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y 2004 您的住址: TW
文章: 1,043
|
引用:
這就要看您和夫人如何的哄璇璇啦... ![]()
__________________
好書推薦 一顆價值十億的藥丸 販賣債務的銀行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無毒生活 低IQ時代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台南(府城)
文章: 1,298
|
感覺普通!
沒有看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那種新鮮感! 希望明年的"CAR"能更好看!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
轉帖自台灣電影筆記 > 專題影評 > 單一影評 > 日期:2004/11/23
《超人特攻隊》與皮克斯若隱若現的體制神/童話 文/郭東益 「如果有一天,超人突然退休…」這句 Slogan 搭配著****裡超能先生的大肚腩,讓所有的電影觀眾滿心期待。這部皮克斯與迪士尼再次合作的最新動畫電影《超人特攻隊》和前面幾部皮克斯/迪士尼的立體動畫電影一樣,仍是一部極具娛樂性的片子。有點和以往不同的是,皮克斯動畫長片在發覺創新題材讓它者跟隨(如螞蟻生活與海底世界)之外,現在又加入了深受美國電影喜愛的超級英雄( Super Hero ) 題材;不過在該工作室活躍的技術創意,與導演主題明確的劇本堆砌下,這部皮克斯的最新作品,既有新玩意,也有老把戲。 新的東西不消說,就如第一次採用真人為主角卻未陷入擬真動畫的迷思窠臼(看看前幾年的《太空戰士》和即將推出的《北極特快車》,其號稱擬人似真的意圖卻總無法擺脫表情始終僵硬的演出;想想皮克斯將仍採用卡通化人物,輔以3D化的細緻呈現,看來還是比較高明。)、電影長片分級第一次拿到一個PG( Parental Guidance,需要家長陪同觀賞,以前皮克斯的動畫長片都是拿閤家觀賞的G級的)、第一次呈現並談到死亡(先想起超人媽媽要出任務前對小孩「小心沒命!」的叮嚀囑咐;再看看壞蛋手下們,似乎就像電動遊戲的小角色一樣,生命值極低,都是給超人們輕鬆幹掉,讓我們差點忘記,這裡翹辮子的不是螞蟻、小魚,是人耶!)…這些新玩意的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人物刻畫與故事深度的新呈現;也常常讓人忘記了皮克斯幾部動畫作品常常出現的老把戲︰對體制巨獸的消極抵抗。 正如許多以超人故事為主題的影片,超人特攻隊的故事點,總不外乎於討論人與超人異與同的複雜關係,或嘲諷或寫實地,試圖從超人故事的救世主原型中作反身性的思考與類型的反芻,幾十年來,最典型的超人故事來源,如 DC Comics 的《超人》、《蝙蝠俠》,或 MARVEL 的《蜘蛛人》、《X戰警》…等一系列由漫畫改編的票房鉅片,都是將紙上的英雄形象試圖重/再現在實體拍攝的影片之中。這次皮克斯版本的超人故事,在故事主軸大部分來自單一作者的情形下,本質上便和典型的漫畫電影產生了一些差異,在皮克斯創意班底的時常取材自個人生活的創意修飾之下,這部超級英雄動畫看來處處有著皮克斯影片的一貫宗旨:追求正常的家庭與團體人際關係;而當我們試圖再深究其內隱的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甚至還能發現,來自具有長期辦公室文化的皮克斯,在創作中時常反映出的階級社會的意識與批判。這一點就《超人特攻隊》來說,或許可以就下列幾個方面分述之: 1.超人的真正敵人: 在片頭一段眾超人的訪談中,超能先生一句「我老覺得自己像掃地女傭一樣,辛辛苦苦打掃乾淨了,就是有人要弄髒,你們就是不能保持乾淨一下嗎?」不只道出了超人階級的負擔與無奈,其實更反映了其對手的難纏,嚴格來說,超人們對付的,不只是他們追逐的歹徒,援救的災難,其實他們最大的敵人是由非超人聚集建立的社會體制與民粹機制,這股力量或許比超能力還猛,但是卻是社會力量的根源。在劇中,我們看到超人階級為何必須引退:因為受救者的不領情,加上媒體輿論的推波助瀾,以及國家機器的默認安排。這個原本只會導致犯罪、引發災難的現代社會,終於在這一盤拿下了勝利,當超人小孩抱怨:「要是每個人都有超能力,那超能力等於沒有一樣」時,或許媽媽應該回答的是:「對阿,誰叫我們沒有他們那種“超能力”呢?」 2.美國神話的暴力糖衣無處不在: 這部影片裡,我們無法知道故事發生的實際時代背景,其實它呈現的線索也是十分拼湊的, 不管是核心家庭、保齡球的休閒嗜好、超能先生的上班族身分…都可以嗅出看見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影片中的壞蛋基地島嶼,加上配樂中可以發現 Henry Mancini 和 John Barry 般經典快板爵士的經典橋段,更使得這部超人電影有了間諜片的元素,然而這一系列取材黃金年代( golden age )的正面隱喻,皮克斯還是巧妙地放入了現實制度的批判,超人不能當超人而必須在異化的工作制度中最後爆發,自我肯定的尋回仍是透過清除反社會人士來達成,既定選擇( given Choice )其實仍是超人族群的上綱。 說到本片的反社會人士,由Fans變成魔頭的巴德應是本片反社會人士的代表,然而它的種種作為,卻令人感覺和現今社會權力核心有著異曲同工之感。巴德以科技壓過神力的作為,間接傳達以反英雄的行為,合理化自己科技傲慢的強勢與自負。(美國政府的作為,和巴德的英雄崇拜轉變成藉由發展科技財力優勢證明自己、壓倒崇拜對象、進而為所欲為,英雄之於美國的存在,或是政治暴力之於美國的存在,何者是真正的美國精神?)從這點來看,這部皮克斯影片似乎透露出一絲批判現況的意味,不過卻在人物與故事處理上的政治正確給覆蓋了,有點可惜,卻也在意料之中。 3.對待少數族群的政治正確: 超級英雄電影常常處理著個人主義的與集體對抗間的關係轉變。 蜘蛛人討論到個人能力的社會責任; X-man 則試圖發掘社會族群對待非我領域的態度與方式,超人特攻隊的思考路線在這兩種方向中遊走,但是立場與價值判斷卻簡單許多,超人們似乎只有承受社會任務的份,不管它們有沒有意識到實際的個人選擇會是如何,融入社會並發展自己潛力成為找回自己存在價值,這一點仍是十分政治正確,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自然不會想到,它們仍是在掙扎的少數族群 。 總結上述電影再現出的脈絡,超人特攻隊一片,正如以往皮克斯影片一樣,總有意無意地,著墨於「社會階層的解讀與再現」;這一點常常是皮克斯創作骨架自省與再造時的重要元素。《蟲蟲危機》」採用的螞蟻社會題材算是個起點(對手夢工廠的《小蟻雄兵》,或許表達的更露骨點);更受歡迎的《怪獸電力公司》」,簡直是個小小型的工人階級鬥爭記錄。這或許和皮克斯製作團隊時常取材成員生活經驗有關,在該工作室作為高科技與創意工業單位的條件下,其辦公室文化往往也須面對階層化的運作方式,所呈現出的故事作品或許因此更有機會夾雜了社會階層的再現,從皮克斯的創作人員的角度來說,這或是一種對現況的嘲諷、批判,甚至抵抗,但從商業電影的類型趨力與娛樂工業的商品思惟來看,皮克斯一部部再現體制以及內化意識抵抗( rebellion )力量的作品,也一步步走出另一條商業動畫的成功模式,《超人特攻隊》也有著類似的意義。其內容是否需要我們採取批判的解讀與否,似乎也不這麼重要了,就像這些創意天馬行空的動畫作者還是皮克斯的員工、迪士尼的夥伴,超能先生一家還是市民的守護者、我們仍是皮克斯的忠實觀眾…。 回頭看看迪士尼與皮克斯的合作,近十年間他們不但將新銳的數位立體動畫製作成功推向商業動畫舞台,皮克斯的創意與技術加上迪士尼強勢又老練發行模式,更使得傳統的手繪及 2D 動畫在戲院市場面臨被淘汰的危機。晚近市場的競爭對手(如華納、福斯,及算是最成功的夢工廠)也都將 3D 動畫的型式,視為主要的開發路線。就此而言,皮克斯/迪士尼在1995年起投下的這顆炸彈,的確改變了動畫商業影片的生態景觀。 不過因著晚近創意性產業經常採用的契約承包模式,皮克斯與迪士尼這對黃金搭檔的合作關係目前將近尾聲。預計在2005年上映的《 Cars 》,會不會是這對夥伴的絕響,受到許多人的關注。雖然這段關係的結局尚未明朗,其他決定性的條件卻似乎清楚的很:皮克斯這隻創意與技術兼具的金雞母,仍將在動畫產業展現旺盛的商業潛力,和它搭上關係的其他企業也可以等著股價上揚…之類的。不過當《超人特攻隊》和皮克斯一步步成功經營自己創意內容意識骨架與創意多樣的並存、同時兼容並蓄地將具批判性的意識力量與政治正確的媒介再現合流時,哪一家公司會是最後贏家似乎也不是這麼重要,這些作品能夠一個個藉由商業管道與市場的穩固,進一步確定觀眾必需(也樂意)接受的觀賞價值,才是最關鍵的。
__________________
![]()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此文章於 2004-12-03 11:39 AM 被 Jummie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31
|
皮克斯作品目前仍以怪獸電力公司最好看
這部超人特攻隊類似去年海底總動員評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