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Quaker201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引用:
作者Million
若最高速限100km/h, 則他以105km/h行駛於內側車道, 並未堵塞行車;
也就是沒違反你所說的這條規定

不信 你可以拿有gps的行車記錄器, 去舉發堵在你前面且超過速限的內側車道車輛, 看看裁決所受不受理


所以問題就來了,後車紛紛從內線切到中、外線超車,快慢車在三個車道亂竄,這就是我們
的國道亂象。

看看先進國家怎麼做,再想想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舊 2013-04-11, 12:29 AM #1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13離線中  
Quaker201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引用:
作者lksbgfhgdxcfghs
1. 當然是車上的時速表,保持 105 km/h
2. 是的
3. 我如果超速,請交通警察來開我的單;我如果惡意佔用超車道,請交通警察來開我的單
閃光和喇叭是怎樣,非紅斑馬一律無視






歡迎之至
事實上小弟不管開車或是騎車都有一個習慣
保持「安全距離」
剛拿駕照上高速公路我恪遵時速80保持8個車身的距離
但就是不斷的會有車插進來這8個車身的空間
然後為了因應新的路況
放開油門
拉大與前車的距離
重新取得安全距離
然後又是一台車開進我拉出的空間之中
然後又放慢車速...........................

有時開在中線車速不到60
就是這樣的狀況不斷的循環
最後發現到
只有在內側車道保持最高速行駛
才能享有真正的安全距離

我完全不在意有車開到我前面
我比較重視行車安全
若S大要在我前面開90
小弟保證降到80以下拉開車距
要小心的是我後面的車
不過就算被追撞了
反正...


你就是破壞行車秩序的亂源之一,拜託看看別的國家怎麼做,思考一下怎麼樣對交通整體效率及安全有利。

我們國道只要有十幾台車以上,就有可能形成"車團",快慢車占據三個車道,要超車的
人就必須蛇行亂竄,超過這個車團行駛一段時間,又遇到另個車團,整段路就這樣循環
,經常開長途的人應該都經歷過。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此文章於 2013-04-11 12:51 AM 被 Quaker2013 編輯.
舊 2013-04-11, 12:42 AM #1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13離線中  
Quaker201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引用:
作者Million
我不會是慢速車, 我的標準是速限+10, 以不超過+10為準

車多沒辦法到達+10的水準, 就改哪邊較快就往那邊切.

要我刻意看後照鏡讓別人超車, 因為安全的理由, 抱歉辦不到.

能讓我在速限+10還讓位的, 只有救護車


看一下後照鏡不會有危險,除非你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德國無限速高速公路,時速動則200公里UP,駕駛人還是可以注意到後方來車,提前讓出車道。
[YOUTUBE]9Nxgzn9lMRs[/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此文章於 2013-04-11 12:46 AM 被 Quaker2013 編輯.
舊 2013-04-11, 12:45 AM #1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13離線中  
Million
*停權中*
 
Milli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382
引用:
作者Quaker2013
看一下後照鏡不會有危險,除非你沒有保持安全距離。

德國無限速高速公路,時速動則200公里UP,駕駛人還是可以注意到後方來車,提前讓出車道。
9Nxgzn9lMRs

1.你貼的是無限速的高速公路,要不要去找一下有限速的來貼還比較有說服力。
2.每台內側車道的車都是領頭羊,看後照鏡當然不是問題,台灣可完全不是這種車況。
3.就算法規照你所願的制定,台灣的車況也很難實踐空出一整個車道專做超車道。
舊 2013-04-11, 01:08 AM #1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llion離線中  
Quaker201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引用:
作者Million
1.你貼的是無限速的高速公路,要不要去找一下有限速的來貼還比較有說服力。
2.每台內側車道的車都是領頭羊,看後照鏡當然不是問題,台灣可完全不是這種車況。
3.就算法規照你所願的制定,台灣的車況也很難實踐空出一整個車道專做超車道。


我是針對你說"看後照鏡有危險"做回覆。

不管是不是第一台,只要安全距離夠,花零點幾秒瞄一下後照鏡,絕對不會有危險。

有速限的國家內線一樣是超車道,前車會主動讓道,影片上Youtube找就有了,我前
面也有舉例,歐洲各國及日本都奉行超車道規定,不占據車道。

台灣高速公路塞車,有時候車根本不多,而是有慢速車分據在三個車道,導致後面車輛
無法超越,整段路就回堵了,突破車陣之後,前面根本沒幾台車。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此文章於 2013-04-11 01:48 AM 被 Quaker2013 編輯.
舊 2013-04-11, 01:44 AM #1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13離線中  
Quaker201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引用:
作者Quaker2013
我是針對你說"看後照鏡有危險"做回覆。

不管是不是第一台,只要安全距離夠,花零點幾秒瞄一下後照鏡,絕對不會有危險。

有速限的國家內線一樣是超車道,前車會主動讓道,影片上Youtube找就有了,我前
面也有舉例,歐洲各國及日本都奉行超車道規定,不占據車道。

台灣高速公路塞車,有時候車根本不多,而是有慢速車分據在三個車道,導致後面車輛
無法超越,整段路就回堵了,突破車陣之後,前面根本沒幾台車。


隨便找一個日本的高速公路影片,影片中只有兩線道,右線為超車道,很明顯可以看到
右線車速比較快,車流很也順暢,如果是在台灣,八成又是慢車分據兩車道,快車左右
蛇行。

[YOUTUBE]pDM4ljgwl9o[/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舊 2013-04-11, 02:02 AM #1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13離線中  
我要回來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660
引用:
作者Quaker2013

台灣高速公路塞車,有時候車根本不多,而是有慢速車分據在三個車道,導致後面車輛
無法超越,整段路就回堵了,突破車陣之後,前面根本沒幾台車。


+1.
有時候塞車以為發生車禍,常常是就是Quaker2013大說的這樣.
舊 2013-04-11, 08:20 AM #1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要回來離線中  
我要回來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660
引用:
作者Million
若最高速限100km/h, 則他以105km/h行駛於內側車道, 並未堵塞行車;
也就是沒違反你所說的這條規定

不信 你可以拿有gps的行車記錄器, 去舉發堵在你前面且超過速限的內側車道車輛, 看看裁決所受不受理


之前的設定的情況是與中線車並行時是否一樣不理會後方的喇叭閃燈.

有些國產車時速表會多灌水10km/hr.不要太相信車上的時速表.
舊 2013-04-11, 08:24 AM #1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我要回來離線中  
Wake
*停權中*
 
Wak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田中央
文章: 203
整串看下來,島上的居民很缺一個 "禮"
可能教育一切只為了升學,忽略了這重要生活常識
舊 2013-04-11, 08:37 AM #1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ake離線中  
Quaker201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809
引用:
作者Wake
整串看下來,島上的居民很缺一個 "禮"
可能教育一切只為了升學,忽略了這重要生活常識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沒有違法,憑甚麼讓道。

為了整體交通效率及安全,行行好讓一讓吧。

不要以為歐美及日本就不會超速,看看網路上分享的國外駕駛經驗,他們超的可兇勒。
__________________
揮別2002年,2013年嶄新開始............
舊 2013-04-11, 09:31 AM #1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Quaker2013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4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