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班尼爾
Advance Member
 
班尼爾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324
給再多的輔導金或預算贊助也沒用,主要是國內電影多半拍的題材不吸引觀眾,人文主義太重,外加一些慢到悶的鏡頭,還得想老半天也不曉得到底想表達啥意義~~~~像前陣子的"不見" "不散",老天,這個再花錢請我看我都不看,或許有些人覺得有內涵,我個人是覺得劇情老套了無新意,又悶到不行.

因此我覺得要振興國片,基本上一定要先從"商業娛樂片"型著手,像"台北晚九朝五"或"十七歲的天空"這類內容比較輕鬆就不錯,否則所謂的國片就是"只適合參加影展用,不適用於一般戲院放映"~別自命清高似的以為商業片就庸俗,我們現在所看的片幾乎都是屬於這性質;商業和藝術之間本來就很難畫分,當藝術到不行沒看人而擺入冷宮裡的時候,充其量也不過是垃圾而已~

再以港片來說,雖然幾乎是垃圾,不過每年倒是拍出一籮筐的垃圾,台灣卻幾乎連垃圾都快生不出來了...因此國片衰微的情況並非國內觀眾崇外,而是現在國片題材太過於非商業化了~
     
      
舊 2004-09-01, 04:38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班尼爾離線中  
benny_chiou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10
......

不是不支持國片,而是拍成那樣子,要怎麼要國人掏錢去電影院看呢,當然有部分的國片的劇情還是不錯的,只是沒有特效那類的東西,且現在大家幾乎家裡都有DVD,有的家庭劇院效果甚至強過一般的電影院,當然就國片那類沒特效的效果是不會跑到電影院看了。
之前還認為說,效果好的是只有美國那種大製片場會有,對國片也沒有多做苛求,但現在看連韓國都拍出太極旗那種片出來了,而我國還在那裡拍一些不知所云的小品,這叫我們怎麼去支持,就算沒有辦法拍大特效的片,至少也拍個像日本鬼片一樣的東西嘛,連這個也拍出來,啊是怎樣,不管國家再怎麼採取保護措施,也沒用啊。
這個就像前一陣子很多國內不點檔的導演跟演員在報怨國人都不支持國產八點檔一樣,說什麼國人崇洋,都去看一些日劇韓劇什麼的,拜託,他們也不反省一下,人家是什麼樣的劇情,我們是什麼劇情,每次陪我媽看八點檔,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而且幾乎每一片的劇情都一樣,大家都很苦什麼的,然後大家哭成一團,像什麼台灣霹靂火跟什麼台灣龍捲風的,有沒有誰可以告訴我一下,兩部片的劇情跟演員的演技到底有何不同的。
真是的,自己不自強還在怪國人不支持。
 
舊 2004-09-01, 07:11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nny_chiou離線中  
coolchet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臉書之 高苦茶
文章: 4,519
如果觀眾憑國片戲票票根可以扣抵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話

不知道對於拯救國片有沒有用??
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著作 : <人間書話>
舊 2004-09-01, 10:25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olchet離線中  
aqua
Major Member
 
aqu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294
引用:
作者coolchet
如果觀眾憑國片戲票票根可以扣抵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話

不知道對於拯救國片有沒有用??


這個主意不錯,不過國片也要振作一下
不然 到電影院睡覺 還是沒有在家裡睡舒服
舊 2004-09-02, 10:13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qua離線中  
pcsmart99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392
拍的爛不檢討又牽託百姓
決策單位在幹嘛
之前電視新聞哇哇挖也討論過
台灣某些官員跟製片就是犯濺
拿五百萬輔導金只花兩百萬拍片
風氣如此
不亡才怪
舊 2004-09-03, 09:14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smart99離線中  
jam625
Advance Member
 
jam62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澎湖•馬公
文章: 332
其實就自由經濟市場的理論來說
供需原則就說明了一切了
當消費者有需要時
供給者必須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不能提供的供給者
將注定被市場淘汰
我支持國片(我是小時後看好小子;長大時看台北晚九朝五;老了看悲情城市的台灣人)
但是不能要我們支持不喜歡的電影阿
不是我們要排斥國片
而是大部份國片脫離了市場需求

此文章於 2004-09-03 03:03 PM 被 jam625 編輯.
舊 2004-09-03, 03:02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m625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口水戰又起/1
吳念真 猛轟電影輔導金制度
為‘台灣生態探索’站台
http://udndata.com/ndapp/Story?no=3...news_id=2609021

記者吳光中/報導

看到BBC製作人拍攝「台灣生態探索」的辛苦過程,吳念真對「電影輔導金」政策炮火全開:「沒有好劇本、沒有好點子,坐在家裡就有輔導金領,這樣對台灣電影發展沒有好處!」

「做電影這一行的,憑什麼跟政府拿輔導金?」吳念真快人快語:「這全是納稅人的錢,如果這樣,那麼開理容院、開按摩院可不可以比照辦理?其他各行各業,政府是不是也發輔導金?」

英國BBC製作人Nick博士來台,發現台灣生態多樣性是全球特例,因而心生拍攝紀錄片的計畫,他拿著企畫案說服台灣、英國、德國及奧地利的公共電視台,籌到45萬歐元支持他拍片,吳念真說:「這才是電影工作者應有的工作態度,不是坐在家裡等政府救濟。」

吳念真為公視「台灣生態探索」配音,「要你用一句話形容台灣,你會說什麼?」吳念真用一種挑釁的眼神看著台下的記者們,「福爾摩莎?美麗的島?都不如『颱風之島』來的傳神!前兩者是我們自己的形容,後者才能抓住全球觀眾的眼光!」

吳念真試圖說明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的通病:「懂生態的不懂傳播,懂傳播的人又不懂生態,所以拍出來的紀錄片,讓人看不到5分鐘就想打瞌睡,像BBC製作人Dr.Nick Upton是生態博士,又有數十年拍紀錄片經驗的人,才可能拍出這種有劇情的生態紀錄片,連小孩子看了,都覺得很有趣。」

台灣PTS、英國BBC、德國WDR、奧地利ORF,四國公共電視首度合作,集資45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890萬元,拍攝的生態紀錄影片「台灣生態探索」將於6日晚上8點,在公視全球首播。

【2004-09-04/民生報/C3版/影視大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09-04, 08:20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拿過輔導金的導演談輔導金
成也輔導金 敗也輔導金
http://udndata.com/ndapp/Story?no=3...news_id=2609027

記者麥若愚/報導

國片電影輔導金制度,被各界砲轟由來以久,輔導金造就了李安、蔡明亮等國際名導,也有人說,輔導金是台灣電影淪亡的最大殺手,輔導金制度一再變革,拿過輔導金的導演也並非全然贊同。


楊順清:拍電影要勇於面對市場

楊順清(「扣板機」、「台北二一」2次候補拿到): 吳念真說的沒錯,拍電影要勇於面對市場,不要當乞丐,輔導金以往設計的最大錯誤,就是讓創作者無法面對市場的挑戰,讓台灣電影病入膏肓,政府除了給輔導金,應該更關心台灣電影的產業,應該先鼓勵多拍片,讓產業活起來,我曾經建議,如果要給輔導金,只要片長90分鐘、做杜比音響,用35厘米拍(3項條件就起碼要400萬台幣),就發錢,先大量生產,再從中發掘優秀人材。


張作驥:對新人幫助比較大

張作驥(「黑暗時光」、「美麗時光」、「蝴蝶」3次):輔導金對新人幫助比較大,因為新人難有作品的「Credit」(信用),難覓資金,我雖然拿輔導金,但每部片都超支,負債累累,輔導金制度如果要檢討,我認為政府除了給錢,應該從市場導向著手,讓拍片環境活絡。


李崗:輔導金定位不清楚

李崗(「條子阿不拉」1次):電影工業不光只是給錢,拍電影原本應該產業分工,上游尋資金籌備、中游拍攝後製、下游賣片行銷,但現在台灣導演要一手包,電影工業瓦解,政府給錢拍片也沒用,李安、蔡明亮當年拿輔導金,還搭上台灣電影工業的末班車,現在有人依賴輔導金拍片,完全不理市場需求,輔導金定位不清楚,拍商業片本來就不應該拿納稅人的錢。

【2004-09-04/民生報/C3版/影視大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09-04, 08:22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我也不太贊成輔導金制度的做法,其實有滿多的問題的,
這種做法有點像是父母為了打發小孩,而給他錢,很消極...
正如同我先前在某公家機關所聽到的,
為了消耗年度預算,不管有無實質需要,反正年底就是大肆採購,
以確保年度支出與預算相符,而下年度的預算還保留住,
表面上來說確實如先前預算一樣,但事實上,卻是換個方式自肥...

但我覺得大部分的導演在沒有前景與未來的情況下,
可能會認為這是自己的最後一部電影,於是選擇拍自己想拍的電影,
因為這樣才有成名的機會,也才有下一部電影的機會,
而成名最快的辦法就是在影展上拿獎,而影展的口味則是比較篇向個人化,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是侯孝賢,於是...

但整個環境持續不斷地在惡化,會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為過,
因為在台灣拍一部商業片,不見得就會有票房,觀眾就會進電影院看,
或許是因為「國片」的關係,也可能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吧!?
使得大家覺得要進電影院不如租 DVD,租 DVD 不如從網上下載或是盜版...
這情況就有點兒類似現在台灣港片的處境,港片本來還滿吃香的,
但後來日片、韓片、亞洲片的類型相似,港片也開始式微了...

個人認為,輔導金的方向或許可改成有點兒類似賭博的方式,
有多少票房,拿多少輔導金...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文章於 2004-09-04 09:14 AM 被 Jummie 編輯.
舊 2004-09-04, 09:12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alpasino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3
文章: 368
說實在...現在說的一些很"紅"的國片我都沒看過
一是對題材不感興趣...還有一點就是"有這部片嗎?"的反應
小弟對電影生態了解不多,但就單純的消費者心態來看
台灣的國片確實是吸引不了百分之一的電影消費人口花錢進電影院看
就題材來說,也許是很有意思的劇情,或許是很特殊的劇本
但就拍攝手法,..一個五分鐘的長鏡頭,誰有耐心看的下去?
消費者觀眾不是影展的評審,沒有專業的電影訓練教育
大家都是抱著輕鬆的心情來看電影,這樣沉悶的鏡頭誰會想看?
台灣的電影大都是個人主義成分較重,
也就是能表達出導演所要表達的,但卻不是每個觀眾都能接受的
西方電影例如最大電影工業國美國
幾乎都是花了昂貴的成本來拍
那像大賣的所謂商業電影都是劇情緊張,聲光效果十足,無怪乎大家都想看
國片都說沒有錢拍電影,但就算給了上億的資金,有能拍出類似效果電影的導演嗎?
花了大錢,有能做出類似效果的人才嗎?
就算不是花大錢拍這樣大成本的商業大片
那能拍出像"我的野蠻女友"這樣詼諧有趣但不淪為低級笑話並有深刻意涵的韓片嗎?
韓國,日本能拍出大場面的電影(雖不及美國電影的特效)
但也能有劇情,趣味兼具並能吸引觀眾的電影
也有吸引人的恐怖電影來吸金
反觀台灣...這些題材你能拍的出來而又不招致"抄襲","模仿"的評論嗎?
台灣不是沒這樣的人才...只是未經發掘,沒有機會發揮
輔導金不多誰能發揮?
電影工作者不會分工去集資,要導演一人承擔所有拍攝成本
好像沒有了"製作人"這樣的東西
相關單位認為電影是文化而不是經濟產業
難怪不會賺錢...連行銷都沒有誰知道有電影上映了?
小弟不懂這些複雜的環節...只是就單純的消費者眼光來看台灣電影
國片不景氣...照這樣搞下去在十年都不會復甦吧
舊 2004-09-04, 10:05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pasino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