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樂軟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isa Hsu
*停權中*
 
Lisa Hsu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55
國樂也有我極愛的作品,不過老實說,國樂比不上西洋古典音樂。

光看樂器就知道,西洋為了改進音色、演奏方便,樂器愈變愈複雜,上面按鈕、管子一堆,不管長笛、木管、薩克斯風、法國號都一樣。國樂呢,還是用薩克斯風的祖先—嗩吶,千年來都沒有改進的意願,也許中國人對音樂重視程度原本就輸給西方人吧!
     
      
舊 2001-05-16, 06:33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sa Hsu離線中  
小豹貓
Golden Member
 
小豹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春滿四合院
文章: 2,747
麗莎姐, 貓貓最近對妳以下的註腳有點疑問,....雖然是事實.

================================
嫉妒,是人類自猿猴以來就深根蒂固的本性
================================
何事讓妳有此感觸?!
 
舊 2001-05-16, 06:39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豹貓離線中  
sr18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64
記得小學音樂課音樂報告時,
我向同學介紹"約翰威廉斯",音樂老師一臉不削的樣子,
我就很幹~
難道電影配樂就不是音樂嗎?
"約翰威廉斯"的"星際大戰~珠羅紀公園"~和"貝多芬"的"命運"又
有何差別>?只是一個是活人,一個是死人,難道死人的作品
就比較好嗎?
我想小學的音樂教育很重要,因為那影響到一個人對
音樂的價值觀.....
__________________
9月就要到屏東唸書囉...
舊 2001-05-16, 06:44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r18離線中  
AIRJACK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724
Lisa姐,

您說的沒錯國樂在樂器上的進步不多,我想那是因為做法不同吧,中國人的國樂有很多是用在戲曲上,而中國也有獨步世界的身法吊嗓,那是老外學不來的,所以說大家追求娛樂的方向不同,沒有誰比不上誰的吧,這樣說太不公平了,對了我還漏說了說書文化也是一大特色,京韻大鼓也是歐洲所沒有的不是嗎?
__________________
星際聯邦星艦企業號 艦長 畢凱
獨立視聽室完成...................
舊 2001-05-16, 06:45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IRJACK離線中  
胡說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08
其實西洋音樂的古典音樂跟樂器會比較棒
會不會才是階級制度下的產物呢

中國人普遍就是窮 腦子想的就是圖個溫飽而已

歐洲文化很早就有根深蒂固的階級制度
為了突顯某些階級的尊貴 相對一些享受的事物 如音樂 如藝術
都會大肆鋪張 不計成本
那時候的貴族 既使已經身無分文 還是要將門面行頭弄得高級
他們以能夠身處於上流社會 而感到自豪不已

所以西洋古典音樂真的好 但是也許是建構在一個虛假的社會型態下吧 不也悲哀
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享受好的音樂

才會要求好的音響

加油加油~~~星星在招手
舊 2001-05-16, 07:39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胡說離線中  
Paul Liang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5
Talking

我聽古典音樂通常是不同時期會拼命的只聽一種類型的古典音樂。如年輕時喜歡國民樂派、義大利遊返後瘋狂的聽Puccini與Verdi,與兩年前的馬勒。如今對於古典音樂我已經偏食許久,現在幾乎只聽巴哈。除了巴哈還是巴哈。哈哈哈
舊 2001-05-16, 07:58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ul Liang離線中  
Ed.
Master Member
 
E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85
看了前面諸位的發言,真有始料未及之感.
原先敝人只是想讓那些原本對古典樂沒興趣的同好們,特別是在學的同學們有一個可以輕易接近古典樂的管道.至於像某人刻意要 '弄清楚,究竟是入門古典樂,還是只是要偶爾聽古典樂而已',老實說這並非在下作此文之原意,在下也從未有興趣去釐清這兩者間的關係.敝人認為古典樂經過時代的汰除與歷練,能流傳至今的都已是經得起時間考驗,能夠令現代人以不同方式去詮釋,領略,雅俗共賞的佳作.畢竟藝術欣賞是很主觀的感受與感知,個人要以何種態度去欣賞這種型態的藝術,悉聽尊便,無所謂孰優孰劣的問題.

敝人在此強調,如果要買大賣場的平價古典樂CD合集,請千萬留意每片曲目,一定要找每片為一至二首完整曲目專輯CD的那一種;盡量不要買數種不同曲目合在一片CD的那一種,無論她封面的標題與說明再華麗再吸引人,因為這已經破壞原來曲目的完整與風格的一致.當然,如果您就是只喜歡聽每一個曲目中最為人熟知部分,也未嘗不可,喜歡就好.反正聽久了,說不定聽出興趣,就會想要去找單曲專輯.

如果真的有心要進入古典樂的殿堂之中,參考書是絕對不可少的.我們今天所認知的古典樂,為西方社會自十六世界以來,隨著由近代步入現代的轉變歷程中,每一個不同時期的產物.
就敝人手上所擁有的福茂與EMI的古典平價入門系列來看,如果只依賴CD所附的簡短說明,就想要去了解這齣曲目的內涵,孕育此曲的時代風華與作者風格等相關資料,豈不是以管窺豹,只見一斑罷了.怎麼能斷定這就是正確的入門方法?
況且,在今天能有餘力與餘暇到唱片行去瀏覽,選購CD的人士,豈會嫌:誰有空沒事到書店?敝人實在不解.

deepsky兄所言之這個圈子的階級意識,應該是指古典樂迷界一些一昧強調非名家詮釋的作品才算是欣賞古典樂的部分樂迷之想法與心態,並非是說聽古典樂的樂迷就自認較其他音樂樂迷高一級.在此代其解釋一下.

敝人只是個資質魯鈍的凡夫俗子,對古典樂的品味還停留在入門的階段,也就是只要曲目本身能令人有發自內心的感動,就已心滿意足的程度.至於是不是一定要名家詮釋的作品,才會有更多的感動,老實說,自嘆弗如.如同敝人品茗烏龍或包種的能力,一斤300元與一斤1000元的茶葉尚能分辨其間優劣;1000元與以上更高價的茶葉就分不出其中差異,只能人云亦云.對古典樂鑑賞的程度也大致相仿.況且今天無論是何種價位的古典樂CD都是自國外翻製,能壓製成CD的,無論由何人何團詮釋的,本身也有一定的水準.就算是名指揮家所詮釋的作品,很少沒有不被樂評家挑出毛病的.與其汲汲於孰優孰劣的執著,不如放開來回歸到欣賞音樂的原始層面.

記得在一本十幾年前的老遊記中如此介紹當時歐洲奧地利與義大利的歌劇院:兩地歌劇院有一共同特色,就是除了一般的平面座位與高價的包廂外,在包廂之上的頂樓還有以極低廉票價之站立區,提供給普通學子一個欣賞歌劇的機會;在站立區中所聽到的歌劇內容,聲音雖小,卻仍然清晰.敝人的動機,不過就是在介紹給一般人類似歌劇院站立區的管道,無論你是身處包廂,或是站立區,在音樂的殿堂中,都是平等的.
__________________
*****我始終反對戰爭,除非為了和平的緣故--格蘭特*****

Miss July: I'm the girl. Why do I have to carry everything?
Steven: I support Women's Lib. don't you?


台灣新文化紀念館 96.10.18~96.12.25

台北市寧夏路89號大同分局3樓
舊 2001-05-17, 01:36 A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d.離線中  
夜梟
Senior Member
 
夜梟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公館...
文章: 1,472
我覺得國樂之所以沒有進步,跟中國人的傳統思想有關,在封建的時代,戲子的地位只比妓女好一些,有志者沒有人願意做戲子,這種情形到現在還是一樣,在中國始終還是智育至上,其他的一切都會被人認為是枝微末節,不論是體育還是音樂都是如此。在這方面,歐洲人就比中國人好多了,所以馬友友、雲門舞集才需要透過外國人的肯定,來延續自己的生存。不過這幾年願意花錢去聽音樂會的人,好像也越來越多了,台灣現在最缺的還是人才的培育…
舊 2001-05-17, 08:47 A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夜梟離線中  
小豹貓
Golden Member
 
小豹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春滿四合院
文章: 2,747
不是抬槓, 也不是對Ed. 兄有意見...
首先, 願意聽音樂的人多, 還是願意看書的人多?
願意去買音樂的人多, 還是願意買書的人多?
是唱片行裡面的古典唱片好找,還是書店裡介紹古典的書好找.
老實說,介紹古典的書本就不多,讓你能在一家書店裡面可以比較哪本書介紹的比較好的機會更是少.
介紹的書有幾種? 有時候厚厚一本的, 有多少人有勇氣去study.

不贊成去大賣場是因為一則多是合集,並不完整,一則因為不是沒有介紹說明的.

不支持從書去學古典,是因為粉多人根本翻不完一本書
有多少書也充斥了作者自己的觀點, 有時是啟發,有時候也是一種誤導?!

古典音樂一直讓人有是學理的觀點,我的觀點是希望古典也像一般音樂,能激發更多的感動.所有的人都可以用心去直接感受音樂.
書在介紹的時候,會比CD上的介紹多了許多學理(或樂理)的用法.

被過濾過的東西,不見得能對每個人適用.
也沒有一本書會把所有作曲者,所有樂曲全數介紹一遍. 不是嗎?!
等有興趣了,再去找更詳盡的資料,去找更多類似的曲目.

我強調,不是放棄書喔!!而是等有更深的興趣,找到的東西才更真.

至於入門系列的說明,只是和賣場賣的套裝CD來的詳細,而不是比書詳細.至於書會多詳細,就不一定了........

不好意思,先前沒把話說清楚,有些地方讓人誤會了...........

結論:按照自己的個性,決定學習的方式比較重要
ps . 我只是很不爽之前有人隨便貼上階級標籤~
舊 2001-05-17, 09:58 A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豹貓離線中  
sr18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64
音響論壇後面的音樂專欄,每篇約2~3面,我覺得算是
滿不錯的入門古典文章,當然啦~郭志浩也有出版2本入門古典
cd的書....厚厚的,相較之下,雜誌倒是較無負擔的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
9月就要到屏東唸書囉...
舊 2001-05-17, 11:13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r18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