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63
|
不知道上4G會不會很耗電...
我還是選K10好了... 總覺得INTEL就是很耗電... = ="...K10加油... 我已經撐很久了...快上市吧... 沒有AMD的話大家就沒好U可選了...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892
|
INTEL還不快衝...
IBM POWER 6 都已經推到4.7GHz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223
|
該不會INTEL又再走回P-4系列狂衝時脈的情況嚕吧
__________________
==================================(小小秀一下) 一號機(上網.下DSL.BT.....) CPU:AMD K8 3700+ 939 0.09U MB:技嘉 K8N SLI 記憶體:創見DDR400 1GB*2=2GB 顯示卡:MSI 1950pro 256MB 硬碟:WD 160GB SATAI+S牌 250G IDE+S牌 160G IDE CD ROM:BENQ 1640 POWER:鴻海 400W 足瓦 12CM 螢幕:飛利浦107X2 (上網.下DSL.BT.....) 二號機:INTEL Q6600 G0 0.65U MB:MSI P-35 NEO2-FR 記憶體:創見DDRII-1GB*2=2GB 顯示卡:微星 HD4850 512MB 硬碟:S牌320GB SATAII+S牌NS 320G SATAII+S牌11代500GB CD ROM:L牌20XDVD燒錄機 POWER:海韻M12 500足瓦 12CM 螢幕:三星226NW ![]() ![]() ![]() [IMG]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某個世代的CPU能穩超上多高時脈又在合理的用電量內,看intel推出的正式型號時脈就知道了.
而低階到最高階大概也不超過六款型號,中間差個0.1xG,自己加一加,差不多的輪廓就出來了. 65nm C2D/C2Q 正式版最高階時脈出到3G, 各階CPU不加壓超頻基本盤就差不多在這. 超2.8~3.2G是一般65nm遊刃有餘的範圍, 反正CPU就是同種產品拼裝與閹割出來的東西. 晶片本體的能耐就在附近. 如果Penryn正式版的road map已公佈到4Ghz, 那拿來合理長期使用就有機會能飆到這麼高. 不然還是要靠灌電壓/強散熱去衝.即使屆時發表的超頻測試都可以上4G,(65nm都已經做到) 還是不適合甚至不能拿來日常裝機穩定使用. 目前Penryn公佈到3.16G,有可能3.3G低壓基本盤的時代會來臨,或許更高階的還等著發佈, 但目前看離4G都還有很大的距離,個人估計要上4G也是要硬超.超頻聖手的測試還是只能看看就好.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北台灣
文章: 311
|
引用:
同感, 但是一直不想提出來, 粉怕潑大家冷水 ![]() FSB 架構不改善, 資料傳輸卡在 FSB 的頻寬成為瓶頸, 這時 CPU 的工作時脈拼命拉高, 大部份的週期時間 ( cycle t ) 都變成在空等. 時脈是超上去了, - GHz 值看的粉爽. - 測試軟體跑的分數粉高. - 錢花的粉爽. 但是實際意義確不大.......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中華民國
文章: 764
|
引用:
所以等明年底第二代45nm 應該就有內建記憶體控制器的CPU了 還有HT超線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050
|
引用:
雖然大大說意義不大~ 不過對於玩轉檔的人,以及玩3D遊戲的人~ Q6600 3.6G就好,已經是神物~ AMD 的架構就算比較好,實際跑起來根本輸到脫褲 玩轉檔,Q66四核心+SSSE3(這個增加了100%的效率)+高時脈,已經讓AMD 陷入絕望~ 玩遊戲,超到3.6G實在太猛,遙遙領先AMD~ 不懂為何說實質意義不大? 對於大部分想要講求高效能加上會稍微超頻知識的玩家,根本趨近於不會考慮AMD 即便是預算有限,買顆E2140隨便上個3G,也把AMD低階市場通殺~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超頻~不過買C2D不超實在可惜就是~ 到達3G還是一樣穩定的很...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文章: 651
|
對於用文書機的人來說超到4G意義當然不大
再快也是拿來上上網.打打報告,即使5G也快不 了多少,但對於要餵飽8800 Ultra SLI的系統 4G就有其必要了,搞清楚每個人的需求再來說 是不是需要吧.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對於8800ultra SLI 來說, 效能表現是CPU相依, 越強時脈的CPU越有突出的表現是沒錯.
不過,現實而言,我也已經認清要壓榨出G80效能需要的高時脈CPU已經到了低邊際效益的程度. 這也是我期望能以G92搭配合理的CPU即可發揮超越G80+強效超頻CPU的原因. 對於Ultra SLI 加上顯卡超頻,已經有人發表以操到5G的四核來加持.這完全是極限測試的殿堂 無法在一般人的環境****現與長期使用.即便上4G也並不見得能滿足它的極限. 而對於目前65nm的CPU,超越3.6G以上時脈要付出的代價攀昇極快.45nm上4G也都是神鵰裸測 以目前的測試,同時脈45nm強過65nm是事實,但是上高時脈也是要硬操,一樣要付出代價 除了測試用,一般我也不會想跨越3.6G+ 的時脈,因為G80單卡都已經很足夠在遊戲中使用. (不然其他卡就要填海去了.) 這個足夠是不強求以原生解析度來執行,因為解析度高低對於FPS類的遊戲完全不影響場景. 場景上下左右視野在任何解析度下都十分接近. 螢幕大=人物大.視野不變. 戰略/冒險類的高解析度場景的寬高會有大一點,但差一兩階的視野改變也不致於影響過大. 但是降解晰度對取得順暢的FPS很有幫助. 雖說解晰度降,需要開AA來補償畫質,但是我自己的測試中,G80降解析度後會很有本錢開AA. ![]() 不嫌棄的話,可以試試降個兩階從2560*1600到1680*1050,AA可以開多大, 畫質會不會輸原生/FPS有沒有更順,即可分曉. Lost Planet我開到8AA/8text filter,但是降解析度到1680*1050,畫質完全不輸1920*1200 但是FPS一舉突破60只需要3.2G的四核+8800GTX單卡. 輕鬆容易又低負擔. 跑原生解析可以是一種享受,但沒有調節的彈性就可能會是一個枷鎖. 我認為intel效能之強,Penryn的任務已經不在拉高時脈,,是在新Hi-K金屬閘極的設計, 帶來少漏電的運作,新製程有更低的功耗,加大L2 cache增進快取命中率與增加SSE4指令. 新製程=新希望,若能低功耗輕鬆上4G,我也樂觀其成,不過芭樂之家的新聞,參考價值還是有限. 況且我也搜尋過digitimes的新聞,也沒有這樣的報導....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員山鄉,台灣省,宜蘭縣
文章: 260
|
各有所需這句話最中肯
我就不信一個上網收發信件的人需要4G CPU 不過如果再轉檔 2G 3G差下去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