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死老百姓
文章: 4,824
|
引用:
M800這張卡片比較特殊,M800所採用的Philips 7133晶片,雖然本身就具有TV Decoder功能,具備AD轉換的能力, 但是仍然額外加了一顆NEC 3D Y/C晶片(uPD64083)這一顆同樣具備TV Decoder功能的晶片。 以往玩音響的人都知道,多條線就多隻鬼來影響音質,為何到了電視卡的領域看似多道程序的步驟反而對畫質提昇有所幫助? 原因在於訊號經過NEC晶片時,將類比訊號經過3D Y/C訊號處理後畫質變的很優,但此時已將類比訊號轉成數位訊號, 但由於Philips 7133晶片本身也具備TV Decoder的能力,必須吃類比訊號(透過7133再轉成數位訊號), 因此在NEC晶片將類比轉為數位後,又強制將已數位化的訊號轉回類比訊號讓 7133晶片本身能夠接收, 因此整個過程由NEC晶片(A/D轉換=>D/A轉換)再經由Philips 7133 (A/D轉換)送到Bridge橋接晶片, 而由於NEC晶片至Philips 7133晶片組之間的傳輸是以s-video來傳輸(s-video本身為類比,但本身就是Y/C分離的訊號), 因此中間對畫質所產生的影響非常小,而事實證明,M800在NEC晶片加入之下,的確將畫質推升。 但是對S端子的訊號來說,他本身就已經是Y/C分離訊號,因此再次經過Y/C分離晶片,只是多增加了AD/DA轉換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已,因此不會比較好。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以前寫的一篇拙作: http://tdnj.pixnet.net/blog/post/12804115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