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581
|
ID : 蝙蝠俠
ZEX 720ZX * 1 ZEX 702VX * 2 ---------------------- 總計: ZEX 720ZX * 71 ZEX 702VX * 40 GFB0812SHG *2 GFB1212HW * 3 GFB0412SHE *2 VERAX ZV80-KP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476
|
引用:
感謝ikea兄找到的報價~ 希望團購價錢可以跟那一樣漂亮... 美國網站賣VERAX風扇都超貴的 美金折合台幣大多在NT2200左右~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8
|
ID : MaxHz
ZEX 720ZX * 1 ---------------------- 總計: ZEX 720ZX * 72 ZEX 702VX * 40 GFB0812SHG *2 GFB1212HW * 3 GFB0412SHE *2 VERAX ZV80-KP * 1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6
|
回覆: 回覆: 給建議啦
引用:
ID : gavin1245 ZEX 720ZX * 1 Alpha Z60-12.7B * 1 ---------------------- 總計: ZEX 720ZX * 73 ZEX 702VX * 40 GFB0812SHG *2 GFB1212HW * 3 GFB0412SHE *2 VERAX ZV80-KP * 1 Alpha Z60-12.7B * 1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30
|
引用:
可惜你忽略了,雖然有柔軟性,且材質有他本身的有限研展性不可能緊密貼合, 最多是接觸面增大,有效快速導熱。不過中間材質是何物就不清楚了 另外,另一個產品,請盡量別貼在GPU 上面(所以你的照片是錯誤示範) 如果貼上實際去運作,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念正音班....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476
|
引用:
dendifang兄, 的確,720ZX這材料能增加導熱面積, 他雙面有黏性,兩邊貼住散熱片及pcb後,我們施加壓力於其上, 可促使接觸面變的較理想,導熱膠片形變後會因黏性,儘可能粘合於hs&pcb 雖不可能完美,但貼合狀況也已經是我用過最好的了... 理論的東西還好,實測出來的效果最重要~ 如果需要 有測過這片東西的朋友可以再麻煩貼一下數據 ![]() 第二個東西 702VX 他是導熱雙面膠布...本來就是設計使用在 熱功率晶體,電腦南北橋,GPU等發熱晶片上使用, 效果比一般顯示卡散熱器(使用導熱雙面膠的)上的好, 也比小弟用過市售3M導熱雙面膠帶好~ 當然 效果一定比不上散熱膏, 但是散熱膏需要散熱片用扣具固定上發熱晶片,(有的可能需要改裝) 導熱雙面膠方便的地方在於可以直接固定散熱片於晶片上... 各有利弊~ 小弟並非這家公司的業代, 也是以一個消費者,使用者的眼光來看待這產品, 純粹是自己已經找了2年多, 才找到這令人滿意的東西... 小弟不需要推銷,也不想推銷這些東西, 純粹是po上來讓朋友們知道有這玩意~ 既然大家有興趣,那辦個團購也無妨, 小弟之前已經用高於團購價的樣品價入手數塊, 現下再用幾塊團購價平衡一下也好 ![]() 感謝您的指點~ 關於您的最後一段話,不曉得您的論點是...? 此文章於 2003-09-16 10:47 AM 被 huhm 編輯.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3
文章: 13
|
引用:
這個我不太能認同,銅塊是小水流,有讀過IC製程都知道,IC封裝配線使的ic變大,但主要的電晶體部分,只有中間小小的一部份,所以所有的發熱都來自於中間一小部份,像CPU以前把整個封起來,所以我們要塗佈的面積比較大,但現在就沒有完全封裝起來,所以面積小很多,而顯示卡的實際電晶體面積一定比CPU小上很多,既然所有發熱都來自於電晶體部分,故發熱點是小於1cm*1cm,故貼那麼大的面積,並不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好處只是能固定散散熱片!! 至於貼佈面積,你可以試想,再CPU上面貼一個雙面膠,把小銅塊貼在die上面,或是利用厚散熱片,把整個CPU貼住,我想結果不用做馬上就可以知道,是貼厚散熱片的CPU會有燒毀之虞,至於huhm兄我覺得你的一直有點再誤導大家思考的方向,像貼多層跟簡單貼幾層,並不能代表哪個導熱好,那個散熱好,重點是他的導熱效果,並不是在於層數問題,導熱雙面膠,跟導熱厚雙面膠,做個比喻吧---導熱雙面膠像是一層塑膠膠去裝熱湯,雖然可能導熱沒有很好的係數(我覺得導熱係數是廠商騙人的遊戲,只是參考值),但卻因為薄,我們一摸就很容易被他燙到,而厚雙面膠,可比喻導熱比本來良好的塑膠碗盆,雖然導熱比塑膠袋好很多,卻因為厚度,卻反而不燙了!! 比喻厚散熱片,是一個很多孔,無數小洞,但可惜洞太小,需要流很久,如果一個順暢的大洞,反而會迅速帶走所有熱量,我怎都看不出來,銅片是小水流???? 銅片他剛好在所有發熱點所在,故是一個最理想的導熱體,厚散熱片,因為涵蓋了許多不是發熱點,故沒有對症下藥!! 我在此一直強調,薄就算導入係數再差,也可以迅速導熱,像散熱膏,就是因為薄,厚導熱係數沒有非常的高,是沒有效果的!! 在此我不禁懷疑huhm,很多理論是乎都是帶領我們往錯誤的方向思考,而銅片跟你的散熱厚片是一個完全不相干的東西,你卻要硬拿來比,你只需要強調厚散熱片的便利性就好了,卻一直拿他導熱效果吹牛 ,厚散熱貼布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並不是一個主要的散熱,其中還有一層很厚的pcb板,故所有導熱還是需要由正面排去.希望你能提出正確且合理的推想.所有的測試並不會完全正確,因為可能因為人為操作不當,使得會有錯誤的結果.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30
|
引用:
我這樣比好了,720ZX好比是泡棉膠。 如此厚度的東西,必須先瞭解他的整體構造,是由幾層物質去構成。 雖然有寫熱導係數,但不知道其中的熱阻係數是多少,如果熱阻係數高 皆只能透過熱輻射去引導散熱(PCB版也一樣) 702VX,我把他當作3M導熱貼布好了。 就像poper兄所講,厚度是一大考量,所以我才會跟你講 最好別貼在GPU上方,GPU可能會導致熱當。 好比之前有人貼G550,為什麼要將G550散熱片內的紗布給刮除是同樣道理。 GPU跟CPU一樣同屬急速發熱高溫型,所以你曉得CPU不能貼,GPU應該也是同樣道理。 理論是從實際去測試所得的結果,所以我才會跟你這樣闡述。
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念正音班....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476
|
Dear poper兄,
小弟是唸電機的,一切理論也不必再提 現在高階GPU的電晶體數目早已超過CPU,製程都在0.15 or 0.13um (cp: CPU 幾乎都是0.13um) 故高階GPU Die size幾乎比CPU Die來的大 這是第一... 熱傳導材料最重要的規格: 熱傳導係數 & 熱阻值 詳細理論這裡也不提~ 小弟說過 小弟不是業代 也沒空幫這些公司宣傳 不需要吹噓 更不想誤導大家 如果有需要 小弟可以再想辦法買幾片sample回來 看前輩高人們一測即知 我累了 剩下的解釋 小弟也不想再說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業及認知~ 基於 良好的態度 及 適當的禮貌下 大家的建議與批評 小弟很感謝 也很歡迎~ ![]() 此文章於 2003-09-16 12:58 PM 被 huhm 編輯.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476
|
對了,
過幾天開放ZEX 720ZX,702VX的匯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