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42
|
AMD最高階Phenom II X4 955搭配BIOSTAR TA790GX A3+效能解析
AMD在這兩年的中高階市場走得不是很順,主要是因為製程限制在65nm,還有時脈無法有效地提升
在最高的市場價位中,讓自家的雙/三/四核CPU產品,只能在中低價位間遊走。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也不失為壞事,AMD在自家架構中除了CPU較為低價外,AMD晶片組的主機板也同樣比較便宜 AMD的平台在這一兩年來確實有比較平價、比較超值的優勢,產品線也有雙/三/四核的處理器可供消費者選擇。 2009年初AMD開始有45nm製程的CPU產品面世,也讓對AMD效能有所期待的消費者重新注入一股強心針 先前的AM2+架構與新的AM3架構的CPU產品線也同時開始轉向45nm製程。 AM3與AM2+最大的不同應該是AM3使用DDR3,另外AM3的CPU可以安裝在AM2+的主機板上 AMD架構在向下相容或是產品壽命延續方面控制得比較人性化。 四月多時,AMD發表最新高階四核心CPU,代號Phenom II X4 955 Black Edition黑盒無鎖倍頻版本,45nm、時脈3.2Ghz、L2 4X512KB、L3 6MB ![]() 另一個主角-TA790GX A3+,比較少見的790GX搭配AM3架構的主機板 790GX是目前C/P值最高的All in one晶片組,BIOSTAR使用一般ATX設計。 ![]() ![]() ![]() 主機板左下 2 X PCI-E x16,支援ATI CrossFireX X8+X8 2 X PCI-E x1 2 X PCI 1 X Floppy 網路晶片Realtek RTL8111,音效晶片Realtek ALC888 ![]() 主機板右下 6 X SATAII,支援SATA RAID 0、1、5、10(南橋SB750) 內建Power/Reset按鈕 ![]() 主機板右上 4 X DIMM DDR3,支援800/1066/1333MHz 1 X IDE 24 Pin電源輸入 ![]() 主機板左上 CPU使用五相供電,可支援耗電量到140W的CPU 北橋散熱器旁有128MB DDR2 Side-Port memory,提供給內建顯示ATI Radeon HD3300使用。 ![]() IO 4 X USB 2.0 1 X HDMI 1 X DVI 1 X D-SUB 1 X IEEE 1394a 1 X RJ-45 ![]() 五相供電處用料 此處Mosfet上方有附散熱片,照片中皆為拆下散熱片的模樣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42
|
BIOS主要調效頁面
![]() CPU調整選項,倍頻.HT與電壓都可以在此設定 ![]() 電壓頁面 CPU Vcore +0.020~1.260V CPU-NB Voltage +0.020~1.000V Memory Voltage 1.660~2.840V Side Port Over Voltage 1.800~2.700V Chipest Over Voltage 1.200~2.300V HT Over Voltage 1.200~2.300V ![]() DDR3時脈與參數選項 ![]() Memory Insight ![]() 更進階的DDR3參數選項 ![]() GPU節能技術 ![]() 790GX內建HD3300繪圖晶片選項畫面 ![]() Hardware Health ![]() 測試平台 CPU: AMD Phenom II X4 955 Black Edition MB: BIOSTAR TA790GX A3+ DRAM: CORSAIR Dominator 2GBX2 DDR3 1800C8D VGA: MSMSI R4650-MD1G CrossFire HD: SAMSUNG 250GB POWER: Corsair 400W Power Supply Cooler: Thermaltake V1 AX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42
|
CPU預設值效能
CPU 200X16=>3200Mhz DDR3 1334 CL6 6-6-18 1T Hyper PI 32M 23m 23.048s CPUMARK99 439 ![]() CrystalMark 2004R3 ![]() PCMark Vantage ![]() CINEBENCH R10 ![]() Phenom II X4 955預設值已經高達3.2G的時脈,效能表現讓人滿意 也因為有45nm的加持,在此高時脈下使用時溫度不會太高。 CPU超頻 CPU 200X18.5=>3700Mhz DDR3 1600 CL7 7-7-20 1T Hyper PI 32M 20m 49.139s CPUMARK99 507 ![]() CrystalMark 2004R3 ![]() PCMark Vantage ![]() CINEBENCH R10 ![]() 外頻拉到244Mhz 244X16=>3905Mhz 1.472V Super PI 1M 17.722s CPUMARK99 539 ![]() 200X20=>4001Mhz 1.520V Super PI 1M 17.643s CPUMARK99 547 ![]() 1.36V就可以OC到3.7G穩定,相對於先前自家的65nm Phenom著實進步了許多 Phenom II X4 955四核心可以達到4G的時脈,雖然跟對手比起來極限值的穩定時脈還是有點落差,但AMD也算又跨出新的高時脈。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6,442
|
DRAM方面
DDR3 1600 CL7 7-7-20 1T,1.76V SP2004 2 X Blend模式,3.85GB滿載穩定 ![]() DDR3 1600 CL7 7-7-20 1T Sandra Memory Bandwidth-13227MB/s EVEREST Memory Read-9101MB/s ![]() 790GX的DRAM頻寬比起自家的790FX來說低上不少,也許是架構不同產生的特性 另外AMD目前只有雙通道,在DDR3效能上也是處於比較劣勢的。 最後在DDR3 OC能力上很難達到DDR3 1700~1800左右的效能,更不用說要OC 1800以上穩定 個人認為這是AMD日後要推廣AM3架構上需要改進的一環。 3D效能,搭配MSI R4650-MD1G CrossFire 內建790GX的3D效能測試,小弟先前已經測過幾款790GX可供參考。 3DMARK VANTAGE ![]() Crysis Benchmark ![]() Need for Speed Undercover 1600X1200 Anti-Aliasing 4X ![]() THE LAST REMNANT ![]() 雖然4650是目前ATI入門的VGA,CF狀況下再配合Phenom II X4 955的效能,在較高階的遊戲中都還能勉強勝任 與其他平台比較起來,Phenom II在3D的效能也不會落差超過10%。 BIOSTAR TA790GX A3+總結 優點 1. 使用ATX規格的790GX,同時有內建HD3300與擴充CF的能力 2. BIOS選項豐富,電壓範圍廣,超頻能力還不錯 3. 日系固態電容,POWER/Reset按鈕 4. 6個SATA,1個1394,HD3300有D-SUB/DVI/HDMI輸出 缺點 1. CrossFire受限790GX晶片,只有X8+X8頻寬 2. 790GX的DRAM頻寬較弱 效能比 ★★★★★★★★☆☆ 用料比 ★★★★★★★☆☆☆ 外觀比 ★★★★★★★☆☆☆ 性價比 ★★★★★★★★☆☆ 自從AMD Phenom架構推出後,雖然效能有比長青樹K8架構還高 也導入三/四核處理器的技術,但是主要礙於65nm製程,溫度太高無法降低與時脈超過3.2G後無法有效再提升 導致Phenom架構在這一年多來的市場反應不是太好,好處是AMD市場價位就會訂得偏低一些。 在Phenom II導入45nm製程,再把L3加大到6MB之後,效能與時脈也有更明顯的提升 網路上已經看到很多使用LN2等散熱系統將Phenom II OC 5G以上的成績 這回實際在空冷測試中也可以達到3.7G穩定,極限有4G的效能,已屬不錯 不過還是覺得AMD在良率上依然有進步的空間,未來如可以在四核心上達到4G穩定的水準會更佳。 AMD在晶片組方面目前是以高階790FX與內建顯示的790GX為主 不過使用DDR3的AM3主機板,大都是以790FX為主,還有近期推出較平價的770兩款 BIOSTAR將790GX的設計應用在AM3上,一方面是最近DDR3也開始趨於平價,一方面也可以讓AM3平台的彈性更大。 目前價位在美金125元左右,比起其他廠的AM2+ 790GX的價位是有高有低,若能拉到美金110元以下的話,相信C/P值會更佳 ![]()
__________________
小弟Facebook粉絲團Windwithme WWM 風大,歡迎3C同好參觀指教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449
|
目前仍是偏好AMD, 這顆 45nm 的新產品, 就留著日後升級時的選項之一囉
Phenom II 955 + 790FX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