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天堂
文章: 1,688
|
回覆: 回覆: 回覆: 為什麼台灣或是中國沒有人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引用:
其實這本書寫得還不錯說....
__________________
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你曾經愛過的人使你失望之後, 他看起來就似乎有了許多缺點。 Schultz 人格理論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Delta quadrant
文章: 1,796
|
引用:
他從前是受到中共當局的迫害,最後是流亡到法國去了,他應該是具有法國國籍而不是中國國籍.他是以中文著作得獎,所以他可堪稱是諾貝爾文學獎有史以來第一個華文作家,這稱號和國籍無關.至於他得獎後,中共當局倒是有些難堪,想分一杯羹沾點光,好像有點尷尬,想要視而不見,又說不過去...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083
|
中文幾千年的歷史,文人傳世之作不算少數,為何會到現在才只有一人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沒啥大不了的,因為諾貝爾是外國人,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是18個瑞典文學院院士。 因此長久以來能獲得評審青睞的當然是能第一手閱讀原文的西文作品。能閱讀中文的 瑞典人已經少之又少,還能把中文作品翻譯給評審看又不失原味且有影響力的更是微乎其微。 中國人能得諾貝爾文學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評審中有一位院士是漢學大師,馬悅然教 授( Professor N. G. D. Malmqvist ),他為了中文作家能登上諾貝爾頒獎台已努 力多年。 他曾說當年自己在院士間影響力最大的時候,若非"沈從文"先生年老去世,不然第一 位華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就是他了。 而馬悅然教授喜歡並翻譯高行健的"靈山"成瑞典文並在評審間強力推薦是高行建能得獎的重要原因。 傳世鉅作不一定都能得獎,天時地利人和而已。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0
|
諾貝爾獎有個慣例...永遠不會頒發給死人...
所以假設某個得獎者在頒獎會場之外暴斃...很可能要延期重新選出該年得主了..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北中南走透透
文章: 2,900
|
同意lerud說的,翻譯是個大問題,
亞洲國家中,似乎只見日本在此方面付出長期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幸福公式:H=f^4,食物、樂趣、朋友及家人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961
|
對呀 , 咱們博大精深的文學 , 可不是隨便翻翻 , 西洋人就能體會到
真正意境的 , 翻譯真的是要加強一下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新竹或台北
文章: 505
|
我認為
文學是要讀者的肯定 著作的形成 需要讀者的牽成 沒有讀者 哪來的作品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野放中...
文章: 1,400
|
翻譯真的很重要!
畢竟中外風格是不一樣的,像看一些外文翻譯的小說, 總覺得少了中文作品的優美意境。像遊戲,原文的跟翻成中文的, 我會選原文的。因為翻譯過後,總覺得就是很〝白〞,太容易懂, 失去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感... 相信,外國人在看中文翻譯外文的作品時也是一樣... 所以,是評審的關係... 一個例子,就是相對論。當初愛因斯坦先生寫好了,但是, 一連送了好幾年,都沒得獎,因為那些評審們看不懂。 是後來一個數學家,把相對論寫到評審們看懂了,才知道這個東西很棒!
__________________
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