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72
|
DURON 1G 應該有兩百多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697
|
好笑的是K6---586也來跟人家湊熱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NTHU八角大廈
文章: 1,776
|
我用的最快的電腦....
是P-166 MMX跑Win95的那台... 日後的升級都花錢餵那些越來越肥大的OS....功能沒多用多少~~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台灣的景德鎮
文章: 4,887
|
呼…我現在公司用的賽揚2.4G果然是大廢材一顆!!!
不過BARTON 2500+表現好像也不太好了!?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飛的國度
文章: 438
|
引用:
硬體在進步 軟體也進步嚕 P2~P4的差別太大了吧 P2頂多到450的樣子 P4最高都有3800了 別說用起來差不了多少 那是因為軟體也在進步 需求的硬體設備也越來越高 OFFICE03 拿去P2時代跑 我想應該蠻頭暈的0.0 "不會沉醉在數據報告中" 這個觀念真的很不錯 至少不會盲目跟從 自己需要什麼就用什麼 不過對於真的需要的人 就不是無聊的數據報告了 是很有價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
追飛就是...一種追求飛的快感的感覺∼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697
|
引用:
當我說那些話的時候,OFFICE裝在我的Ppro-200上,OFFICE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東; 當我用P4-3.6EG在跑動畫的時候,PIII-600就在他的旁邊; 你可知他們倆真正效能差多少?4倍而已。 你可知Ppro-200跟486dx4-100差多少?7倍! 我在公司用的是什麼機器?p4-xeon雙CPU系統,實際效能多少?跟P4-3.6EG差不多。 迷信數據,依據數據來買機器,你的實際產能提升了嗎? WinNT4,Win2K,WinXP這些在我眼中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東東耶…32位元產品, 現在的電腦,說一句實在話,名稱不同而已啦 , 廠商一直在給你催眠,讓你以為東東在進步,是有進步,可是步調緩慢… 不用去懷疑我說的話是真是假,自已去把以前的機器搬出來組一組,裝一裝就能印証 我說的話了,我是站在使用者的立場說的話,不是站在銷售商的立場說出來的話! 補充說明一點,以上所說的這些機器的內裝在當時可都是強極一時的產物啦! P4裝的8XAGP跟PIII的1XAGP效能的表現差多少? ==>2:1如此而已。你會覺得錢愈來愈不值了,這裡還沒談到電費喔… 此文章於 2005-01-04 08:36 PM 被 mondeo30 編輯. 原因: 錯字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中投
文章: 1,871
|
引用:
大大居然還留著slot A的k7... 還掛上超頻金手指 太欽佩了 超頻路上大大一路走來辛苦了 改天把我娘上網機的SL2W8拿出來拍拍照片 另外一顆已經往生了,也陪我撐了兩三年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動物星球
文章: 81
|
引用:
電腦的進步不能只看CPU 還有很多周邊的提升 或許CPU的效能提升日趨緩慢...但是方便性卻是增加不少 況且買電腦不是都要拿來做動畫..寫程式 所以用產能的觀點來衡量...似乎有點偏頗 當然站在公司的角度...能夠減少產品成本當然是很重要的環節 當兩顆p4-xeon實際效能僅同等於P4-3.6EG時 當代的主流處理器可以擊敗上一代的高階處理器 那不就是一項大進步嗎 我的電腦是用來娛樂的...所以我會比較希望它運作順暢一些... (雖然也僅是Barton 2500+ oc 2.35G) 但我相信 如果我是個程式設計師.... 用P3的電腦就嚇嚇叫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697
|
引用:
我說過了,內裝都是強極一時的,也就是在規格內 數一數二的;他們就在旁邊對照的跑同一個程式, 而他們都是32位元的程式,或許我該講得更露骨一點, 跑什麼都一樣的!本益比真差… 電腦不以產能為指標,那是基於何種 理由要買新的規格電腦?購買慾?!那是不智的。 買新的電腦只為讓你的OFFICE打得好嗎?一個容易 出錯的程式在快的機器上跑只是更快出錘而已… 引用:
想過嗎?雙XEON多少錢?P4-3.6EG多少錢? 當你依照數據為指標購買的機器並期望他有多少產能提升, 然而最後發現它是如此不堪時你作何感想? 新的產品開發只為了BEAT上一代的產品? NO,同期的P4跟XEON效能一樣,多出來的CACHE並 沒有讓你更好過,而多出來的SSE3也沒讓你比別人強; 所以我說現在的電腦只不過是換個名稱而已;換個名稱就 可以多收你20-100萬!這是電腦分級後給銷售商的福音, 而廣大的消費群就是這樣被CPU開發廠商傳福音: 讓你相信換個名稱會更好… 引用:
純粹為了娛樂的話,寧可去用SETUP-BOXED 的產品, 使用起來沒壓力,好處是收到帳單時不會有SURPRIZE! 當然你的娛樂是網路遊戲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真正的效能與謊言,你選擇相信那一個? 此文章於 2005-01-05 06:08 PM 被 mondeo30 編輯. 原因: 錯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