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74
|
引用:
電視機不是有多種模式可以調嗎 ? 預設的模式通常較鮮豔 ! PS: 我認為日系的品牌中 TOSHIBA 的色調較自然 , 倍頻的效果也較優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0 您的住址: 新撰組一番隊
文章: 3,130
|
引用:
甭理他了 像該網友這麼空洞的發言我還不曉得要怎麼回呢 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74
|
事實就是事實 !
一件商品產地打上日本或德國不就是品質的保證 ? 有什麼例外嗎 ? 說產地跟品質沒有相關未免有點太遷強了吧 !! 此外 , 一件商品產地打上中國大陸 , 你對它的品質還能期望什麼 ? 難道還有什麼例外嗎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0 您的住址: 新撰組一番隊
文章: 3,130
|
引用:
說品質與產地有關才牽強吧 原因請見此討論串,我已經說很多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74
|
對了 ! 想到一個實例來佐證了 !
同樣的零件要組成同一款車 , 自從BMW 把部分生產線由德國移到巴西後問題車或瑕疵就變多了 , 為什麼會這樣 ? 這不就擺明了是組裝人員的因素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1,170
|
引用:
說到這 就讓我想到 新大7系列 好像有4XXX還2XXX個瑕疵 這是真的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0 您的住址: 新撰組一番隊
文章: 3,130
|
引用:
未必 生產轉移期間 產品設計是否有經過更動? 材料供應商是否有變更? 生產線機具重新設定後工作是否正常? 運輸過程是否有問題? 太多可能因素了 我對汽車工業不熟 在汽車組裝工廠的朋友應該可以想出更多原因 這絕不是”擺明了是組裝人員的因素”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6
|
抱歉押錯了!麻煩管理者刪除之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喵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6
|
抱歉押錯了!麻煩管理者刪除之
(壓太快) @@~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喵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6
|
引用:
我看你寫錯的還不少,我是不了解九年前是不是有一台YAMAHA的「單倍速」燒錄器在這個地球出現過啦。 但是我敢說七年前,也就是一九九六年〈別說九六年九七年也還沒有〉。保證沒有八倍速的燒錄器在市面上流通。 YAMAHA的四倍速燒錄器是一九九七年〈或九六年底〉才開始販售的,價格剛出兩萬多,號稱「性能王」,TEAC的四倍速燒錄器是之後很久才出現的,YAMAHA四倍速的燒錄器出的時候當時全部大廠都來只示兩倍速,還獨霸了很久的時間。 你說的TEAC八倍速燒錄器怎麼算最久也不會超過四年。我還記得我當時因為預算還買不起Plextor 12X最後買了最便宜的Panasonic 8X呢!〈當時最便宜是多少呢?答案7200、SCSI卡800〉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