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67
|
曲目介紹:
01. La Risata del Diavolo (tema) (0:34)魔鬼的顫音 02. La Campanella (9:02)帝王之鍾 03. Capriccio per violino solo n.5 (2:21)第五小提琴獨奏曲之狂想曲 04. Adagio flebile con sentimento (6:50)哀怨的、充滿感情的柔板 05. Rondo galante, Andantino gaio (11:13)優雅的迴旋曲,小行板 06. Introduzione e variazioni su God Save the King op.9 (6:48) 07. Capriccio per violino solo n.24 (4:30) 第24小提琴獨奏曲之狂想曲 08. Polacca. Andantino vivace (11:37)波拉卡(波蘭舞),活潑的小行板 09. Capriccio per violino solo n.1 (1:51) 第1小提琴獨奏曲之狂想曲 10. Rondo. Allegro spirituoso (9:47)迴旋曲,精神抖擻的快板 11. Capriccio per violino solo n.13 (2:04) 第13小提琴獨奏曲之狂想曲 12. Sonata Moto Perpetuo (3:11)無窮動,奏鳴曲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67
|
此碟高居CD聖經榜首,由Accardo精心製作的帕格尼尼小提琴作品,琴聲音色通透,細節與空氣感令人咋舌,管絃樂音色真實,動態感強!小提琴的演奏技法,超乎人類的極限,更像魔鬼,讓人感覺虛幻,愛不釋手。所以這張專輯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魔鬼顫音》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一樣的,只是一個是 24K 金反射層的 CD。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引用:
我個人的感想跟 hty7 兄一樣。 ****詞寫得很神,但是事實上? 寫廣告的人大概是只聽「所謂的」發燒片,而不在意音樂性的人,或者沒聽過其他人演奏的帕格尼尼。 這樣說,可能有網兄要出來抗議了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另外,長久以來這專輯的中文名稱一直被誤植,這張專輯翻譯為「魔鬼的聲音」較好,「魔鬼的顫音」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另一首曲子。塔悌尼有一首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就叫做魔鬼的顫音,但是和這張專輯完全沒有關係,這張專輯都是帕格尼尼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港區藝術中心
文章: 104
|
我的看法不太一樣,Ricci(黎奇)成名較早,同時他也是第一位完整錄完Paganini 24首caprices的演奏家,而Accardo出現之後所造成的結果是Ricci的Paganini專家光環進褪,如果你不相信,找張Ricci在Decca的Paganini第1號協奏曲錄音和Accardo在DG的錄音比試看看,我可以告訴你,包括後來的M.Rabin、I.Perlman都拉的比Ricci好太多了。Ricci是神童沒錯,但是他的音色不夠甜溺,弓法雖凌厲但是不夠乾淨。Accardo之所以會搶過Ricci的光環,一來是血緣關係(義大利人)再來他在展技的樂段上仍能包持音色的完美,這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
我個人的一些主觀是Ricci在60年代演奏Prokofiev的協奏曲或Hidenith的無伴奏作品,都演奏的相當不錯。有興趣找Ricci錄音的朋友,我建議找他60年代在Decca留下的錄音。前幾年在英國Biddulph或義大利Dynamic留下的錄音,說實在技巧退化太嚴重,不建議就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感謝 chris910 兄分享看法 ![]() 現在手邊沒有 Ricci 的 Paganini 第一號協奏曲,我已經忘了他的表現怎麼樣 ![]() ![]() 這是音色的部分,再來技巧上,我個人覺得 Accardo 的技巧也不見得超越 Ricci,甚至我認為,Accardo 在一些比較困難炫技的部分,會刻意用比較慢的速度,減弱音量,偷吃步,來帶過去。例如 Caprice No. 17 一開始滑音的部分,Ricci 和 Rabin 都比 Accardo "滑"。我曾經將音軌抓出來,作即時的頻譜分析,你可以從頻譜上看到滑音的頻率變化狀態,哪一個順一目了然 ![]() (不過其實用聽的就可以,看頻譜只是我個人的興趣 ^^;) 另外,錄音方面,Ricci 在 Decca 和 Rabin 在 EMI 的錄音都收比較多的直接音,錄音距離比較近,小提琴高頻泛音的亮也比較多。Accardo 在 DG 的錄音就收比較多空間的反射音,高頻直接音的刺激衰減,對於音色也具有潤飾的效果,聽起來會「水水」的,不會那樣乾澀。由於錄音的年代有所差距,所以錄音音質的好壞也有非常大的差距和影響,可能也必需一併考慮進去。 最後是詮釋的部分,不知道為什麼,我聽 Accardo 的演奏就是提不起勁 ![]() Accardo 的技巧並不差,這麼說其實是有些離譜,應該說他的技巧很不錯;他的 CD 錄音也很優秀,很柔順好聽,絕對不刮耳;而且他的演奏也不是真的平淡到聽起來完全地索然無味,只聽一次就不會再想聽的那種地步。我只是對於高推 Accardo 的這種****詞比較敏感罷了 ![]() 以上是小弟個人的看法,每個人感受不同,所以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買買看,最起碼這張的錄音絕對不差,還可當測試片 ![]()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05-03-22 02:47 PM 被 Shade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港區藝術中心
文章: 104
|
Shade兄真是高手!
Ricci的錄音我收了不少,甚至10多年前在國家音樂廳也聽過他的現場,Accardo的錄音反而收沒那麼多。我當初收了一堆Ricci錄音(早期到晚期)也是一直對Ricci早年成名的原因好奇,只是聽到後來漸漸也了解到他會光環盡褪的原因。 Ricci較Accardo遜色的原因,一是在歌唱性,常常在炫技的樂段造成拍點的不夠精準,再來,音色生硬,這不單錄音直不直接音的問題,Rabin運弓的右手音色,可比Ricci強多了,只是現下EMI世紀原音再版的Rabin錄音太差,你如果聽過Rabin大全集的錄音,就知道Rabin運弓的音色一點都不差。裡頭還有一張24首caprices,比起世紀原音那張聲音真是好太多了。Paganini的作品大多以炫技及抒情的吟詠為主,因此在音樂的表現上,Accardo這點還是討喜多! 再來,Ricci在Decca那張Paganini第一號,如果你聽過Rabin,大概就不會想聽Ricci了,我當初是一張一張放來比較,當然,這過程中還是有我的主觀在就是。 很高興能在pcdvd上遇見你這樣的古典音樂高手,有機會再慢慢聊吧! 此文章於 2005-03-22 04:58 PM 被 chris910 編輯.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Vienna
文章: 2,034
|
我只是想說
我是學小提琴的學生 聽取角度可能跟大家不大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
能夠遇見妳,已經是很不可思議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chris910 兄: 小弟不是高手啦 ^^;; 只是說說個人的感想,跟您或者網路上其他喜好古典音樂的前輩比起來那實在是差得太遠太遠啦,遠到非常非常遠啊~~ ^^;; 事實上以前小弟還曾在您的文章推薦下,收了幾張很棒的 CD,還要感謝您的介紹啊 ![]() ![]() ![]() 您說的 Rabin 大全集 EMI 6CDs 我有啊,我正是聽這套比較的,沒記錯的話 Caprices 在 CD5 一整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