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1,630
|
一部又一部的戰爭片
好萊塢最近是怎樣?
怎麼戰爭片一直在開拍 好久沒看到跟拍風了 從去年開始,可能一直到明年都還會看到 這是美國人愛國心的表現? 還是為了刺激口味已經麻痺了的觀眾? 或者是因為這幾年好萊塢沒有編劇人才了,編不出好劇本 只好拍這種大場面,爆炸也可以用很多的戰爭片 再加點催情效果......一部有血有淚的大片就出來了。 還是史匹柏太成功了,搞的每個導演都要來一部 應證一下自己也是可以拍出戰爭的殘酷以及戰場士兵的心理狀態 還能兼顧精彩的爆炸場面? 雖然知道這樣的想法,一定會引起大家不同的意見 但我實在覺得快被這些戰爭片轟到昏了 好萊塢,多拍點原創性高的好片吧。
__________________
沒什麼好說的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臺中市(水湳)
文章: 1,097
|
其實以比例來說...戰爭片在現在每年有大量電影出品的數量上還是不能算多....
戰爭電影的黃金時代是五O到六O年代(二戰剛結束一大堆的回憶錄戰史可當題材)...但當進入七O年代後就開始銳減...."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 1977)算是當年最後一部大成本戰爭片,當年曾有人說它將是最後一部偉大的戰爭片(現早已被超越....) 從韓戰開始到"越戰"結束前後...反戰電影開始盛行....戰爭片也有了型態上的轉變.... 二十二支隊(Catch-22 二十二條軍規1970)及野戰醫院(M*A*S*H 1970)可算是代表....(以後有機會很想專門來介紹一下)...越戰片中很少有意識上不反戰的(約翰韋恩的越南大戰例外)....現在即使是史匹柏新拍的"搶救雷恩大兵"也很少再刻意標榜"愛國精神"...它強調的是人在戰爭中的生存,救一個人而犧牲其他人是否值得?個人在戰爭中的自我意識與大環境殘酷的對抗是現在新戰爭片中較常強調的,當然也由於科技的進步,戰爭場面的重現也成了重點之一(血腥與殘暴的結合體...滿足了人類潛意識中的自虐感也發洩了暴力傾向) 我不否認911事件對美國製片家們會有所影響...但是題材的運用本來就是會循環...跟拍也沒有什麼不對(一大堆B級電影就是了)說編劇人材不夠了...也不盡然...市場考量才是重點,也許現在人口味都越來越重....但是導戰爭片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畫虎不成反類犬...反而貽笑大方的人也不少....總而言之....當有人被戰爭片轟到花昏之時,我也不知道那一天當歌舞片又重現江湖時(像最近的紅摩坊)....是否又有一堆人受不了了(我就受不了^0^)!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引用:
不會受不了, 看過歌舞片經典「窈窕淑女」「真善美」, 比較能接受歌舞片的電影.-呈現模式 ... 不過, 我不認為歌舞片會大量重現江湖, 畢竟它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8
|
在搶救雷恩大兵出來之前的十年間,好萊塢拍過的戰爭片恐怕不會超過十部吧!現在只是稍稍彌補這十年的空窗期罷了!(為此,所有的二戰迷都應該感謝史匹柏重新開啟戰爭片的風潮...)
雖然珍珠港和大敵當前拍出來的成績讓人失望(個人感覺),不過我還是電影也看,DVD也買以聊表支持,我衷心的希望這股戰爭片的熱潮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0 您的住址: 家裡
文章: 3,506
|
嗯,現在電影的技術已經越來越好,不論是取景,運鏡,剪接,
各式各樣炫麗的特效,電腦處理,製造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爭場面, 但是說實在的,看看最近幾年來的戰爭片,並沒有令我感到映象特別深刻的, 人性的刻畫不夠深刻,英雄主義當道(搶救雷恩大兵,大敵當前),把 狙擊手描寫得像英雄一樣,美國人拍的戰爭電影中的敵人永遠很 "肉腳", 看多了類似的電影,只覺得這類的電影只是要激起他們的愛國意識罷了, 我看過的戰爭電影不多,但是令我映象最深刻也永遠忘不了的電影是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79年版), 1930年的原版我也看過, 但覺得新版更棒,德國作家雷馬克的作品,美國導演Delbert Mann的作品, 描寫一次大戰德國年輕學生參戰的故事,以現在的電影特效標準來看,很多人 可能會看不下去,你若看過1930年版(黑白片)的那你可能會睡著,電影中 的人都像是活生生的人,因為我還年輕,要當兵,所以電影中角色的心境能夠 深深的打動我的心靈,裡面幾個年輕演員的演技在今天來看都是相當傑出的。 PS. 西線無戰事這部小說我看過中文版,英文版,我也寫過期末報告,算是小有 研究,有機會在談。 1979年版的DVD終於被我買到了,現在Amazon 竟然買不到了,這是我唯一 會想一看再看的戰爭片。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Camp Toccoa , Georgia.
文章: 430
|
引用:
每個人的喜好本來就不同,像我就附合wtaing的意見,"紅摩坊"? 連叫我企百x達花八十塊租片的意願都沒有,"魔戒"?"哈利波特"?抱歉~要不是別人有免費招待券,我一樣不想看! 可是別的片不談,光"搶救雷恩大兵"一片,不惜千里迢迢自美購入R1 DTS版,加上印刷精美的劇照集,就連原聲帶一樣是買國外版的(德國壓製,Fnac有).....為什麼如此自找麻煩又花錢? 就是因為這個片子讓我感動,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對戰場士兵心態有深刻的描繪,不知何來英雄主義之說?此片我已看了重覆數十次,可是每次一樣感動! 我想跟風古今皆然,不光是電影,但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何者為經典鉅片,何者為爛竽充數我想大家分辨的出來,說不定就算是在軍事迷眼中的爛片,也會有人說好看呀!!!最近即將上演的BLACK HAWK DOWN,也有人認為全片打打殺殺,沒有內容,問題是當初美軍的Ranger與Delta Force本來就是跟索馬利亞民兵激戰15小時阿,不演槍林彈雨演什麼?跟當地民眾談異國戀ㄡ? 去~~~~~別忘了麥可貝把珍珠港搞爛的主要原因!!! |
|
![]() |
![]() |
訪客
文章: n/a
|
個人覺得,戰爭片用影集方式來表達,比較能表現戰爭的冗長與無奈…
如最近的「Band of Brothers」。 好想再看一次以前中視播的「霹靂神兵」喔!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964
|
引用:
和B0B比較,覺得"叢戰英魂"(WHEN TRUMPETS FADE),只花了2個鐘頭不到的時間(金錢成本更不用比說),就把BOB想描述的部分重點表達了七成以上,覺得更是難能可貴. 此文章於 2002-01-27 09:54 AM 被 AT9M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167
|
引用:
非常認同啊..!!如果覺得black hawk down戰爭片段太久..眼睛和耳朵覺得太累..更何況是親身經歷身心俱疲的士兵呢..被數千敵軍包圍又無處可躲的15小時..對他們來說應該是這輩子最長的15小時..我想這也是本片所要表達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291
|
Re: 一部又一部的戰爭片
引用:
作為戰爭片迷,我反而覺得這是難得的福氣 能夠結合最新發展出來的特效技術,使電影中呈現出來的戰爭場景更貼近於史實 這也是件很好的事啊 當然,出現如麥可貝之珍珠港反客為主、濫用特效的爛戰爭片也是無法避免的事 戰爭片有個特點,就是多半以史實為本而改編 但也不能就此認定其缺乏原創性 像是SPR、BOB等,無論在拍攝技術或編劇、導演等影片的本質上 都跟以往的戰爭片有極大的不同 我認為這就是原創性的表現 歷史事件只是一個背景、一個大舞台 至於在這舞台上劇情、人物、道具、配樂...該如何呈現 就有賴導演、編劇、演員及其他電影工作者的創意與智慧啦 另外,今年看到的戰爭片與911是無關的 這些電影早在兩三年前就開拍囉 不過從SPR以來所帶動的戰爭片風潮,加上911效應 可以預見寫實風格的戰爭片將如同驚悚、科幻、愛情片一般,成為一種常態類型 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等個許多年才出現一部令人驚豔的作品 經典佳作出現的間隔時間勢必縮短,這實在是戰爭片迷之福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