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ack11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2
看了各位票選最佳音樂類後,很想收集此片 Eagles: Hell Freezes Over (DTS/PCM DVD),但我是用電腦觀看 DVD 且沒有 DTS 的設備(只有,Dolby Digital 5.1 ), 不知 能否觀看.
另外 PCM 是什麼規格,能否告知, 謝謝
     
      
舊 2001-01-07, 01:0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ck11離線中  
小山
Master Member
 
小山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0
您的住址: 板橋市海山分局
文章: 1,713
未經任何破壞性壓縮的音效格式

------------------
聲音的路程上、皆需深思熟慮
 
舊 2001-01-07, 05:22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山離線中  
ken819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hsin chu
文章: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ack11
看了各位票選最佳音樂類後,很想收集此片 Eagles: Hell Freezes Over (DTS/PCM DVD),但我是用電腦觀看 DVD 且沒有 DTS 的設備(只有,Dolby Digital 5.1 ), 不知 能否觀看.
另外 PCM 是什麼規格,能否告知, 謝謝


我把PCM看成電腦格式中的.wav檔,這樣比較容易理解,只不知道對不對
舊 2002-02-18, 01:24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en819離線中  
銀色三冠王IS
Golden Member
 
銀色三冠王I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2,724
如果你懂一點點圖形檔案格式..
BMP.. 即為不壓縮之原始檔案圖..
JPG... 是破壞性壓縮之圖形.

PCM.. 為不經壓縮處理之原始聲音訊號.
AC3.. 為壓縮運算過的聲音訊號..DTS亦同.

此為小弟之拙見
舊 2002-02-18, 03:28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銀色三冠王IS離線中  
肥貓
Moderator

 
肥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1999
文章: 3,86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ack11
看了各位票選最佳音樂類後,很想收集此片 Eagles: Hell Freezes Over (DTS/PCM DVD),但我是用電腦觀看 DVD 且沒有 DTS 的設備(只有,Dolby Digital 5.1 ), 不知 能否觀看.
另外 PCM 是什麼規格,能否告知, 謝謝


1. 我大部份的時間也是用電腦來看 DVD, 基本上不需要啥特殊的設備
較新版的播放軟體,就可以解 DTS 了,無論是 PowerDVD/WinDVD .. 均可
2. PCM 的聲音是沒被壓縮的,而且其 Sampling Frequency 與 Number of
channels 都是領先其他的規格,也因為未經壓縮,所以檔案最大
也因此,通常僅收錄兩聲道。
__________________
預算可以刪減,品味不能打折。
舊 2002-02-18, 09:44 A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肥貓離線中  
天昏地暗
Elite Member
 
天昏地暗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縣龜山鄉
文章: 12,765
所以普社的櫻花大戰是LPCM,
而木棉花的櫻華絢爛是AC5.1,
好像是這樣
__________________
請不要再用打的方式教育小狗,有愛心的人請買以下的書來讀好嗎??謝謝您
別只給我一根骨頭
狗狗的異想世界
貓狗大戰:寵物行為四週集訓
愛咪咪的異想世界
終於還完12x萬的負債,以後不敗家了
阿斗的歷史名言:此間樂,不思蜀
舊 2002-02-18, 10:46 A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天昏地暗離線中  
alto-1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文章: 362
講白一點
PCM 就是一般音樂 CD 的那種音軌規格!
舊 2002-02-18, 11:33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to-1離線中  
Mr. AudioFool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文章: 1,13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lto-1
PCM 就是一般音樂 CD 的那種音軌規格!

DVD用的PCM取樣頻率是48KHz,音樂CD則為44.1KHz.
__________________

鄧麗君在1977年10月30日,在東京為新曲宣傳,並與世運會冠軍選手,舉行"鄧麗君杯"自行車比賽的照片。
舊 2002-02-18, 03:40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r. AudioFool離線中  
alto-1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文章: 36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r. AudioFool

DVD用的PCM取樣頻率是48KHz,音樂CD則為44.1KHz.


都是差不多啦!
拜託,這是頻率取樣的差別,
數位紀錄的方式都是大致相同的!
對於一般人讓他們認為是一樣就好了!
否則有人又會以為DVD與CD的PCM是否不一樣,DVD PCM是否要解碼器,
否則還有SACD,DVD-AUDIO,DAT的PCM差別,分別不完啦!

對於普通消費者,都當作是一樣的,會比較自在啦!
舊 2002-02-19, 12:46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to-1離線中  
超導體
Senior Member
 
超導體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脆山莊,鴻喜久店,遠企,晶華,凱悅
文章: 1,224
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在1982年,Philips/SONY 兩家公司發明雷射唱片(Compact Disc,簡稱CD)時,就是運用PCM的技術,將音樂本身的類比信號波形先行取樣以後再加以調變成數位信號,再將此數位信號記錄在CD當中,當您用CD唱盤播放時,雷射頭先拾取CD上面的PCM數位信號,再經由數位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簡稱DAC)還原成類比信號,經由擴大機與輸出至喇叭,才能讓我們欣賞到原來的樂曲,自然而然PCM就變成數位信號的代名詞,CD唱盤也可說是最早的家用數位音響器材。此時或許有人心中會納悶,幹嘛那麼大費週章的將音樂以PCM的方式來記錄,用類比的方式不就行了 ! 原因是用類比的方式記錄,在傳輸過程中很容易造成各種不同的失真,而且加上在動態範圍以及頻率響應很容易受到器材的限制,其信號的傳送與儲存實在沒辦法和數位信號PCM的優異特性相提並論。 PCM後來也用在LD之上,LD在1980年上市的,是由Philips公司所發明,但卻是由日本的Pioneer公司所發揚光大,當時CD尚未問世,LD上面除了影像信號以外,聲音部分是用FM調變的立體聲類比音軌,後來CD上市以後,其PCM數位信號的優越表現相當吸引人,因此LD就增加了包括左右聲道的立體聲PCM數位音軌,其錄製的內容與原來類比音軌完全相同,所以1984年以後出版的LD都同時具備有FM調變類比音軌以及和CD格式相同的PCM數位音軌。 如此一來不論是CD唱盤或是1985年以後出廠的影碟機內都有DAC,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將PCM數位信號還原成類比信號,類比信號一般是從器材的背板Audio端子輸出,而未經DAC轉換的PCM數位信號則是由同軸(Coaxial)或光纖(Optical)數位端子(Digital Out)輸出。由於DAC是影響重播音質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中低價位的CD唱盤機內所附的DAC品質往往不盡理想,因此使用者可藉由數位端子所輸出的PCM信號,外接更高級的DAC來提昇音質。 同軸和光纖數位端子是不同的信號傳輸界面規格,同軸是由SONY/Philips兩家公司所訂立的規格,稱做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而光纖則是日本Toshiba公司所發展的規格,通稱為Toslink。

AC-3 (Dolby Digital)是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所發明的電影專用全數位音效系統Dolby Stereo SR-D的家用版,AC是Audio Coding的簡稱。Dolby Stereo SR-D的問世,主要是為了改進原來類比式的Dolby Stereo及Dolby Stereo SR系統,即是家用的Dolby Surround(杜比環繞系統)與Dolby Pro-Logic Surround(杜比定向邏輯環繞系統),Dolby Surround只有三個聲道,前左、前右、後環繞聲道,其中後環繞聲道為單聲(Mono)且頻寬被限制在100~7KHz,習慣上搭配兩支揚聲器來增加音場空間感,後來Dolby Surround提昇為Dolby Pro-Logic,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為了加強電影對白的定位感而增設了中間聲道,一下子變成四個聲道。至於Dolby Stereo SR-D或家用的AC-3,目前則一律稱為Dolby Digital(杜比數位環繞系統),它們和以前的Dolby Pro-Logic最大不同點是由類比式改為全數位式,並且提供5個20~20KHz全頻寬且完全分離的聲道,分別是前左、中間、前右、右後環繞、左後環繞等5個聲道,全部都是立體聲(Stereo),同時還提供一個額外的3~12OHz的低頻效果聲道,俗稱為超低音聲道,用來加強超低頻的音效,所以通稱為5.1聲道,因此Dolby Digital比起過去的Dolby Pro-Logic,動態範圍變得更寬廣,音效也更具臨場感。DVD光碟因為儲存容量極大,可以直接存放AC-3及PCM的信號,而這兩種信號皆由DVD光碟機的數位端子(Digital Out)輸出。

DTS是美國的Digital Theater System Inc.所發展出來的另一種電影全數位多聲道系統,無論是專業型、家用型都稱做DTS。DTS是Digital Theater System(數位劇院音響系統)的簡稱,它同樣也是5.1聲道,包含5個全頻寬完全分離的聲道外加一個低頻效果聲道,DTS正如AC-3一樣為了要將5.1聲道的資訊量存入電影軟片的有限空間內,也做了資訊減量壓縮及編碼,可是兩個系統在於壓縮編碼的方式與原理上有所不同,AC-3是採用大幅刪減理論上人耳無法聽到的微弱聲音來達到資訊減量 ; DTS則是以提昇數位空間的利用率來達到資訊滿載減少位元率,仍保有許多微弱的資訊。大致上說,AC-3的資訊壓縮率平均高達12:1,資訊傳輸率(DataRate)每秒只有384Kbps至448Kbps,而DTS平均資訊壓縮率只有3:1,傳輸率則為每秒1,14lKbps至1,5OOKbps,是AC-3的三至四倍,以這些技術層面而言,DTS的傳真度優於AC-3。


首部Dolby Digitl(AC-3)電影是1992年上映的「蝙蝠俠大顯神威」(Batman Returms)
首部DTS電影是1993年名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
第一張家用Dolby Digitl(AC-3)的LD是1995年發片的「迫切的危機」
第一張家用DTS的LD是1997年初發片的「侏羅紀公園」
第一張家用DTS的DVD是1998年底由Pioneer推出的日本卡通「天地無用」
資料來源: 高傳真視聽雜誌 256期
__________________

老濕勒.為什麼我的簽名檔這麼大?
舊 2002-02-19, 04:43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超導體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