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前天買了聯影發行的[蘋果](Sib)(The Apple)(1998), 售價仍然是很高, 不過因為實在很想看,
所以只好忍痛買下來. 聯影多年來的銷售策略還是不變, 不僅是很難買到, 而且價格奇高, 品質
又不見得好, 這種閉關自守的作法實在是令人不解.

[蘋果]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發生在德黑蘭近郊一個窮困的家庭, 父親年老無法工作, 母親則是失明,
一對雙胞胎姐妹從出生起, 就被父母關在裝有鐵欄杆的家裡長達十二年. 這對姐妹長期缺乏照顧,
吃也吃不飽全身消瘦, 而且沒有洗澡臭氣沖天, 她們的眼神呆滯行動遲緩, 說話有氣無力模糊不清.
後來鄰居忍無可忍, 於是聯名投書給福利局, 才引起社工人員的注意.

年輕的女導演莎米拉.馬克卡巴夫(Samira Makhmalbaf), 她的父親是伊朗的著名導演Mohsen Makhmalbaf,
她在十七歲時看到這個社會新聞, 因為非常關切女性不平等問題, 於是聯繫當事人瞭解整個事情始末,
並且拍出這部半記錄半劇情的真實電影. 這部電影並不是記錄片, 而是由真正當事人演出的劇情片,
導演無意去批判這個家庭和當事人父母親, 而是讓他們說出自己的心聲和辛酸, 整個悲劇的緣由要
歸咎於伊斯蘭社會制度的男女不平等.

雖然是一部宛如記錄片般的劇情片, 導演也加入了許多意象, 開場的小女孩隔著鐵欄杆澆花, 還有吊在
竹竿上的蘋果, 都有引人深思的象徵意義. 導演的手法雖然簡單樸拙, 卻流露出一股清新的詩意.
幾位當事人雖然不是職業演員, 演出卻都非常自然不怯場, 尤其是兩位小女孩和鄰居小孩的互動,
真是讓人看了直想落淚. 片尾時兩位小女孩牽著父親的手, 腳步蹣跚外出遠去, 她們雖然已經可以
自由行動, 但是在整個伊斯蘭社會的未來前途又會如何呢?

英版和法版DVD封面.......


片頭 - 鄰居聯名投書給福利局的信, 還有社工給小女孩的蘋果.........


被關在鐵欄杆裡的雙胞胎姐妹.........


父親和社工人員.......


小女孩從來沒吃過冰棒....餵羊咩咩吃冰........


來比賽誰吃蘋果比較快........


她們未來的路還很長..........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此文章於 2004-10-29 11:30 AM 被 PromLin 編輯.
舊 2004-10-29, 10:20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以下資料來源:http://movie.kingnet.com.tw/channelk/le/3.html )

導演:莎米拉˙馬克卡巴夫

現年十八歲。父親是伊朗著名的導演。從小即在父親的影片中擔綱演出。之後就讀電影學校,並執導拍攝了兩部短片:「DESERT」(劇情片)以及「ART SCHOOLS」(紀錄片)。《蘋果》(THE APPLE)是他的首部劇情長片,除了受邀坎城影展參展之外,並且是坎城影展有始以來入圍導演中年紀最輕的。《蘋果》 THE APPLE除了受邀於20多個影展外,並在已上映的各國票房上亦頗有斬獲。

導演的話:

首先,我並不確定這部電影的呈現會是部紀錄片或劇情片,但我只想藉此來傳達一些概念:為何在以男性為主的社會裡,只有男孩可以在街頭奔跑嬉戲,但女孩卻不然?

我也想試著了解那對父母親,為何不肯付出愛心,關懷這兩個孩子,反而將他們囚禁於鐵籠中?而街坊的鄰居們,他們是否了解這件悲慘的事?如果知道,他們為何視若無睹了這許多年?

我仍然不清楚,到底誰該為這件事情負責,父母?鄰居?政府當局???

社會背景:

在伊朗的社會裡,女孩從八歲半起就被視為一個成熟的個體(意即在一般概念中的女人)。而在伊朗的傳統價值觀中,更存在著“女兒就像是花朵一樣,陽光的照射會令其枯萎。所以為了防止這種狀況的發生,必須讓他們遠離太陽,於是乎薄紗頭巾成為保護他們的一種工具。”如果不這麼做的話,伊朗社會將因女子的不存在而亡國。

因此我們可以看見�***中當失明的母親到社會局和自己的女兒相聚之時,先不問他們倆過的如何,而是詢問女兒頭上的絲巾怎麼不見了。回家之後仍將兩個女兒包上頭巾,並且鎖在家裡,藉以“保護”他們倆的情節。

這樣的描繪,或許你會認為伊朗是個由女性為主導的母系社會。但事實上,傳統的伊朗社會卻是個由男性掌控的回教國度。這樣的狀況,直到1979年的革命之後才有了改善。女人才得以上學、到城市裡工作,也可以到街上和男人們一起慶祝國家的盛事(像是世界杯),或是節日的慶典。女權的興起,讓這塊古老的伊斯蘭回教土地有新的省思。

《蘋果》一片的導演莎米拉在此片當中所要表達的,並不是要控訴這對關了自己雙胞胎的父母親,而或許是在質疑這社會的價值觀,在女權運動20年後的今日,是否真的需要再次被扭轉。藉由劇中社工人員較〝文明〞的角度,讓我們
再來看待這些個屬於政治、文化、宗教上的議題。

伊朗女性仍是帶領伊朗男性走向未來的唯一動力。從古至今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此文章於 2004-10-29 10:32 AM 被 PromLin 編輯.
舊 2004-10-29, 10:29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  
AMD-Ti
Elite Member
 
AMD-T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Großdeutschland
文章: 6,997
伊朗片與好萊鎢片觀看的感受就是很不同,前者觀看時常有深入內心世界的感受.
對於"天堂的孩子"這部特別有印象.
舊 2004-10-29, 10:37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MD-Ti離線中  
cwt0912
Advance Member
 
cwt091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月球的彼端
文章: 472
最近在台北電影節看了[醉馬時刻]導演Bahman Ghobadi的新作[烏龜也會飛](Turtles Can Fly)
非常喜歡,八月底將在台北光點獨家上映,三視未來應該也會發行DVD,先推薦給大家



影片簡介:
在伊朗與土耳其交界處,美軍就要來襲,孩子們靠拆地雷賣錢維生。斷臂的哥哥、憂鬱的妹妹抱著一個瞎眼小孩無家可歸,而當地孩子王衛星愛上妹妹,一心想幫助他們。巴曼戈巴第曾以《醉馬時刻》享譽國際,他的新片拍出平凡百姓在戰火下的悲憫與無奈,加上一群非職業童星們個個渾然天成的驚人演技,在各大影展佳評如潮,催淚之餘,更有宏觀的人道主義關懷與視野。
(轉載自:http://www.tiff.org.tw/Programs/Content.aspx?ID=J08)
__________________

Come Baby~ Come Come Baby~
舊 2005-07-10, 02:16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wt0912離線中  
cwt0912
Advance Member
 
cwt091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月球的彼端
文章: 472
女主角Agrin


雙眼全盲但超級可愛的小男孩


難民區的孩子王"衛星"
__________________

Come Baby~ Come Come Baby~
舊 2005-07-10, 02:22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wt0912離線中  
Allen-DNA
Major Member
 
Allen-DN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Tehran
文章: 192
伊朗當地很難(甚至不可能)買到其本國的電影DVD,偶爾發現VCD版!

只有在機場的免稅店看到有歐洲發行的伊朗電影DVD!
舊 2005-07-10, 02:43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len-DNA離線中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伊朗電影在最近好像比較沈寂, 終於又有好片可以看了,
希望到時候品質不要太差,
三視發行的, 大概又是太古經銷的那種硬盒子....價格也很硬 .....

Allen-DNA的所在地是德黑蘭?
可否報導一下伊朗當地的現況呢???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舊 2005-07-10, 05:51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  
Allen-DNA
Major Member
 
Allen-DN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Tehran
文章: 192
引用:
作者PromLin
.............
Allen-DNA的所在地是德黑蘭?
可否報導一下伊朗當地的現況呢???

抱歉,所在地的資料是2次波灣開戰時輸入的,一直未更改。

小弟每年都要去IRAN幾趟,但不是每次都有去TEHRAN。

伊朗有相當多種族,最大比例的就是波斯人,其他就是阿拉伯裔(有很大部分是IRAQ裔)及土耳其裔。

基本上,IRAN的年輕人都是滿苦悶的;而中年人就分為2派。一派在巴勒為時代"享受"過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的人士,一直都很懷念那種"腐敗"的生活。另一派在何梅尼回教革命後找到了精神寄託,非常虔誠的訓守著回教誡律。

我覺得,伊朗的導演,很想表達一些想法;但在現實環境下(保守回教勢力、革命衛隊、宗教警察....);卻又有很多的妥協,無法完全表現出內心深處的意念。

此文章於 2005-07-12 05:57 PM 被 Allen-DNA 編輯.
舊 2005-07-12, 05:55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len-DNA離線中  
Allen-DNA
Major Member
 
Allen-DN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Tehran
文章: 192
當地的女性就業人口為數不少 (與其他中東回教國家相較),在職場上的表現也不錯,但部分年輕女性對於包頭巾這件是一直耿耿於懷。有部份大學生或年輕OL會在週末包下一間餐廳,開個純女性的閉門Party,在裡面盡情抽菸(或許有啤酒,但未證實)。

任何一個階層的人,對於老美的仇恨與厭惡都是相同的。有趣的是,當有了經濟基礎與機會,美國卻又是他們移民的第一選擇...;有夠矛盾吧。基本上,伊朗人民的生活就是種種的矛盾!
舊 2005-07-12, 06:06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len-DNA離線中  
cwt0912
Advance Member
 
cwt0912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月球的彼端
文章: 472
「烏龜也會飛」以純真批判戰爭

聞天祥


「烏龜也會飛」的導演巴曼戈巴第,5年前以「醉馬時刻」一鳴驚人,向來致力
於透過電影讓國際瞭解他的同胞庫德族人(尤其是兒童)的處境。「烏龜也會飛
」即是描述一群伊朗、土耳其邊境庫德族小孩的生活。

你不必擔心它會淪為窺探少數民族奇風異俗的觀光節目,如果本片真有什麼匪夷
所思的景象,那也是一群孩子興沖沖地挖地雷賺外快的情景。而其中最擅長的又
是那些斷手或斷腳的小孩,因為他們被地雷炸過,更知道挖掘的技巧。而聯合國
派來的專家,也樂得用小錢收購這些代勞的成果,反正交差的時候獲利更多。

在反映這類弱勢族群遭受剝削的問題時,你不會看到巴曼戈巴第忿忿不平或老氣
橫秋地說教,這只會讓創作淪為另一種教條而已。當導演轉而呈現這群孩子樂於
拼命,卻不懂背後層層節節的國際情勢與利益糾葛時,不僅接近真實,批判的力
道也更強。

而這些孩子幾乎都是當地的非職業演員,他們的渾然天成,除了導演戲教得好和
表演天賦外,最實際的原因還是親身經歷。巴曼戈巴第當過伊朗大師阿巴斯的副
導,受其寫實電影語言的影響甚深,但他更「煽情」。不同於一般的,是他的煽
情力道除了來自這些兒童演員的我見猶憐外,主要的還是他讓我們看清真相的誠
懇,以及訴諸人道主義的觀點。

「烏龜也會飛」在這方面的執行非常成功�***中沒有任何戰爭場面,卻把戰爭的
殘酷描寫得椎心刺痛,因為付出代價的竟是一群無辜的小孩。那個貌似哈利波特
的男主角本來一心期待美軍來臨,但是當最後美軍及坦克車通過他面前時,他卻
別過身子,這個無聲的動作說明了一切。當無數好萊塢電影一再強調美國的救世
形象時,這部質樸卻感人至深的電影,讓他們無所遁形。

2005.08.25  中國時報
__________________

Come Baby~ Come Come Baby~
舊 2005-08-26, 05:32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wt091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