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樂軟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DIXES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引用:
作者Antress
不用...因為原本的錄音設備就一直都是類比的,類比你可以把他想像成無限Bit和無限Sample Rate。

差別都只在儲存媒介啦,就算今天出現一種新個規格,例如1024Khz / 64Bit的聲音儲存媒介,錄製系統或你說的母帶,都不需要做任何變動的。


可是現在的錄音設備好像大多數是數位的?
因為之前聽一個歌手說,現在大多數的歌手都是用數位錄音,
而他想再一次以類比方式錄音,說是因為類比的聲音比較飽和,
他的意思是不是說現在很多人都用數位錄音了?還是我有誤解呢?
好像類比母帶體積是非常大又重的,所以混音不方便的樣子......
     
      
舊 2006-06-26, 05:13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XES離線中  
Antress
Advance Member
 
Antres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引用:
作者DIXES
可是現在的錄音設備好像大多數是數位的?
因為之前聽一個歌手說,現在大多數的歌手都是用數位錄音,
而他想再一次以類比方式錄音,說是因為類比的聲音比較飽和,
他的意思是不是說現在很多人都用數位錄音了?還是我有誤解呢?
好像類比母帶體積是非常大又重的,所以混音不方便的樣子......


嗯大多數的錄音室都用數位系統,不過所謂大多數,其實都屬於中小型的。

一方面考量到方便,一方面則是成本低很多。

一張RME Fireface 800 + 次等品牌的32 Channel Mixer + 一台電腦大不了也才10萬出頭,軟體、監聽、Mic買一買也不會超過百萬。

但是Solid State Logic或Neve的Console一台都是5.600萬起跳的,Studer的類比盤帶機少說也要30萬以上,外加Outboard Gear和錄音設備等,一間錄音室通常都是幾千萬成本在算的。

比較有歷史和比較講究的正統錄音室還是用全類比作業,國內像鼎鼎有名的白金或強力,我們會稱他為Professinal Studio。

而走數位系統偏多的,則幾乎都稱為Project Studio,他們也可以做「一點」專業的事情,但在業界裡,真正被承認的專業還是要全類比才行。
 
舊 2006-06-26, 05:28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tress離線中  
DIXES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引用:
作者Antress
嗯大多數的錄音室都用數位系統,不過所謂大多數,其實都屬於中小型的。

一方面考量到方便,一方面則是成本低很多。

一張RME Fireface 800 + 次等品牌的32 Channel Mixer + 一台電腦大不了也才10萬出頭,軟體、監聽、Mic買一買也不會超過百萬。

但是Solid State Logic或Neve的Console一台都是5.600萬起跳的,Studer的類比盤帶機少說也要30萬以上,外加Outboard Gear和錄音設備等,一間錄音室通常都是幾千萬成本在算的。

比較有歷史和比較講究的正統錄音室還是用全類比作業,國內像鼎鼎有名的白金或強力,我們會稱他為Professinal Studio。

而走數位系統偏多的,則幾乎都稱為Project Studio,他們也可以做「一點」專業的事情,但在業界裡,真正被承認的專業還是要全類比才行。


其實我所謂的大多數是指國內的歌手錄製唱片的錄音室,
好像國內大部份的歌手都採數位方式錄音了,
原因應該就是你所講的成本上的考量吧。

那請問用類比方式錄音而製成的CD和採數位錄音製成的CD
是不是前者在音質上會比較好?還是沒什麼差?
因為終究是44.1kHz/16bit的CD。

用數位錄音是不是就不需要真的樂器來演奏了?
只要用軟體編曲就可以了?

那麼如果是要作為DVD-AUDIO的母帶
若非類比母帶就要是高規格的數位母帶囉?
那請問數位母帶=硬碟嗎?

抱歉呢!問題真多,不過我真的很好奇,謝謝你。
舊 2006-06-26, 09:48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XES離線中  
Antress
Advance Member
 
Antres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引用:
作者DIXES
那請問用類比方式錄音而製成的CD和採數位錄音製成的CD
是不是前者在音質上會比較好?還是沒什麼差?
因為終究是44.1kHz/16bit的CD。

用數位錄音是不是就不需要真的樂器來演奏了?
只要用軟體編曲就可以了?

那麼如果是要作為DVD-AUDIO的母帶
若非類比母帶就要是高規格的數位母帶囉?
那請問數位母帶=硬碟嗎?


第一個:類比比較好,因為這牽涉到衰減和染色問題,類比的聲音肥厚溫暖,這是數位製作一直遙不可及的真正原因。

第二個:錄音的話都是需要演奏的,使用軟體或數位器材只是製作方式上的不同。如果不使用現場錄音的話有個方式是MIDI + Sample(Sample都是數位)或MIDI + Hardware Synth(通常還是類比居多)。

第三個:數位母帶可以是硬碟或是光碟,只要能儲存數位資料的媒介都可以。

如果以DVD-Audio Stereo的數位母帶來說,至低要有兩軌192kHz/24bit的Mono儲存資料。確實會比CD的數位母帶最低44.1khz/16bit來的高。
舊 2006-06-26, 11:31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tress離線中  
Antress
Advance Member
 
Antres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關於錄音的話,這樣講比較清楚一點...

錄音這個動作,其實都是類比的,但是現在所謂的數位錄音,他的「數位」主要在於成果。

如果你錄製的方式是:錄音 -> 類比盤帶機 -> 盤帶內儲存為類比訊號。

那這個就是類比錄音。

如果錄製的方式變成:錄音 -> Analog to Digital訊號轉換器 -> 硬碟內變為數位資料。

這個就叫做數位錄音。

接著將類比訊號和數位資料兩種成果,都做成CD或DVD-Audio的話。

盤帶 -> Analog to Digital -> CD

硬碟 -> Digital to Digital -> CD

中間這個過程的衰減,會讓後者的品質不如前者。

所以...現在很流行數位錄音,對製作音樂者來說確實是很方便,但這也是一個原因,造成近代的音樂品質都讓人感到大不如前...
舊 2006-06-26, 11:42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tress離線中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如果大家要體會 錄音品質 做成 CD 傳真度最高的案例..去找張
50 年代 Louis Armstrong 的精選 CD ....妳會被那些樂器的音質給嚇到。 因為那時代都是 用真空管 系統的錄音 原音留存在磁帶 上 完全不經過修飾.............音律寬闊 細緻 是晶體時代錄音無法相比的。
舊 2006-06-27, 05:21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按進去有試聽曲目...一般人都聽過 叫不出曲名而已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v=glance&n=5174

1. What A Wonderful World
2. Hello Dolly <--------------------------------------特佳
3. Sittin' In The Sun Listen Listen Listen
4. Mack The Knife (Theme From 'Three Penny Opera')
5. A Kiss To Build A Dream On
6. It Takes Two To Tango

.........................省略

ps: 如果你聽不出聲音的好壞在哪...表示你的聲音硬體設備 基本等級還沒達到
舊 2006-06-27, 06:28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Blood Sweat & Tears
血 汗淚 (爵士搖滾團)
- Greatest Hits

[EXTRA TRACKS] [ORIGINAL RECORDING REISSUED] [ORIGINAL RECORDING REMASTERED]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v=glance&n=5174

1. You've Made Me So Very Happy
2. I Can't Quit Her
3. Go Down Gamblin'
4. Hi-De-Ho That Old Sweet Roll
5. Sometimes In Winter
6. And When I Die
---省略---
舊 2006-06-27, 06:46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Otis Blue:
Otis Redding Sings Soul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B0...v=glance&n=5174

這張曲目大家不陌生吧? ..尤其是 My girl 點進去聽聽有啥不一樣。

1. Ole Man Trouble
2. Respect
3. A Change Is Gonna Come
4. Down In The Valley
5. I've Been Loving You Too Long <---
6. Shake <----
7. My Girl <----
8. Wonderful World
9. Rock Me Baby
10. Satisfaction <----
11. You Don't Miss Your Water
舊 2006-06-27, 07:08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  
DIXES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引用:
作者Antress

第一個:類比比較好,因為這牽涉到衰減和染色問題,類比的聲音肥厚溫暖,這是數位製作一直遙不可及的真正原因。

第二個:錄音的話都是需要演奏的,使用軟體或數位器材只是製作方式上的不同。如果不使用現場錄音的話有個方式是MIDI + Sample(Sample都是數位)或MIDI + Hardware Synth(通常還是類比居多)。

第三個:數位母帶可以是硬碟或是光碟,只要能儲存數位資料的媒介都可以。

如果以DVD-Audio Stereo的數位母帶來說,至低要有兩軌192kHz/24bit的Mono儲存資料。確實會比CD的數位母帶最低44.1khz/16bit來的高。


一:可是類比訊號經過轉換不是會有損耗嗎?還是說雖有損耗,但其音質仍是數位比不上的?所以平平都是CD,但類比錄音做出來的會比數位的好上許多?

二:順問一下Sample是什麼?那所以如果是用真實樂器演奏的話,大多是類比錄音囉?

三:好像磁帶也可以儲存數位資料(D-VHS好像就是這樣),所以也能作為數位母帶?

CD的母帶就是44.1kHz/16bit的啊?那不就和CD沒有差別了嗎?我是一直以為母帶(影像、聲音)的畫質、音質都比出版的產品好上許多。

還想加問一個東西,就是44.1kHz和16bit這兩個數值指的是什麼?為什麼會說其值越大音質越好呢?又好像說它們的值再怎麼大,還是比不上類比原本的訊號?

不好意思喔,問題又變多了,勞煩您了......thanks !
舊 2006-06-28, 01:35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IXE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