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11
文章: 255
|
引用:
那是給有特殊需求但預算不夠的人買的 假如要上比較像樣的RAID卡 高級USB3.0卡這種有額外PCI-E需求的使用者 AMD系統可算是救星 INTEL系統下想要3根PCI-E*4以上的板子或是需要2*16的板子 新品版子+CPU少說15K以上(就算出了超久的X58也要這個價 更不用說X79的話光CPU就要這個價了) AMD的話版子不到4K就有了 CPU更是沒有限制 更何況INTEL的南僑強歸強 但是東西給的超吝嗇 H61只有4個SATA P67Z68 SATA3只給2個 更不用說早期775沒R就不能開AHCI 說真的 當手邊硬碟超過6顆以後 就會覺得INTEL系統對使用者一點誠意都沒有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67
|
引用:
就主機板內建的介面與附加功能來說,AMD的主機板在性價比上補足了它CPU效能的不足的問題. 但相對的也可以看成Intel對的產品定位較為明確,是玩家就請花大錢買內建功能更多效能更好的,是一般使用者就請買便宜的版子就夠用了(很少聽說一般User會接到6顆硬碟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0 您的住址: 紐開普市
文章: 1,545
|
引用:
ST-Ericsson Nova A9600, http://www.stericsson.com/press_releases/NovaThor.jsp 引用:
Power VR6 (ST-Ericsson Nova A9600) 210G Flops AMD Radeon HD 6550D (A8-3850) 480G Flops PowerVR目前是打不過APU內顯 但給PC使用也絕對夠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引用:
沒錯,A社的6xSATA3:6Gb/s和2xIDE都已經覺得不夠用了,硬碟之外還有很多光碟機燒錄器要接,i社板給的簡直是苛到連渣都沒得掉. 手邊已經有5張不同廠牌的2∼4埠SATA和IDE擴充卡,陸續要佈到各主機去改成碟機航母,再編成航母艦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