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城
文章: 548
|
引用:
---- 說說我的經驗 我的是Xp333-R與0411BIOS 用的是勤茂第一批的記憶體,號稱可以DDR266穩上DDR333 CL2的那批 約三個多月前有寫信給艾葳客服,也是因為開機一長聲的關係 後來我將電壓加到2.6V..情況就變正常 不過最近開機,只要設167*10,電腦開機就是一長聲 得開機兩三次才會成功 至於倍頻的問題,我是用XP1700+ 0.13A版 能夠正常使用並且調整倍頻 現在在想如果能弄到正規DD333來跑跑看 再有問題就打算讓它功成身退了 不過能確定的是...這張版跑133外頻開機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這張板子真是挑RAM的"好"板啊)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153
|
引用:
結果 我ram的電壓2.6 2.7都試過了 還是一樣 不是長逼聲 就是 再重開機就沒反應了 今天又試了一下 還是只要把倍頻的選項 改離11.5或是auto 開機就完全沒反應 得清除coms 重設bios 我懷疑我這一塊xp333是已經更改線路的版本 有沒有哪位大大的xp333是更改過的版本而bios裡仍有調整倍頻的選項呢 今天發現一件事情 buffald sumsumg顆粒的256ram加上金士頓256ram 會使整體效能下降 (cpumark99 138-->133)不曉得是因為兩條記憶體不相容 還是win98裡有512mb ram 會效能不佳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9
|
XP333-R v2.1 (未改)
.13b XP1700+ OC o/c to 2028MHz (12*169) 最高又穩... vcore=1.75v Vddr=2.7v ??忘了 (2*256=512mb) BIOS Version = 12.20.2002 cl = 2.5,N,E,E,E,2.5 (比較快) XP333(r) 12-20-02 bios (Ver 2.1 only) 請享用 BIOS如不更新,亦可執行。只是系統將不認得 CPU TYPE。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Melbourne
文章: 126
|
引用:
a版的 XP1700+在光華還買的到嗎?a版和b版有什麼不同? sorry,最近課業忙,沒時間做功課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19
|
引用:
呃... 據我印象中所記得的.. a版和b版在電壓上有差.. 好像連電晶體的數目好像也有差的樣子.. 有空的話,版上搜尋一下就有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417
|
引用:
可否貼個圖上來分享 thx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Seattle.WA&Kaohsiung .Taiwan
文章: 179
|
我可趕緊去更新我的xp333r囉
希望他認識我的xp 1700 b 不過更新後倍頻一可調嗎 與修改電路有何不同呢 thxz
__________________
顧家又專情巨蟹座男孩 OS:WINXP PRO SP2 Monitor:Mozo M811 POWER:HEC(偉訊)350w CPU:Amd xp1700 .13製程 verB 0309upmw OC 2600+(180*12=2160) MB:Epox 8RDA+ bios:3402 北橋:A2版 DRIVER:2.03 cooling:water8 水冷 Ram:Samsung ddr333 512mb*1 Cosair pc2700 cl2 512mb Coasir pc3200 cl2 512mb VGA :ATi 9700 aiw 128mb原廠 hd: IDE:segate 80G梭魚五代液態軸承 SCSI:Quantumn 18.4G 10k rpm*2 Fujiuli 36.4G 10Krpm(8MB bufer)80 pin scsi card:Adaptec 19160 DVD rom VD rom:TOSHIBA M-1712 (國外團購)破sd2快喔燒錄機;ASUS:52寫 usb2.0外接 Yamaha F1 UX usb2.0外接 Trxdata 24寫 音效卡:創巨 lIVE白金版 網路卡:3COM 905c tx KEYBOARD &MOUSE :羅技 極光無影手 ADSL:台固 8mb\640k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聖母峰峰頂^^
文章: 3,488
|
引用:
之前看coolaler大超Apacer PC2700 DDRSDRAM時...他老大甚至還加壓到3.2V咧.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聖母峰峰頂^^
文章: 3,488
|
引用:
電壓部分... .13um製程Thoroughbred-A核心版本的AthlonXP1700+標準Vcore為1.5V .13um製程Thoroughbred-B核心版本的AthlonXP1700+標準Vcore為1.6V 批號部分... .13um製程Thoroughbred-A核心版本的AthlonXP1700+可以見得到的有AIUGA... .13um製程Thoroughbred-A核心版本的AthlonXP1700+可以見得到的有JIUCB、 JIUHB與AIUHB...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417
|
阿湯哥的文章
CPU核心 Thoroughbred "B" Thoroughbred "A" Palomino
晶圓表面積 31416 mm2 31416 mm2 31416 mm2 晶片核心面積 84 mm2 80 mm2 128 mm2 電路密度 0.13微米 0.13微米 0.18微米 自從AMD推出了有6層內部連接層的第一款Athlon處理器(Thunderbird核心)後,之後的處理器在內部連接層上也越來越多。之後的Palomino核心新增了SSE指令集和最佳化過的快取管線,因此增加到7層內部連接,Thoroughbred "A,"核心則有8層。而隨著電路的逐漸縮小,以及因應新功能的加入,所以對內部連接層的需求依然不斷增加。Thoroughbred "B"核心擁有9層內部連接,是目前的記錄保持者。和Thoroughbred "A"的8層相比,多出來的那一層提供了新的內部連接線路。由於電路增加,處理器的連接傳導性跟著上升,也自然而然使發熱量降低了。而且AMD還加入了更多電容,以大幅降低電晶體之間由於高時脈與更多內部連接所造成的干擾現象。 整體來說,電晶體之間的電阻也提升了(交接干擾效應)。為了區分兩種不同版本的Thoroughbred核心,AMD在CPU的標示後面多加了一個「B」字,未來AMD計畫在Barton核心上採用SOI(矽絕緣層)技術,採用這種技術所製造的處理器,可望在處理訊號方面更加快速,而且發熱量也會比較低,在同樣的發熱量之下,採用SOI技術生產的處理器時脈可以提升約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