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講到淹水你會想到哪裡?
文章: 1,829
|
「螢幕」這種東西應該要重「畫質」還是重「外觀」
想通了就會知道該買什麼了! 目前液晶螢幕技術是否算「成熟」這不得而知(也許最好就這樣了) 但是你想要什麼樣的東西,你應該要想清楚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3,060
|
引用:
應該是, 物理特性,被找出來. 這個是材料的問題. 基本定律要被推翻,不是那麼簡單. 不過推翻之後,一定會有大躍進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391
|
就我的感覺...液晶螢幕的技術已經成熟...(到底是成熟還是未老先衰...不知道...)
因為已經開始大量生產開始普及化... 但是畫質的好與壞...就要看看市場的生態如何了 (以下是小弟的淺見) 液晶是使用電場讓液態結晶旋轉...讓線偏振光產生偏振旋轉... 再用一層電路和濾光片來讓所需顏色的光通過... 所以小弟覺得液晶難以和CRT抗衡主要是"方法"的問題而非"材料"的問題 畢竟讓光偏振旋轉需要空間...這就造成可視角的問題 而要如何控制液晶的選轉角度...電場要怎麼加...這也是門學問 (當然...廣視角液晶螢幕使用和TN不一樣的液晶分子和驅動方式... 這也算是材料上的改進...不過要和CRT比還有點拼) 使用偏振光的液晶顯示器...本來就有他的問題在... 和自体發光的CRT以及PDP和OLED相比...使用偏振濾光的液晶很多問題應該是出自於 "使用偏振光和濾光片"這種方法 (當然以上是以古典光學的觀點來看液晶...如果以量子光學的觀點來看我就不知道了) 而液晶和CRT相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插補... 當信號解析度低於液晶原生解析度時...就需要插補... (有點像是把200萬畫素CCD拍的照片放大到500萬畫素那樣...但是實際情形我不清楚.) 這和液晶是"一個一個點驅動"和CRT是"把電子打到定位"的驅動方式有關.... == 結論...液晶技術已經算是成熟了 但是要看清自己的需求來選擇自己想要的顯示器 看樓主的情形...去賣場看看然後到那邊放片DVD比較準 如果樓主喜歡完FPS的話...買液晶就要考慮再三了... 畢竟液晶不能像CRT那樣隨便調整解析度...要不然就要犧牲畫質了 對顯示卡不夠力的人而言...17吋原生解析度已經造成不少的負擔 (不過...百聞不如一見...還是親自去看看每台液晶差捕的能力吧) CRT不見得會比液晶好...要看情形 很多人用的CRT色彩表現遠比現在的平價液晶差但不自知...
__________________
站上對畫畫有興趣的來貼貼圖順便聊聊吧 用手機拍照真的需要練過 如果修成正果...就能把傻瓜像機的錢省下來了 三星D908拍的(普通後200萬畫素) Benq S700拍的(初期百萬畫素) 三菱M720拍的(後期30萬畫素) 普通後200萬畫素: 高畫素微型相機,不太好駕馭但是效果不差, 台灣市面上除了SHAP部分型號,NOKIA N9X家族,G CAM,LG KG920,泛K750i,泛K800i外...其他的都是 初期百萬畫素: 台灣市面上前幾梯裝上百萬畫素相機的那幾隻... 它們的相機相當的難用...不過卻能拍得比30萬清楚 後期30萬畫素: 30萬畫素和百萬畫素交接期之後的30萬畫素手機相機 優點是比高畫素的易用,曝光控制也比較出色...缺點是不清晰 此文章於 2005-03-28 07:47 PM 被 ITOLEE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471
|
個人覺得液晶電視本身已經是一種成熟ㄉ商品了, 但是科技ㄉ進步總是無遠弗界ㄉ, 所以想買到更好更便宜ㄉ東東當然一定要等待, 要忍耐; 至於何時是最佳時機就有待你自己ㄉ評估了, 畢竟早買早享受, 晚買不吃虧ㄇ.
另外要一提ㄉ是:別忘了人類是習慣性動物, 你習慣了一切不就沒問題了.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taiwan
文章: 6,506
|
lcd色彩表現跟crt有很大的不同
他比較像偏螢光色,就如前面有人印綠色 印出來就較深,但lcd就比較淺...鮮豔有餘但濃郁不足 在友站的測試討論出來也是如此 my crt也不需做甚修正,印出來差不了多少(我非專業美工) 但看出來實在很準 還有lcd對比比較極端,亮的很亮黑的很黑,但缺點是對比不高... 一些crt還看的到的地方這邊就黑掉了... 所以lcd看到的鮮艷顏色不一定是正常的顏色表現.... 像聽音響有人喜歡追求原味,但有人喜歡加些音場模式 但加了音場之後,雖剛聽很不一樣但聽久會覺的難聽.... 又調回去,當然也有人就這樣聽下去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