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443
|
個人也看好APU
如果Bulldozer架構真的不錯的話 那明年Trinity也跟著提升CPU效能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102
|
引用:
AMD是說完全融合是2015年 不過把它當作2017年會比較好 不過到那時晶圓材料因該也會有些轉變 矽也許會改為石墨烯 以2010年的技術只能做到100mm晶圓 頻率為100GHz 成本1cm^2=100美元 覺得差不多快改材料了 以後成本有可能會比矽低
__________________
[ExtremeTech]VGAMaster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有兩件事想說
(1)贏2600K本來就不是翻盤,而是最基本該有的程度(前面偶不該用翻盤來形容..) core i 二代已經從一代的4C8T進化到8C16T了 以前i7-920是頂級四核賣9K,超頻拉上去效能就跟旗艦級USD.999的i7-965一樣強了 可是現在是中階2600K就賣9K,中高階的6C12T、8C16T都還沒出來,這兩顆效能是2600K超不到的 大家都太看得起2600K了,這顆叫i7的根本就不是intel的高階CPU (2)電晶體的效率已經到極限 從C2D > core i > core i二代這段看來,同時脈單線程性能可以說是遇到了某種程度的瓶頸 幾乎已經到了只能靠緩存跟時脈硬撐上去的程度,5年來只進步了30%左右,相信Haswell也沒辦法繼續在單線程上有所突破 而在單線程瓶頸這麼明顯的情況下,AMD若還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真的該檢討了...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捷運出口左轉
文章: 616
|
引用:
K7並沒有打Pentium4一整個世代喔! 從AthlonXP的PR值命名就曉得是以等同效能來對應Pentium4的效能型號 大概是Pentium4加入HT及雙通道(E7505晶片組)之後,Intel領先的距離已經拉開了 當Pentium4進化到CG(FSB 800+HT)之後,連Tom's都說AMD該檢討P/R值命名 因為K7頂級的3200+,測量起來居然只跟2.8CG差不多 ![]()
__________________
「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明〕羅貫中,〈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三國演義》 此文章於 2011-03-19 07:39 PM 被 plue2100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342
|
引用:
末期512K版的巴頓將軍灌水灌太大了,的確和2.8GC差不多 ![]() 北木CG(800FSB+HT+雙通道)狠狠打了AMD一巴掌,灌水的巴頓落後北木BG(FSB533),遇到CG又輸了更多了!(當時256k的2600+有2.033G,巴頓512k,2.2G標示3200+) ![]() 先前256K的PR值比對NO HT,533FSB差不多持平~ 等等一定有人說K8PR灌水,因為PR是對上單核P4標示的 2.2G單核3500+,雙核4200+,後面P4根本不是對手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個人覺得現在討論Bulldozer的效能還言之過早
理由有二: 1.要談Bulldozer的能力一定要思考到Cluster(CMT)這個架構比起CMP/SMP/SMT到底有多大的效能差異 但是目前沒有桌面CPU是走CMT的架構 唯一的判斷參考是SPARC Tx系列 所以到底在桌面應用中 CMT有多好的效能還很難有個準 2.真實上市的產品 產品時脈跟軟體的配合會到哪個水準?現在Leak出來的資料 是如何測得的?這些都還不無疑問... 鎖以個人看法是:先求準時上市再說吧...現在談效能還有點早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73
|
引用:
其實我覺得也沒有甚麼早不早.大家在這討論.不外乎就是對於 電腦產品很熱衷的玩家 當一個新架構產品要出來了.而且還是風聞已久的產品.不管是 I飯還是A飯大家都會很好奇.像我本身目前CPU部分我是偏愛I社 但是SB這一代外頻.以及H67不能超頻(我是會小超CPU使用) 然後主機板又貴(CPU我是覺得還好不算很貴.也不便宜) 所以對於堆土機以目前所知道的規格消息.有turbo加速又不鎖被頻 對於這樣的產品我想很多人都很感興趣(我是蠻希望這個架構產品 單線程真能有到1156的水準)很吸引人 事實上的確目前根本沒有看到任何實測的圖文.效能到哪都很難說 但至少在這個版上.能提供給各位期待推土機產品的玩家們.一起討 論聊天說出自己的想法.自己所期待的心理 再說難聽一點大家一起閒聊.一起自HIGH一下.不然說真的像我自己 還真不知道要去哪找人閒聊電腦產品.現實中的朋友沒有一個是熱衷 電腦硬體的.又或者總不可能跑去"愛情公寓"找人聊電腦硬體吧? ![]() 所以當然是在這聊阿.沒有啥早不早.有興趣就一起聊而已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1
文章: 255
|
引用:
老人玩電腦...從PII 450 呸到 3Ghz 才記得不過4 5年 這4 5年 還沒看過量產的4Ghz以上cpu 不要又過4 5年還在3Ghz 6核打轉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102
|
引用:
矽材料頂多是4G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
[ExtremeTech]VGAMaster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
引用:
其實沒那個意思說不能討論啦 只是上次被Barcelona的煙霧彈騙到 本來還滿心期望他至少能壓住中階的Core2架構 結果後實際資料出來之後才發覺到Barcelona的架構並不適合桌面應用 跟AMD事前的宣傳差距也頗大... 而且這次架構的變動比起Barcelona更激進 看起來更像一顆專門給伺服器用的CPU 所以才這麼保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