臉瘦瘦尖尖的)出來講過,
她有說錢收了(或已刷卡)可視為契約成立.

可是名人這個案子,前面有訂的網兄都沒人提到已付了錢,那就不知成不成立了
而且下了訂單沒等廠商電話確認就要廠商履約?萬一有人訂了一萬片,可是商家一定
不可能下多少單就接多少單的(沒貨怎辦?就算沒標錯價也不可能照單通吃吧)

名人如果真的耍皮的話,就說缺貨就行啦,反正還沒收錢
反之如果已線上付了錢的話,名人就賴不掉了


這點小弟也知道,從頭到尾小弟倒是沒有看到到底付錢了沒!
但是,若採用的是信用卡交易,店家又已經向銀行取得授權了.....這時候我個人認為就算成立了!
且訂購的人有提到收到了電腦寄發的訂購單mail...更讓小弟覺得這樣算契約成立!

此外,我也覺得店家應該在交易確認鍵按下後,或標價網頁上明顯處註明:此交易若未經收到回發的確認信前,則該交易不算成立!以此來明訂交易雙方的界線....亦無不可!
舊 2003-11-14, 08:17 AM #1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zen1972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青青河畔草
文章: 108
七天了,所以,名人獲勝。
舊 2003-11-14, 10:51 AM #1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en1972離線中  
Mechaome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Delta quadrant
文章: 1,79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建
這點小弟也知道,從頭到尾小弟倒是沒有看到到底付錢了沒!
但是,若採用的是信用卡交易,店家又已經向銀行取得授權了.....這時候我個人認為就算成立了!
且訂購的人有提到收到了電腦寄發的訂購單mail...更讓小弟覺得這樣算契約成立!

此外,我也覺得店家應該在交易確認鍵按下後,或標價網頁上明顯處註明:此交易若未經收到回發的確認信前,則該交易不算成立!以此來明訂交易雙方的界線....亦無不可!


名人事件,從頭到尾都沒人付錢.名人在購物網站已經有標明,要客服電話向你確認這項訂單後,這個訂單才成立,也才會有後續付款動作.這次事件,下單的人只是進行了初步的訂購動作,並沒有經過確認訂單的步驟,當然也還沒有付錢或刷卡.
__________________


The more I see of men, The better I like my dog. -Blaise Pascal
台中世聯寶島動物園 台灣認養地圖 動物緊急救援小組 流浪動物花園 米克斯樂園 台北照生會
舊 2003-11-14, 03:59 PM #1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echaome離線中  
rakuentw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572
每天從網路上偷的軟體電影音樂 累積下來價值沒有數百萬也有數十萬
講道德早就沒立場了
有洞就鑽才是人的本性
至於爭執的是有沒侵佔到"台灣人" "同業" "身旁的人"的$$
那只是個人畫線要畫多寬的價值判斷問題了

今天如果是我發現 我也會多訂幾個 順便通報好朋友一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6-02-11, 06:41 PM #1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kuentw離線中  
yudofu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2
看完20頁之後,個人覺得那些堅持要討些東西(顯示卡、登報、小禮物?)的人實在是大有問題。

就情來講,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果今天你是因為無知(對市場價格一無所知)才下訂單的人、當然有權力視商家的態度來決定是否要和解,但是實際是鬧場的人居多,對於那些鬧場的人,根本不需要作任何解釋,趕出去就好了。

就理而言,「不要佔別人便宜」是任何有家教的人都知道的事情,雖然說人都有貪婪的本性,但是仍多半懂得偷偷摸摸、不要曝光、或者只限定於貪些小利小益。像這種成群結隊如野狼般以鑽漏洞為樂、還怕沒人知道的人說自己多有理實在是很難叫人相信,大約就同等於平常大家所唾棄的法拍屋蟑螂一般。

就法而言,今天一堆人口口聲聲咬著標價要求商家履約的時候,為什麼就可以對人家需要電話確認後才成立訂單視而不見?難道前面是白紙黑字、後面就不是了嗎?為什麼要不講情、不講理的時候,連法都可以選擇性忽略呢?

今天商家當然需要為自己標價不實而負責、而不負責的時候對於名聲當然有所損害。但是,如果民眾知道不負責的原因是因為一堆對電腦價格應有不太離譜的認識的人、為了鬧場、貪圖顯卡利益、獲取額外的回報才造成這種結果的話,我想對店家根本就不會造成任何名譽上的損傷。如果有任何影響、那一定是它自己平時東西賣得貴的關係。

反過來說,消費者付了標價上的錢卻不能買到東西、當然要得到其他消費者的關注,但是如果仔細看發現是一堆人為了鬧場、貪圖顯卡利益、獲得額外的回報、利用店家的疏失刻意想要大賺一筆,而不是真的只是單純的發生真的不清楚價格的糾紛的話,我想、對於這些人、給予的唾棄應該會比給的支持要多得多吧。

當然以Dell的案子來說,他的負責態度可以贏得掌聲,但是那是因為有幾個原因:一、Dell本錢粗。二、Dell已經到了品牌階段、賺那一點小錢容易、但是提昇好感度相對困難。就好像戀愛遊戲中觸發事件比直接灌錢有用。但是,若是Dell不負責、而是用其他條款來推掉,各位有真的能確定會減少多少的支持度嗎?我覺得是很少的。三、Dell的硬碟價差跟顯示卡的價差完全不同,且只是一部份的零件、跟這次刻意以顯卡為目標的單一項目也不同,加上Dell本身就常有特價,因此消費者誤認的可能的確是較高,跟此次不同。因此我認為拿Dell事件跟FM事件相比,我想是部分的消費者自抬身價了。

當然,就某個程度來說,我也滿羨慕這些購�**亳腹A我想他們的人生一定活得很快樂。因為當一個人對自我的要求很低的時候,能夠沒有負擔地去發揮自己的獸性去當個動物肯定是輕鬆的。像最近的PCHome蜆精事件也是一樣,凸顯了這些人幼稚、可悲的一面。

對了,恥是「耳」跟「心」,不知恥的人不要再忘記怎麼寫囉!

此文章於 2006-02-12 04:07 AM 被 yudofu 編輯.
舊 2006-02-12, 04:05 AM #1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udofu離線中  
rolandshiue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12
回文要不要先看一下這篇文章的日期啊
2003耶
看一下就覺得最近什麼時候有什麼3c名人
舊 2006-02-12, 04:18 AM #1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olandshiue離線中  
lun916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37
哈哈~看到最後一篇的時候才發現,03年的文章-_-
虧我還這麼認真的看~
不過我認為,如果說要錯的話~
要賠的話,要叫key in的人賠公司的損失
然後再轉嫁到消費者~
但是key in的人如果是你呢?
而且買賣契約也沒成立~
舊 2006-02-12, 04:30 AM #2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un916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