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583
|
引用:
BD陣營應該不是做慈善事業的吧 ![]() 獨大的它會給消費者好處 ![]() 真的很懷疑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引用:
這是指廠商佔有率是多數以及售價還很高的時候這麼做才有用吧. 市場的需求彈性是對產品有需求性,但是並非是對你單一廠商有唯一的需求性. 這是獨占市場還是寡占市場? 不過你看看現在的光碟廠這DVD價格已經跟CDR快一樣了. 你知道這DVD的原物料用便宜貨換了多少嗎? 昨天新聞一堆廠商都在一折出清,老闆也講明了 他是來做****的. 你看百貨公司年終慶也是一樣的道理,特價品都是用來搶客源的. 薄利多銷還是有他的最低限度,但是他的目的通常並非完全是為了要賺錢. 這種行銷手法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人潮而這麼作. 以前雞排流行的時候不是珍奶+雞排50元,就是3份100 這現在已經不是到處都看的到了 (大概只剩下學校附近還有這種價格,不過用料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可能還有待商確) 而且現在對於藍光的需求性有那麼大嗎... 目前還真的看不太出來 廠商要賺的固定利潤並不會因為要降低售價就降低. 反而是尋找便宜的原物料來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是降低自己應得的固定利潤. 那這公司要怎麼維持?畢竟這市場中的你並非是獨占市場. 其他公司能再便宜的原物料中得到比你更好的產品品質,當你無法做到時你還是只能做降價策略,要犧牲高價的原物料成本還是犧牲自己的固定利潤? 現實中的廠商就是在做量產品質 COST DOWN生產成本. 不然就不會在大陸開始實施勞動合同法之後,部分台商開始轉進其他人力價格低廉的國家設廠.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08
|
引用:
你說的這些都是單位成本,原物料價格不變的時候每片的碟片的單位成本不會改變 但是生產量大的時候生產機具的固定成本會被稀釋,這叫做規模報酬遞增 光碟片剛好就是那種比例上而言固定成本遠大於單位成本的產品 因此製造商根本就不需要犧牲單位利潤就可以降價求售 至於消費市場的需求彈性,基本上有四個主要的決定因素 替代品的多寡、消費支出的比重、長期或短期需求函數、必需品或奢侈品 作為眾多娛樂的區區一種,藍光光碟的替代品眾,又不是生活上的必需品 以現在這個價格來說我相信它目前在市場上的需求彈性仍是很高的 市場的需求彈性很高的話,最好的廠商策略就是降低產品售價 各廠商不是不想降價,而是目前的產量太小成本太高 我不是BD或是HDDVD的支持者 但我相信單一格式的統一長期而言絕對會帶給消費者更多好處的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903
|
引用:
生產機具也是要折舊的. 衝產量來看應該是能稀釋固定成本,不過比不上換便宜的原物料來看得到的效益更高. 因為每一家廠商都這樣做,這樣衝產量才有意義. 這在業界也是個COST DOWN定律了,邁入量產之後 找便宜的物料 人力 . 5S的兩個變數 現在廠商也不是卡在產量小. 主要還是卡在要選邊站,兩種藍光的生產設備並不像DVD的+R-R這樣可以共用. 藍光生產設備之前價格很高,去年開始才又跌下來廠商也是抱著觀望的心態. 至於單一規格好不好,這很難講. 像當初的VHS戰爭,雖然後來勝出了. 但是帶來的好處除了只需要買單一規格的帶子,我看不到有其他好處. 沒有競爭的市場,廠商大概會連彼此削價競爭的意願都沒有吧 (笑) 目前的藍光戰爭看來也挺適合當賽局理論的話題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08
|
引用:
你這個論述的變因太多了,同時把一堆問題提出來的話就看不出單一變因的影響 我想說的是,在其他因素持平的狀況下 市場規模擴大對於廠商降低成本及售價有沒有幫助? 答案是有,理由已如前所述 至於其他因素,cost down的部分 廠商當然會想辦法降低單位成本 市場規模是大是小廠商都會想辦法降低單位原物料成本 但是市場需求擴大的話其規模報酬遞增效應對整個供應鏈都有幫助 因此即使在原物料等級不變的情況下,光碟製造商也能向原物料供應商拿到更好的價錢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14
|
![]() sony總算扳回一城
想當初VHS 與 beta之爭 Sony 落敗 那時買錄影機總認為大廠是主流所以選了beta 一部2~3萬元看沒幾年真慘現在還冰在家裡當古董 這次不會在傻傻去買HD DVD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4,250
|
兩陣營為謀自身利益 真是殺紅了眼 看的消費者目瞪口呆
![]() ![]() ![]()
__________________
參號機 2010.1.9 正式服役 2021 微升級續撐 AMD Athlon II X4 620 + Cooler Master S524 GA-MA785GT-UD3H + Adata DDR3 1600 2G x 2 + Kingston DDR3 1600 4G x 2 WD1003FZEX 1TB(黑標) + WD20PURZ 2TB(紫標) + ST3160811AS 160g Chimei 24VD + Zippy WK-730 + Seasonic GX-550 Clooer Master PAC-T01-E1 + Altec MX6021 順發卡號 : 0 1 5 6 8 9 0 0 歡迎享用 家庭劇院 LG UM7600PWA + PolkAudio RTi6 x 2 + CSi25 + PSW10 + PhonoMaster PM-470 攝影器材 Canon PowerShot G7 + LA-DC58H + WC-DC58B + Crumpler 7百萬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110
|
我也開始期待cost down
至少要到一個吸引人有購買慾望的價位..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471
|
引用:
這是一年前的新聞耶,你沒po出來,我們還真的不知道Toshiba有出HD DVD燒錄機,不知道這台在日本當地要賣多少? 這台該不會是第一台,同時也是最後一台HD DVD燒錄機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