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1,015
|
最後一次衝撞的時候右邊的車窗不是直接被擊碎,而且擊碎的那個人擊碎就走了
也不像是要把駕駛拖下來的。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160
|
你也不確定阿,所以才會問「這些都是你想的吧?!」
這些都是事實 我親身體驗親眼所見 另外,我哪一句合理化司機撞人的行為? 我有說撞人的司機無罪? 我根本沒有討論到那個問題 那個部分交給司法去處理 不需要亂給人戴帽子 殺價哪裡侵犯了老闆的人權了?違法了哪一條法令? 記者採訪的時候擋在路中央就是侵害了別人的路權了?難道不是? 眾多金融機構大飯店公司行號公家機關旁邊畫滿了紅線 還不是一堆SNG車大喇喇停在那邊 現在你去中正廟就看得到 那難道不是違規停車? 你的確不才 舉例錯誤 但我會原諒你 引用: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108
|
每次都會有人說"有人看媒體才會這麼做"的話,媒體本身都已經失去客觀的立場了,只會用潮流去迎合觀眾的胃口,這種爛媒體還能說他盡責嗎?態度跟做法都有問題了,哪裡客觀了?
__________________
![]() 不要吵我睡覺啦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1,384
|
如果每家媒體的內容 刊物都像法鼓山 慈濟的電子報與節目的話,有深度又正面多好啊
不過一定會有人覺得很無趣很悶, 所以可能會失去很大的市場然後倒光光 到底是大眾愛看腥羶色所以媒體挖 還是媒體一直挖所以大眾愛看腥羶色 這已經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 探討它還不如想辦法解決它 不過難度高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Greed Island
文章: 402
|
1.馬路如虎口
2.加害者也很無辜 3.記者的立場應該要中立 但我看這次新聞多數媒體偏袒這位記者 (上次吳忠憲撞倒女記者事件亦同) 4.觀眾不喜歡看記者耍白X 濫用特權等...,但是記者還是經常...(非關雞生蛋蛋生雞) 此文章於 2007-12-07 12:47 PM 被 藍色&憂鬱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新竹
文章: 232
|
大眾都愛看啥東西是一回事,
但每家都報一樣的東西是怎樣? 只有1傳媒有去找新聞,然後其他家就直接用他的報紙、週刊來報, 這是啥鬼啊... 如果你有裝有線電視,頻道管你看不看,一律付錢。 要改善現在媒體亂象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終結頻道捆包, 開放消費者自選頻道。 但這樣保證2/3的頻道倒掉... 媒體和政府(可能黑道也有一腳)都是一掛的, 要開放頻道自選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我們能做的,就只有最消極的,不看。 我已經不看台灣的新聞、報紙很久了... 我會看到大多都是去吃飯餐廳電視播、或是在網路某個首頁上看到..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0 您的住址: 只在此山中_雲深不知處
文章: 1,639
|
引用:
一堆扛著攝影機的人牆擋在前面要怎麼ZOOM?? 除非爬到車頂... 不然爬上從大中至正那ZOOM IN下來角度一定最好
__________________
==香水芬芳只是短暫~~音樂感動心靈才能長久==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875
|
引用:
變焦鏡變不出腥色羶, 只是這次搶新聞的鮮血也灑得太多了一點. 不過好在是負責報導的記者[因公受傷]; 至少電視台應該會去扛些住院費, 慰問金..... 受傷記者要是能大難不死, 憑著[把命博出去也要搶到新聞] 這樣的精神, 至少升官加薪的機會也大一點. 希望受傷記者撐過這一關, 熬到升官加薪坐內勤, 讓血不要白流.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7 您的住址: 琉璃仙境
文章: 45
|
引用:
今天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頭版都是這個新聞 被壓在車底流血的記者照片也被放大刊登 但是好像沒有人抗議沒有打馬賽克 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車禍染血的照片被媒體大幅刊登,引發爭議。蘋果日報今天終於在報上發表致歉聲明,聲明指出,當時是基於這項車禍為國人所關注,而且攝影地點為公開場合,為呈現車禍送醫的緊急情況,才決定刊登照片,並且為尊重當事人隱私,也作部分馬賽克處理。蘋果表示,願虛心接受讀者批評,並向當事人及讀者致歉,將來在車禍照片的選擇及處理上,當更加謹慎,也歡迎讀者繼續批評指教。 另外,蘋果日報在這篇(致歉聲明)中,也提到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行政院會中痛批媒體報導如此令人痛苦萬分的不幸事件,未顧及當事人及家人隱私,蘇貞昌呼籲媒體應適度自制,並尊重閱聽人權利,而NCC、督管平面媒體的地方政府及(閱聽人相關組織)也應發揮力量。 【2006/11/23】 ( 新聞來源:中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