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文章: 6,359
|
也是可以啦
32核心 每個核心66Mhz
__________________
要用FurMark燒機請注意,作者建議跑15分鐘就好/電腦電源接頭規格 加入 F@H分散運算,幫助對抗疾病/ /加入WCG分散運算,幫助解決癌症,AIDS,糧食與能源問題 http://cid-d082ecba16a55988.skydriv...=GetSharingLink VGAMaster 請多多支持,歡迎任意轉貼!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4
|
32核cpu
是有可能的 大概跟整個晶圓一樣大 中國大概想 晶圓能容下幾個核心 就能做幾核的cpu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送八力的弟子, 恕我不屑回應你的發言
文章: 2,107
|
引用:
那我要求1000個核心,每個核心1MHZ... ![]() ![]()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157
|
RDC就在搞CPU, 300Mhz+南北橋合一, 最大重點是與x86相容... 為啥不怕被告? 可能用的是286以前, 專利逾期的x86技術吧, 再用其他方法去操效能
聽說最早期486 MIT就是他們搞出來的... 馬路消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6
|
這句話我要是沒搞錯,是不是龍蕊裡面沒有CACHE??那不是慢的跟蝸牛爬一樣??
CPU加速不用CACHE用多核,還一次搞到10核以上想法實在很奇怪?? --------------------------------------------- 胡偉武說,“我們設計的方法很正确,有10個核以上,國外厂商更多運用靜態電路,不可能把10個100W核集成在一起,不可能為了追求极端的性能犧牲功\耗。”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臺灣台北
文章: 1,772
|
如果真的花了好幾兆研發出來...省電效能比又能和 INTEL 或 AMD 一較長短嗎?
如果可以..各位認為會賣多少錢? 支援64bit(65nm) 的3G 賽揚 一顆不到 2000 元! ... 不是不敢作夢..而是每個人都有老爸老媽、孩子老婆、車貸房貸的壓力... 還是實際一點把現階段可賺錢的東西搞好..想想年終比較實際... 夢就交給台、清、交 這些單位去實現....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Hsin-Chu
文章: 132
|
這個龍蕊的cpu並不是拿來給PC用的!
而類似應用的CPU台灣一堆公司都會做, 而且一直都有在生產, 只是大家不知而已. 舉例像大多數router的核心就是一顆32位元的RISC CPU, 瑞昱當初做voip用的那顆還是雙核的. 另外像金麗半導體(RDC), 就是專業的CPU Design House. 他的老闆就是當初在UMC開發486的RD.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6
|
引用:
這個是跑LINUX的,已經鬧了很多笑話了,不過已經比上海交大電子學院那個院長 買FREESCALE的CPU磨一磨再打MARK上去就宣稱是自製的高明了 ![]() ![]() ![]()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6
|
這個龍蕊中國也是很多人說根本就是假的,完全是在騙錢的,後來宣稱量產卻只賣1000台,
而且還是一間本來做紡織的公司做的,中國真正搞電腦的沒人願意做,實在滿奇怪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6
|
国产"龙芯量产" 又是一场无耻的骗局
我们相信龙芯作为一个CPU实物,是存在的,只是里面的技术到底是剽窃的,还是失去专利的落后技术,或者根本就是打磨的芯片,值得怀疑。 2002年,龙芯一号出现,据网上介绍,最快的主频仅为200-266MHz,仅能支持WinCE或者Linux,这种东西,性能恐怕还不如intel在92,93年产的486DX66芯片,因为486芯片支持windows95,也支持linux。 之后,“量产”,“千元电脑”就吹了好几年,到现在市场上还没见一台半台龙芯电脑。一直到2005年末,“龙芯2号”最高的主频才支持500MHz,且根本无法支持windows,这就是中科院所吹嘘的最高成就,而intel已经有3.4G以上的P4 CPU卖到世界各地,而“龙芯”仅仅是一个在实验室里,用特定条件才能勉强运行500MHz主频的试验品,谈何“量产”?试验品出现,到最终上市,没有几年的测试完善,谁敢卖给顾客?就不怕出事了人家索赔么? 此外,我们强烈置疑的就是,中国哪来的CPU生产线?在实验室里就能“量产”吗?生产一个半个试验用的CPU,可以向国外公司下订单,让他们生产(事实上,中科院就是这么做的),一旦量产,难道还要租用Intel的产房和设备?对于龙芯这种落后的不如586的落后产品,恐怕AMD或者Intel非常乐于转让一些他们早就废弃不用的生产线,再捞一笔,反正他们看准了无论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生产线,中国都无力制造,只能像个借鸡下蛋的主一样。 何况,我们绝不相信,这种所谓的“龙芯”,使用的主板,是市场上的兼容产品,消费者买一个微星或者华硕主板,再插上一个龙芯,立马就能运行,那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主板还很难找,现在支持P4的主板外频,都在400Mhz以上,那种仅支持100Mhz外频的主板,只能去二手市场掏腾了。我们知道,某种主板芯片,仅能支持一个系列的CPU,难道我们用Intel的BX芯片主板,就能用龙芯了吗? 中科院既然吹出大牛,说06年6月就能量产龙芯电脑,那么为何不告知,到底采用的是何种主板?何种主板芯片?是“龙芯主板”还是联想主板?怎么就从来没有一个报道说龙芯到底采用的是不是龙芯主板呢?那么这种主板,得卖多少钱呢?1000块够吗?内存,显卡,硬盘都能兼容市场通用产品吗? 目前,龙芯2能不能强过P4,都是这帮人自己说的,今天说强过P4,明天说量产,后天说千元电脑,一个比一个牛,从来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测试数据公布,比如图像处理,运算速度,兼容性,如果真有的话拿出来遛遛,到底是强过P4,还是比486差,不是嘴上说的,何况CPU的好坏,不是仅用主频就能衡量的,你速度再快,就能算1+1,又有个屁用? “上市”,我们现在只能当个笑话听,就是真的上了市,你产量多少,销售额多少,才能把单个电脑成本拉到1000元以下呢?难道便宜就能让消费者买吗?我们估计,起码全国有几千万的龙芯用户,才能把成本拉进1000块,一个据称能达到P4的龙芯,却无法支持windows(即不能支持多媒体),会有人买吗?那还不如加1000块,买台二手的P4或者赛扬电脑算了。 最值得置疑的,就是龙芯到底花了多少钱!如果说8000万,才买来一个汉化的麒麟操作系统,10亿,才换个打磨的汉——芯芯片,那真要做出点什么真东西,没有几十亿恐怕不行吧?几十亿就换来了个这?根本不成熟就开始大吹特吹,大谈量产,其目的无非就是骗经费,继续投入到这个无底洞中去,拿出的却永远是落后国外10年的产品,根本无法用“上市”来收回成本,那我们要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只要Intel一天不倒闭,龙芯永远没有胜的可能,除非下一道闭关锁国令,禁止外国CPU进入中国市场。也许有人认为龙芯虽然落后,但是有知识产权,也算聊胜于无,嘿嘿,落后的技术,即便有知识产权,也没有市场价值,君不见几年前花一两万买的砖头大哥大,现在到地摊上10块钱都没人要,几千块买的传呼机,现在还有人用么?我们自己拿这个知识产权当宝贝压箱底么?中国现在是个穷国,把钱投入到一个必输的竞技场上,有什么好处? 在中国大陆,什么小小的成就都可以被吹得惊天动地,在小小的台湾,四大主板厂商华硕、精英、技嘉和微星,生产的主板占全球需求56%以上(2002年数据),至于显卡,光驱,硬盘,更是不计其数。威盛收购国家半导体公司和Cyrix公司之后,成立处理器事务部, 已经生产出C7处理器,用于笔记本电脑。而据说是中国学术马首的中科院,还在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量产”大放卫星,大吹其牛,令人想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实在令人心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