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7
|
8800GT 使用TMPGENC轉檔時間反而爆增?
昨天跟朋友試了很久,終於可以開啟CUDA進行轉檔測試
第一個檔 rm檔開濾鏡(不開濾鏡無法啟動CUDA),純cpu 37分鐘,開啟cuda後37分鐘,而不開啟濾鏡的話,純CPU是32分鐘。 第二個檔mpg檔(不用開啟濾鏡也可開啟CUDA),純cpu14分鐘,開啟cuda後20多分鐘。 他使用的是Q6600(333*9)。CUDA似乎沒有發揮像NV所說的那樣強大的功能(NV展示好像是用雙核進行對比?) 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測試期間,開啟CUDA後的GPU的使用率大約是20~40%不等。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97
|
TMPGEnc... 他僅支援的CUDA需要9系列以上的卡...
8系列不支援... 詳細請參閱TMPGEnc的說明... (反正你用8系列又開啟CUDA的話,肯定會更慢) 用GTX260是比Q8400快個4倍啦... 9800GTX不曉得能快多少...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3,801
|
引用:
TMPGEnc不支援G80核心系列的產品,但8800GT是G92核心則有支援. TMPGEnc官網CUDA效能示範(8800GT為其一). http://tmpgenc.pegasys-inc.com/en/product/te4xp.html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7
|
有支援! 之前有上網查過才測試的。而且如果不支援的話,應該就不會出現
CPU=xx% GPU=xx%的分工的顯示。 明天會收到我的GTX260+ 到時候再配上我的E2180試試。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1,384
|
這軟體只有三四個常用的濾鏡支援CUDA
通常加了那些濾鏡 兩小時的片用CPU跑都要跑個四五小時的 用顯卡幫忙跑之後可以降到兩三小時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40
|
The GeForce8800 GTX/GTS video card using the G80 core is not currently supported. 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88
|
![]() 一年前,8800GT登場時會轟動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不用USD300,直接幹掉還在市面上且是十分高價位的8800GTX。 不過也不能怪說有些人搞不清楚"型號"或"系列", 因為NV近來的標號方式,連斤斤計較的經銷商都會搞錯... G92[code name, 65 nm(55 nm)]的 8800GT/GTS[112/128 sp] ==> 9800GT/GTX[112(128)/128 sp] G80[code name, 90nm]的 8800GTX[128 sp] ==> EOL? 依model name來說,8800GT是8系列,並不是9系列... 可是依code name來說,8800GT是9系列的,並不是8系列... 打完,自己也有點搞不清楚再說哪張卡了~~ XD CUDA在大量運算上可以協助CPU降低負擔。 依CPU的硬體架構,"同時"能處理1~4件任務(是核心多寡和作業系統配置)。 但特殊的GPU可以依照其硬體限制,"同時"處理更多的任務。 設計想法是CPU和GPU共同運算,CPU把大量的且繁複的運算,交給GPU處理。 GPU處理完,交還資料給CPU玩剩下的部分。 當然,也要看程式設計師的功力,那些部分要交給GPU,哪些要給CPU... 理論上,若下對地方,成效一定會提昇, 但不會比將h.264或是其他影像壓縮codec各處理單元硬體化專用卡來的快。 這也是Toshiba那顆晶片還能存在的原因... 若您有極特殊的需求,需要大量且快速的轉檔, 請買專用卡並搭配其內附的軟體,成效相當好! 只是成本相對極高,因為那張卡只有在使用特殊軟體時才會發生作用(現階段)。 NV顯示卡拿來跑電玩或是benchmark還能有成就感~~XD 現階段CUDA對於MPEG4或是H.264的轉檔,成效有限。 (記得好像有兩三個OpenSource已經在beta release了,可是自己還在玩記憶體搬移和類神經~~XD) ps. 上面的中文敘述,如有錯誤或不當之處,請隨時給予指教!十分感謝!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7
|
感謝各位的回應。今天昨天收到GTX 260+ 後,簡單測試了一下。
發現可能是之前對GPU轉檔這個功能過度期待了。因為CUDA能大顯神威的 濾鏡都是我用不上的。我最常做的是將網路上綜藝節目的RM檔轉到我的COWON D2裡面。 在通勤時是很好的打發時間的方式,但目前看來還沒有相應的轉檔軟體。 另外,在測試時也拿了1080P的影片做測試,發現雖然已經有76%被CUDA拿去算,居然也要14個小時,真的搞不懂是哪裡出了問題。 另外我也想請問,是不是現在NV的卡都沒辦法將2D跟3D的風扇轉速分開? 很好奇難道大家都沒有這個問題嗎? 因為我GOOGLE了好久都找不到有人有類似的疑問。 如果沒錯的話,RIVATURNER 應該只能控制一種轉速是嗎?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238
|
等新版的 badaboom 吧
以後一定也會有更多轉檔軟體能發揮 CUDA 的效能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167
|
Folding@Home GPU 運算比四核 CPU 快一百倍,因此 CUDA 的能力應該不僅於此,也許只是現在軟體支援度還有限的關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