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瀏覽投票結果: 大家來決定台灣19吋的(平價)王者吧~!!!
GF400 19" [1920*1440 .25 30- 95 50-160 300 T95] NT$14,000 16 10.06%
iF900 1920*1440,.25,30-97,50-160,全平面,T99 NT$12,000 2 1.26%
S900 1920x1440,.24mm(AG) .30-110,50-160,TCO99 NT$14,900 5 3.14%
109P 19" [1920*1440 .21 30-95 50-160 203 冰晶] NT$15,000 35 22.01%
19" 959NF [1920*1440 .25 30-110 50-160 240 T99] NT$14,300 (附註:1月底BNC版) 59 37.11%
P95f 19" [1920*1440,.25 30-117 50-180 T99 BNC] NT$14,800 33 20.75%
19" PR960F [1600*1280 .24 30-110 50-160 232 T99] NT$12,500 9 5.66%
投票者: 159. 您不可以參加此投票

 

  回應
 
主題工具
coldshadow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138
引用:
最初由 AP 發表

為何做正常解則是,導因以前讀過
就是愈中心點距愈小,愈邊緣點距愈大
一級的廠商會將這個細節標出
但是有些廠商則不會
我所謂的正常是以此出發的
中心範圍和邊緣是有差異的


點距愈小清晰度是會越好
但也不是點距變大就非得變模湖
以AG管為例,從中心到corner電子束投射的距離並不相等
這是柵距可變的原因
uni-pitch的管子,我現在知道sony,mitsubishi都有,分別是0.22和0.24mm
但是0.24~0.25mm的FD trinitron和0.25~0.27mm diamondtron NF
前者現在仍是該公司crt的主力產品,後者是漸漸被取代
也就是說,比起uni-pitch的產品,柵距可變的產品要多的多
當然這和時間有關係,意即,uni-pitch是後來的產品
那之前為啥沒有?當然是有細部技術上的問題,電子槍我想就是關鍵之一
比較起來,是不是市面上uni-pitch的產品在corner的清晰度就一定比較優?
我想不見得...
總之,影響corner聚焦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射距離的不同,導致控制上的難度
     
      
舊 2002-01-16, 01:29 PM #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ldshadow離線中  
coldshadow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138
引用:
最初由 chens 發表


還有,ATi的radeon系列,會造成某些柵狀管螢幕的字體抖動,但是情況還算輕微
不過眼尖一點,還是會看到一些輕微幅度抖動,要細部比較,我想這會是敗筆



我是覺得作適當的引文可以讓別人閱讀更方便
這是題外話了

說到字抖動的問題,其實我以前用P76接在G450上也是有
這可能是螢幕和顯示卡雙方匹配度的問題吧?
 
舊 2002-01-16, 01:34 PM #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ldshadow離線中  
Edsel
Junior Member
 
Eds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村田好棒星球
文章: 959
引用:
最初由 coldshadow 發表


點距愈小清晰度是會越好
但也不是點距變大就非得變模湖
以AG管為例,從中心到corner電子束投射的距離並不相等
這是柵距可變的原因
uni-pitch的管子,我現在知道sony,mitsubishi都有,分別是0.22和0.24mm
但是0.24~0.25mm的FD trinitron和0.25~0.27mm diamondtron NF
前者現在仍是該公司crt的主力產品,後者是漸漸被取代
也就是說,比起uni-pitch的產品,柵距可變的產品要多的多
當然這和時間有關係,意即,uni-pitch是後來的產品
那之前為啥沒有?當然是有細部技術上的問題,電子槍我想就是關鍵之一
比較起來,是不是市面上uni-pitch的產品在corner的清晰度就一定比較優?
我想不見得...
總之,影響corner聚焦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射距離的不同,導致控制上的難度


SONY的G520也是.24 uni-pitch,
看起來這些掛上uni-pitch稱號的平面映像管,
在色彩上都有著重一番。
日本看到的G520已經可以跟RDF21H對抗了,在色彩方面。
舊 2002-01-16, 06:38 PM #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dsel離線中  
chen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2,097
引用:
最初由 Edsel 發表


SONY的G520也是.24 uni-pitch,
看起來這些掛上uni-pitch稱號的平面映像管,
在色彩上都有著重一番。
日本看到的G520已經可以跟RDF21H對抗了,在色彩方面。


對了,sony的G?20 ,在對新電子槍方面加入新技術
詳見sony官方技術網頁!!
http://www.sony.co.jp/sd/products/C...ology/tec4.html

應該是這個新技術的緣故,以提升對比!
舊 2002-01-16, 07:15 PM #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s離線中  
coldshadow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0
文章: 138
引用:
最初由 Edsel 發表


SONY的G520也是.24 uni-pitch,


感謝指正!
舊 2002-01-16, 08:38 PM #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ldshadow離線中  
月滿攔江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55
引用:
最初由 chens 發表


對了,sony的G?20 ,在對新電子槍方面加入新技術
詳見sony官方技術網頁!!
http://www.sony.co.jp/sd/products/C...ology/tec4.html

應該是這個新技術的緣故,以提升對比!

chens兄
這個消息 小弟之前也有注意到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56306
在上行的討論串中 小弟貼了一個大陸網頁的連結http://www.pcpop.com.cn/info/446/
裡面的內容是介紹 ArtMedia的新款FD Trinitron顯示器
裡頭也有提到 採用了新款的電子槍
數據也和chens兄你所提供的sony原廠網頁一樣

當時小弟期待惡魔黨的諸位先進 能給予解答 不過卻沒有看到
既然現在chens兄也注意到這個消息
我想惡魔黨的諸位前輩 應該會對此消息較為重視

此文章於 2002-01-16 08:48 PM 被 月滿攔江 編輯.
舊 2002-01-16, 08:42 P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月滿攔江離線中  
chen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2,097
引用:
最初由 月滿攔江 發表

chens兄
這個消息 小弟之前也有注意到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56306
在上行的討論串中 小弟貼了一個大陸網頁的連結http://www.pcpop.com.cn/info/446/
裡面的內容是介紹 ArtMedia的新款FD Trinitron顯示器
裡頭也有提到 採用了新款的電子槍
數據也和chens兄你所提供的sony原廠網頁一樣


to 月滿攔江兄

這個消息,在我第一次(半年前吧,再早我還沒有對螢幕這麼有興趣)進入日本新力的顯示器網頁就看到這個技術網頁(一進去就有G420了)
我想,要比較這個技術讓顯示器表現進步了多少,實在不是很容易!!!

1.台灣廠商幾乎沒有生產搭載此新電子槍的螢幕(我覺得台灣廠商生產的CRT還停擺再很久以前的FD trinitron,和Diamondtron NF)
2.很少機會在台灣看到G420/G400,G220/G200,G520/G500等分別搭載新舊技術的顯示器同時DEMO(總不能G420比E200吧....-__-)

基於以上兩點,這消息的震撼度我覺得興趣缺缺,不過有些去過國外的站上大大,到是帶回了很多東西的感想

對了....哪裡有三菱Diamondtron MM的詳細介紹呀....
這東西....有300cd/m^2阿!! 比大部分LCD還亮,雖然站上大老對此有褒有貶

此文章於 2002-01-17 01:15 AM 被 chens 編輯.
舊 2002-01-17, 01:10 AM #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s離線中  
AP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62
----------------------------------------------------------------
點距愈小清晰度是會越好
但也不是點距變大就非得變模湖
以AG管為例,從中心到corner電子束投射的距離並不相等
這是柵距可變的原因
uni-pitch的管子,我現在知道sony,mitsubishi都有,分別是0.22和0.24mm
但是0.24~0.25mm的FD trinitron和0.25~0.27mm diamondtron NF
前者現在仍是該公司crt的主力產品,後者是漸漸被取代
也就是說,比起uni-pitch的產品,柵距可變的產品要多的多
當然這和時間有關係,意即,uni-pitch是後來的產品
那之前為啥沒有?當然是有細部技術上的問題,電子槍我想就是關鍵之一
比較起來,是不是市面上uni-pitch的產品在corner的清晰度就一定比較優?
我想不見得...
總之,影響corner聚焦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投射距離的不同,導致控制上的難度
-----------------------------------------------------------------
是的,相當的感謝您coldshadow桑

我想這四角的聚焦的好壞,如同您所提供的資訊,因投射距離的不同
而有控制上的難度,
個人的想法,猜想以各家廠商所拿到的管子,品質大多差不多的情況下
考驗著產品的好壞,就在於廠商再設計的能力
重點在於高壓、及其控制電路,還有雜訊隔離的技術

不過呢,顯示卡與驅動程式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其他的討論串中
有提到:某些顯示卡的聚焦、收斂的能力確實比較好

唉~這麼一來,倒底是我過敏,還是機器真的不好呢...
不過呢,我覺得這樣的品質和價位,我還能接受耶,是我太不矜持了嗎?
相信各位在未見過我的實際情形下,也不敢斷定吧...(要是是我神經加龜毛...?)
不就累了各位大大...
舊 2002-01-17, 01:21 AM #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離線中  
chens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2,097
引用:
最初由 AP 發表
不過呢,顯示卡與驅動程式亦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其他的討論串中
有提到:某些顯示卡的聚焦、收斂的能力確實比較好


關於這點,依我久讀donnyyy大大的文章來說
還有另一種解釋....vedio band-width 視訊頻寬(單位是MHz)

vbw越大時,對顯示器本身控制電路,顯示卡輸出的線路處理部分,線材的傳輸頻寬規格等都是一種考驗
有可能是這些東西其中之一出了問題也不一定

vbw的算法如下
解析度一般表示為A*B
vbw=A*B*fV*C
ex:1280*1024*85*1.03=114.75MHz
1280*1024*85*1.3=144.83MHz
fV:垂直跟新頻率
C:是一個係數,約為1.03~1.3,是因為guard time跟flash back所造成結果,donnyyy大舊文略述,所以我也不知道詳細原因

不過....109p20怎麼算也不會超過規格呀,難道philips開始學samsung送未夠班的線材

此文章於 2002-01-17 01:40 AM 被 chens 編輯.
舊 2002-01-17, 01:35 AM #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s離線中  
atarux
*停權中*
 
ataru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3,112
Talking

To chens:
您Video拼錯了喔∼∼∼
還有,Philips的Brilliance P系列線材從不給低級品,問題在其他部分。有空來找我,你考完期末了嗎?Coldshadow兄是考完了說∼∼∼
看,有些東西,版上不宜。(18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酸∼∼)
真糟糕,我也越來越有鳥窩那群人的味道了。蒸的喔∼
舊 2002-01-17, 01:52 AM #1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tarux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