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31
|
如何提高自己耳朵對音樂的鑑賞力(2)
我想hxh167這位網友我聽你講的話我就知道你對音樂瞭解的程度,也許你周圍並沒有真正認識音樂的朋友.
(1) 我不曉得你真正對音樂藝術的活動參與多少又瞭解多少 (2) 貝森朵芙,史坦威,跟山葉鋼琴,奇美基金會珍藏的百萬名琴,跟樂器行買的便宜小提琴沒有所謂真實不真實的問題,只有音色與音質的不同. 音階正不正確的,有沒有走音,那是個人音感技術問題無關真實與否. 這幾句話是最實際的回答. (3) [一流演奏家留下來的mono錄音,要更能夠聽到音樂的真隨],這是不變的事實,但是與我們所說的沒關係,這些錄音是珍貴的歷史紀錄與文獻資料,我手上就有一張J.Brahms 於1889年錄在蠟筒(Cylinder)的錄音.和他的說話錄音. (唱片編號: Pearl 公司出版 GEMM CD 9909) (4) 百萬音響的目的也就是希望在家中重現所謂音樂廳的現場演奏,那為何不直接去音樂廳聽現場演奏呢?(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所謂的百萬音響?) (5) 你對歌劇魅影的經驗我只能說那是個案, 歌劇魅影我於1995和1998在紐約市45街Majestic Theater看過2次都非常好,不然怎麼可能從1988年演到現在. N.Y是非常現實的,不好就馬上下檔. (6) [很多古典音樂都會讓人聽了頭皮發麻,馬勒的交響樂就是代表.聽完馬勒的交響曲,心情不沉重的,不是聽不懂,就是演奏的太爛]? 請問你對馬勒的作品瞭解多少?什麼叫做代表? [華格納的全本指環也是一部沉重的作品]?你有聽完全曲,還是只聽過片段呢?它是那4部歌劇組成的?時間有多長?你清楚嗎? (7) [當年春之祭首演時還引起暴動] 你清楚當時在那暴動嗎?在1913年5月29日於巴黎的香謝里劇院首演,指揮是 Pierre Monteu 經過120次的採排還是暴動,至於為何會暴動?樂曲有何驚人之處?請你弄清楚後再說.順便再告訴你兩個也是引起騷動的曲子 (R.Strauss :Salome) (B.Bartok:TheMiraculous Mandarian) (8) [玩音響,聽音樂會,聽CD,都是一種興趣.沒有一種興趣比別種興趣高級,也不要開口閉口就說聽音樂會比他人玩百萬音響高級.] 這句話我覺得莫名其妙,因為我從來沒說過誰比誰高級,只是就事論事. (9) [你知道以前音樂是誰聽的嗎?是有錢的貴族聽的] 你知道以前是多久以前, (1)J.S.Bach(1685-1750):音樂之父,他一輩子都待在教堂演奏管風琴,最後印証了12平均律的可行性(12平均律並不是他發明)奠定了西洋音樂音律的基礎所以日後被稱為音樂之父.你有說到小提琴你知道小提琴調什麼律嗎? 西洋音樂除了12平均律外還有幾種音律? (2)在西洋音樂史各種樂派(巴黎聖母樂派;威尼斯樂派,.羅馬樂派…….)這些樂派的興起全都是當時在教堂工作的音樂家所創立的,他們研究二聲部,三聲部 各式各樣Organum(奧干農),為往後幾百年的西洋音樂和聲學奠定了基礎. 他們不屬於任何貴族所有. (3)從中世紀(Mediavel)文藝復興(Renanssance)巴洛克(Baroque)古典(Classical) 只有在古典(Classical)時期才有音樂家進入貴族家中(J.Haydn1732-1809)為代表.之後的W.A.Mozart (1756-1791); L.V.Beethoven(1770-1827) 就已經脫離貴族的資助而獨立出來,到了19世紀資本主義興起後音樂家甚至還有自己的事業,那時就已經平民化了..所以請你要講這些話時先把音樂史弄清楚,不要斷章取義誤導大家. (4)[就像以前中國的富豪把整個戲班請到家中演出一樣] 中國音樂有分雅樂,燕(晏)樂,和俗樂.請把中國音樂史好好讀一遍. *我實再不瞭解鼓勵大家走進音樂廳,聽現場演出和古代的貴族有何關係. (10) [再說願意錄音的音樂家要比不願錄音的音樂家多的多,這又表示什麼呢?] 為了留名,留下紀錄,不然以後誰記得他們,和賺錢.(他們也是一般人). (11)我想各位一定看過一些熱門演唱會的時況轉播或職棒時況轉播兜可看到觀眾如癡如狂的反應,大喊Encore ,當然你也可在家裡喊,但是你絕對無法感受到台上與台下的那種互動,這絕對不是百萬AV音響可比擬的. 其實我今天寫了洋洋灑灑一大篇,佔據大家的篇幅,只是為了回應hxh167這位網友的言論,因為網路是一個公共媒體,我不希望有人藉由這議題提出一些不成熟,似是而非的理論來誤導大家的看法. 鼓勵大家走進音樂廳,聆聽現場演出這是一件很單純的事,當然每個人可有自己的看法,但是有人甚至說我踐踏音響器材,高人一等,簡直是脫離了主題讓我覺得啼笑皆非.我以上所寫的大家可以去驗證對不對,也希望各位能多多給與指教.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4
|
![]() 給音樂素養高的前輩加個油!!
不管聽現場或聽音響,小弟認為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最重要了!!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10
|
小弟也投wilsonk兄一票!!
聽現場或聽音響,最重要的是音樂吧!! 每人有發言的權利,但也要尊重他人的言論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2,248
|
![]() 我想 我的立場很清楚了.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31
|
經過這麼多的討論後,其時回到當Post這篇[如何提高自己耳朵對音樂品質的鑑賞力]的文章時,我也沒想到會這麼多元化的討論. 起因在於,我常看很多網友在互相詢問什麼樣的喇叭要如何搭配,音質才會如何等等,以及到底有沒有失真等話題,所以我才會抛出這個話題,希望讓大家有多一種思考的空間.
後來竟聽到有人認為我在分誰比誰高級,或排斥其它的東西,或自認為聽現場就高人一等甚至踐踏音響器材等這一些已經脫離主題,不可思義,莫名其妙的話題時,簡直就覺得無聊透頂.我原本更根本不想回應這種無聊的話題,但是想一想,這話題是我先提出來的,我總得把話說清楚,免得這一些奇怪的言論在網路漫延反而造大家錯誤的看法,所以有一些話會說的比較直接一點,也希望大家多包涵. 其實我很早就開始在使用英國喇叭和擴大機聽音樂,自己也收集了許多CD,DVD等影音資料,我從未排斥認何的錄音或音響,我自己也參與了許多的錄音,不管是在Live,TV,Studio,Concert Hall,都有實際的參與經驗,自己的各人舞台經驗已不下數百場,甚至當年春之祭首演時引起暴動巴黎的香謝里劇院都演出過.其實說這一些也只是希望讓大家瞭解在追求各種音響效果及在討論有沒有失真等問題時,為什麼不回過頭來好好想一想什麼才是真正的音樂,聽一聽真正的音樂,感受一下在音樂廳中與演奏者一起屏息以待, 一起感動,一起呼吸的感覺,及當結束時如雷貫耳的掌聲與不絕於耳的Encore聲 和回家時帶着滿足愉快的心情,我想這樣的感覺是很實際的.而且一個社會的文化要進步是須要大家來參與的,這樣,各種的文化活動才不會只是小眾文化.相對的文化活動也須要大家的要求才能進步.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172
|
有必要一樣的東西另開一個主題嗎
![]() ![]() ![]()
__________________
「原本我以為從三島由紀夫以後,日本再也沒有天才,但這個叫YOSHIKI的男人和他的音樂打破了我原本所抱持的觀念。」 By XJAPAN YOSHIKI 時代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中壢
文章: 1,637
|
我比較笨. 也沒有任何音樂素養或是"音樂品質的鑑賞力". 不過還是想請教一下:
1. 為何同樣的事情要另外開一個主題? 2. 下面這句話的意思為何? 我常看到許多人在網上討論什麼樣的喇叭要診如何配音質如何及有沒有失真等話題,其實各位用的喇叭大多數都是PC用的本來音質就有限,就算是用數十萬甚至於百萬的AV音響也難保決對完美. 另外說明一下. 小弟沒有任何惡意也沒有一點不高興. 我猜你是好意的跟大家分享. 可是 - 文章的一開頭就這樣寫的話......有些人看了可能會覺得有點...... 小弟是真的自認沒有任何的音響素養或是音樂品質的鑑賞力. 我個人認為音樂或音響都是讓我放鬆心情. 舒解壓力. 娛樂. 等等..... 小弟也沒有想過要去聽現場 (或許以後吧. 起碼目前沒有這計劃). 不是每個人弄音響都是為了提升音樂品質的鑑賞力. 有些人可能像小弟一樣. 有些人可能是為DIY的滿足感. 也有可能是其他各種不同的原因. 希望你可以了解小弟想表達的 ![]() 新手不懂事. 如發言不當請勿怪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39
|
音樂派大戰音響派?!
好激烈的論戰!!
不過依照小弟的看法及粗淺的認識,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多半偏於音樂派,因為古典音樂的樂趣在於與古人交心,形式如何不是最重要的,去現場聽音樂會等於是去跟「當代的」指揮和演奏者做心得分享,當然是幾百萬的器材也買不到的寶貴經驗。 反之,喜歡流行音樂及 AV 的人多半偏於音響派,因為這些娛樂著重在感官的滿足,音樂廳或電影院都是為了「眾樂樂」而設計的,當然不如自組的視聽室裡「獨樂樂」來得痛快。 但是欣賞音樂本來就是「高興就好」,硬要辯出一個優勝劣敗未免太「俗」了點,就好像有人喜歡唐詩,有人喜歡宋詞,拿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東西來比較,有意義嗎? ![]()
__________________
便宜不一定沒好貨,好貨一定不便宜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2,248
|
引用:
的確 出問題的就是這2句話............其他都是廢話. 那種像教育/文化單位的宣傳文宣一樣的文章......寫的再多 也不能去辯護什麼. 好好解釋上面2句話吧. 此文章於 2003-04-17 11:38 PM 被 phager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Earth
文章: 31
|
引用:
感謝各位的指教 (1) 因為當時hxh167這位網友提出許多斷章取義, 似是而非的話,一般網友乍咋乍聽之下會覺得很有道理,有很多事他可能只是這裡知道一些,那裡也知道一些並不完整,可是如果你有真正讀過西洋音樂史(畢竟這不能隨便說說),就知道他很多都不對,原本西洋音樂史就與我們所討論的毫無關係,可是他既然先提出,而且量還不少,我就必須把他話裡有不對的地方一一指正,免得引影響大家的觀念,同時,因為他用的偏篇幅很長,所以我令另開版面,怕有人沒注意到這一篇修正. (2) 因為我自己有用MegaWork550來看電影,效果還好(以1-2萬的價位),但是拿來聽音樂實在不怎麼樣,所以當看到網友在PC喇叭上花精神去研究失真及音色的問題,所以才會有感而發,提出這個議題,希望讓大家有多一種思考的空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