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一起網絡求助事件引發的悲劇透視網絡時代中國民間慈善捐助的困局
文章滿長的. 請讓我貼完
------------------------------------------------ 「賣身救母」引發網絡風暴 誰來「保管」民間捐助? http://www.southcn.com/news/communi...00511150609.htm 2005-11-02 10:39:24 南方都市報 記者譚人瑋 從一起網絡求助事件引發的悲劇透視網絡時代中國民間慈善捐助的困局 ![]() 陳易(中)在母親的追悼會上一直跪在地上泣不成聲。 漂亮的女大學生為了救治重病的母親在網上公然說要「賣身」——事件有一個頗為吸引眼球的開頭,更有一個****迭起、撲朔迷離的過程,一個誰也不希望看到的結尾。 重慶大三女生陳易,為了籌措母親的醫藥費,上網發了一個求助帖,號稱要「賣身」救母。愛心與金錢同時湧來,與此同時湧來的還有質疑。從9月15日開始的一起網絡救助事件,無意中引發了一場網絡風暴。 她的同學現身了,她的母親現身了,母親的病友現身了,母親的同事現身了,黑客也現身了。 她的一些「奢侈品」被曝光,她沒有透露的相對較好的家境被曝光,她的性取向被曝光,她的私人郵件被曝光,她的私人聊天記錄被曝光。她拒絕公佈賬目細節的姿態更激起了網友的憤怒,有網友自費前往重慶調查,希望查出真相。調查披露的情況,讓陳易更深地陷入困境。 在一片聲討中,10月22日,陳易的母親易良偉在醫院去世。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終止,討論在向更深的層次挺進。在網絡這個便利的交流平台上,求助事件層出不窮。如何規範操作,讓真正最需要得到救助的人通過網絡得到捐助,成了一個亟須解決的現實問題。面對巨大的民間慈善力量,中國應如何培育民間慈善機構並完善監管,值得有關部門重視並盡快以立法等方式解決。 . 此文章於 2005-11-15 06:53 PM 被 CCD0568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 陳易在網上公佈的與母親的合影。 南方網訊 2005年10月23日,四川瀘州市殯儀館主禮堂內哀樂低徊,死者是51歲的瀘州市檢察院女檢察員易良偉,一個普通的公務員。她的死,讓一起網絡求助事件最終變成了一場悲劇。本可救她的互聯網,變成了她生命中最後的困擾。 她的女兒,重慶西南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20歲的大三學生陳易,在儀式剛開始不久就突然雙膝一軟跪在地上,低頭垂淚。泣不成聲地發言,訴說著母親的慈愛與節儉。不知是否在有意回應互聯網上風暴般的質疑。 「賣身救母」捐款不絕 事情要從一個半月前講起。 9月15日下午,中國最大的網上論壇之一天涯論壇的重慶版上,出現了陳易以「賣身救母」的ID發的帖子——《賣掉自己救媽媽》。 文章寫得很動人:父親在她11歲時因患重症肝炎去世,母親去年6月也患上了嚴重的肝病(肝硬化失代償、慢重肝),去年賣掉了房子進行了肝移植。但手術後併發症讓母親極為痛苦,母親為了不拖累她,數次打算輕生。專家建議進行第二次肝移植,費用估計要幾十萬。她在文章最後說:「我寧願賣掉我自己!甘願畢業後無條件地為他/她打工,我用我的人格和尊嚴擔保,這是一個在校大學生為挽救病危母親的生命而發自心底的呼聲!」 稍後,在網友的要求下,她把自己和母親的合影還有自己在工商銀行的賬號公佈出來。 回應逐漸熱烈起來,對如此孝順的女孩,網友們發出一片同情之聲。陳易的電話響個不停,手機兩度被打到停機。第二天即有第一筆捐款200元匯入工行的賬號。到9月17日,已有1.6萬多元捐款到賬。 當「女大學生」與「賣身」和「救母」聯繫在一起成為一個事件的關鍵字時,無疑是一條相當吸引眼球的新聞。9月17日,重慶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報道了此事。事情見報後,陳易所在的文學院迅速行動,在學校BBS上發出捐款倡議書,組織了全校範圍的捐款,僅教職工捐款就有兩萬多元。陳易母親易良偉所在單位瀘州市檢察院也立即組織全市檢察系統捐款。 隱私曝光質疑如潮 在帖子發表後第三天,一向開朗活潑的陳易開始變得抑鬱起來。這一天,有一個ID為「藍戀兒」的神秘人士發帖說,陳易「穿的是阿迪達斯和耐克的新款,用的是手機加小靈通,還買了一副據說是500多元的帶顏色的隱形眼鏡。」「那時她母親無數次打電話去找她,她都不在,她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課是多次不上。」「她騙了無數的好心人……」 事態就此急轉直下。原來對陳易母女無限同情的網友們開始群起質疑,更多的信息被她周邊的人上網披露出來,天涯雜談版幾乎被與陳易相關的討論淹沒。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與陳易相關的一切信息的細節都被拿出來細細地分析玩味。
陳易戴著藍色隱形眼鏡拍的藝術照被貼了出來;還有人詳細分析陳易兩幅照片上的髮型,前後不同,而且是要花費幾百元才能做出來的;她與母親的合影照片中的EXIF信息表明照片拍於發帖前不久,易良偉氣色之好完全不像一個重症患者;陳易與同性好友接吻的照片被公佈了,她在學校內部論壇上找同性戀者的帖子被翻了出來;她相對較好的家境被曝光;她家去年收到捐助的具體數字也被透露出來;她與同學在同學錄中的交流也被當成了事件是經過策劃的證據。 陳易在網上幾乎被剝了個精光——陳易沒有她說的那麼可憐。 陳易也在反擊。她首先發帖稱已知道「藍戀兒」是自己的一個同學,說這個同學「品行和做人都相當差」。並對奢侈品的來源進行解釋,說這些都是在母親生病前購買的。一些同學和親友在陳易的要求下在天涯上註冊發帖,對陳易表示支持。網友們被激怒了:「她的同學,把大家的質疑,提高到了誹謗的高度。」「簡直是恩將仇報,這一棒子打得天涯變成誹謗犯的老窩了。」最令網友們生氣的是,直到10月9日之前,面對強烈的呼籲,陳易就是不將收到捐款的詳細賬目公開。 事態發展到這種程度是誰也沒想到的,9月27日,陳易通過媒體發表聲明,停止接受捐款。 記者調查幾大質疑 針對質疑比較集中的幾個問題,記者赴重慶和瀘州進行了調查核實。 關於易良偉的身份和收入,陳易一開始沒有提母親是公務員,有醫保。在公務員身份曝光後說母親只有900元的基本工資。據瀘州市檢察院宣教處處長況兵介紹,易良偉是該院檢察員,生病後辦了離崗待退手續,但享受在崗待遇,基本工資(900元)加上獎金,每個月的實際收入在2000元以上。 關於去年第一次肝移植手術費用,陳易說「去年單位沒有報銷一分錢醫藥費,也不可能報銷」。而據瀘州市檢察院政治部主任李華學後來證實,當時瀘州市檢察院共收到捐款4萬餘元,連臨時聘用的司機都捐了款。第一次肝移植手術共花醫療費用20餘萬元,醫保、社保共報銷了15萬元左右,加上4萬餘元捐款,基本上解決了第一次手術費用。 關於房產,陳易說法是,為了給母親治病,把生父在國土局分到的房子賣了,現在住在檢察院的宿舍裡,每月只交90元的租金。陳易的舅舅易良乾解釋說,國土局的房子是福利房,很舊,不值什麼錢。後來易良偉按揭買了一套市檢察院集資建的220平方米住宅,因要治病轉讓了。之後一段時間病況有所好轉,就又買了瀘州市江陽區檢察院120平方米的集資房。但易良偉要了兩個指標,讓易良乾也以集資價買了一套房。易良乾很快就將這套房子轉手賣出。所以有同事說易良偉有兩套房子是個誤會。 今年5月易良偉病情加重,就把120平方米尚未入住的房子再次賣掉。買主是一位姓謝的女士,價格應該不到10萬元。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八分齋所拍下的陳易所穿的被網友質疑的耐克鞋。
10月23日,易良乾領著記者來到陳易母女的房子參觀。他指著一套實木沙發說,這是他送的,是陳易家裡唯一像點樣子的傢俱。這套房子確實算不上好,大白天也很陰暗。除了一台創維29寸彩電之外,基本上沒什麼好的家用電器,洗衣服用的是台舊的雙缸式洗衣機。陳易房間地上鋪著地毯,那是親戚工作單位淘汰後送的,很舊。 從這些調查來看,陳易母親生病屬實,家裡無法負擔所有治療費用也屬實,但她選擇性地屏蔽了一些對吸引捐款不利的信息。在這些不利的信息被披露後陳易並沒有認真回應網友質疑。 網友現身赴渝調查 10月8日,沉默許久的陳易終於又在天涯上出現,發了一條帖子《不堪重負,殷切希望有關人員前來調查》,文中稱:「去年並未向社會募捐,也沒收到捐款」,且保證捐款賬戶和用途都會公佈,她賭咒說:「若像大家所說的動用一分,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同時表示希望調查人員前去調查。 她也許沒有想到,當虛幻的ID變成真實的大活人時,事情就完全不同了。中國第一次有人針對網上的紛爭前往另外一個城市進行調查核實。 這個人網名叫「八分齋」,一個個子不高的敦實漢子。參與過20多次網絡救助的八分齋與一直在一起參與網絡救助的朋友共向陳易母女捐了5000元。看到質疑紛紛,一時也覺得不知如何判斷真假,但這種事態是他從事網上救助以來從未見過的。9月30日,八分齋發表《點一下陳易捐助事件的死穴》表明自己的質疑態度。10月4日,又發《對陳易姑娘的勸解和希望》,建議陳易上傳捐助收支明細;交慈善機構代管捐助資金。但陳易沒有任何答覆。 自稱是個行動主義者的八分齋決定到重慶去實地調查一下。他說自己的想法很簡單,如果陳易沒問題,那就還她一個清白,如果有問題就曝光。總之不能讓網絡救助事業的根本——誠信——在這一事件中被毀掉。 去之前他已掌握了黑客破解陳易私人郵箱裡拿到的郵件,裡面有陳易一直不肯公佈的具體病歷,還有許多捐了錢的網友寫的信。其中有人提到用郵政匯款的方式匯了錢,還有人寄出了支票,而陳易自己從未提起過。 10月9日,八分齋從深圳來到重慶。一直在質疑事件真實性的上海網友「金官人」也來了。他們與重慶網友張書舟和「怡然歡樂」見了面,並一起進行調查。 10月10日,八分齋在西南大學見到了陳易。據八分齋事後發表的調查報告描述,「陳易穿得很簡單,上衣是休閒運動裝,褲子是灰色耐克(她說了是假貨),一雙耐克鞋已經很破,頭髮和報紙上的髮型一樣,燙了色,上卷下直。從外表看,是個很普通的女大學生,不像傳說中的奢侈。」 調查報告引起轟動 在調查中,八分齋核實了基本的情況,陳易母女也非常配合。陳易很爽快地讓八分齋等人查了工行的賬戶,後來還對網上銀行查到的賬目做了截圖,當時賬上捐款的餘額是10.4萬多元。八分齋對一直比較支持陳易的重慶網友「壞得光明磊落」(網友一般簡稱「壞得光」)說,銀行的賬沒大問題。他在瀘州檢察院瞭解去年捐款及報銷的情況並與易良偉進行了核實。陳易還帶八分齋等人到瀘州的家裡看了看。 但是,陳易對一些事情還是採取了不坦誠的態度。這讓八分齋很失望。最敏感的是匯款(沒有通過銀行的匯款)。一開始陳易告訴八分齋,只收到2200的匯款,當時在場的央視記者接了一句:不是說7000多嗎?陳易哭了:「我相信中央電視台,不相信網友,也不相信你們!」最後,她又承認有一單6000元的匯款,匯款共有1萬多元,此外還有外幣匯款。 回到深圳後,八分齋以連載的形式在天涯上發表了數萬字的調查報告。報告當即被天涯在首頁置頂,引起轟動。第二天點擊量已經超過2萬,跟帖2000多條。對他的行動,一片叫好之聲。「在網絡虛幻橫行的今天,有如此實事求是的人,不憑空叫囂,踏踏實實地付諸實際行動,認真負責地還原一個真相給網絡大眾,怎不令人欽佩!」 但也有網友認為,易良偉的確是一個身患絕症的病人,無論如何也要先把病治好了再說其他,畢竟人命關天。 黑客曝光私人資料 兩派人馬正爭個不休,10月22日、23日,天涯上接連有人貼出黑客破解陳易個人郵箱拿到的郵件,陳易與母親、舅舅、ど叔還有好友的QQ聊天記錄。 公佈聊天記錄的人表示:「這是一場自編自演的綁架,綁匪就是陳易及其親屬和協從策劃的其他人,自演的肉票就是陳母這個需要捐助的絕症患者,而贖金就是整個網絡世界的善良!」兩份私人通訊資料,成了一個超級大炸彈,把陳易事件炒成白熱化。網友們雖然明白利用黑客手段拿到這種私人通訊資料是違法行為,但支持者仍然不少。根據這些記錄,網友對陳易做出了自己的判斷:「騙子。」 實際上,從聊天記錄裡,並沒有什麼事先策劃的痕跡,陳易不時向ど叔請教倒是不少。陳易缺乏實際應對公眾的經驗,對這位在江蘇昆山工作、網名「天生我才」的ど叔的意見完全聽從。ど叔一度也擔心自己被懷疑成幕後策劃者。 陳易很明白自己的義務:「現在我屬於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要受監督。要是話說得有什麼不對就翻不了身的。」「我的前途就毀了。」但是易良偉並不在乎:「他們要我們公佈單位電話、醫院電話、醫生名字和上傳病歷資料等,我們就不。讓他們去報案吧,那就等司法機關去調查,還我們一個清白!」 另外,在賬目公佈時,有網友發現金額有一萬元左右的出入。聊天記錄表明,陳易和ど叔也不明白怎麼回事,非常驚慌,估計是銀行電腦問題,然後趕緊在網上發帖解釋。 也許,可以用破解陳易郵箱的黑客的話來總結:「母親的病是真的,女兒的不懂事也是真的,網民的善良也是真的,一切都是真的,但都沒有被正確地表達出來。」 陳母手術突然死亡 在一片對八分齋調查報告的討論中,在一片對聊天記錄中策劃痕跡的研究中,在捐款正在聯繫第三方監管時,意外發生了——10月22日,易良偉死了。 10月20日晚7點17分,移植城版主「憨豆先生」收到易良偉短信:「我今天下午兩點進介入室血管造影處理動脈瘤,直到六點多醫生才告訴我動脈瘤不能拴,但鋼圈已放進去取不出了,他們準備馬上給我手術處理動脈瘤和取出鋼圈。現在就進手術室。」20日晚7點多,易良偉流著淚給瀘州的親戚一一打過電話後,被推進了手術室。 手術持續了11個多小時,第二天早上6點多才結束。住進重症監護室的易良偉21日下午病情加重,晚7時許再次進行緊急手術,晚9時許出手術室後,易一直昏迷不醒。 其間,陳易不斷地用手機給移植城的熱心網友、八分齋和重慶網友「壞得光」等人發送短信,匯報最新病情。21日晚,「壞得光」和重慶網友「朗香」還有兩個朋友來到醫院看望。陳易與姨媽易良瓊主動將近幾天的醫療費用單據交給他們查看,說醫院同意出具目前急需醫療費用進行救治的證明。陳易問他們能不能動用捐款? 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決定權。打電話給八分齋,得到的建議是應該按照瀘州檢察院、西南大學捐款、網絡捐款的先後順序進行。「壞得光」對陳易說,用不用決定權在你。「壞得光」等網友於前一天到重慶市公證處商洽捐款監管事宜時,得到的意見是這筆錢是陳易的私有財產,陳易有決定權。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陳易的房間擺設很簡單。
22日早上7點58分,「壞得光」收到了陳易的短信:「我媽媽病危,臨時決定全部轉款,請諒解。」 下午新浪網上有網友透露,「陳易母親易女士已經在西南醫院去世!」這個消息事後被證實是準確的,當天下午3點醫院宣佈搶救無效,易良偉停止心跳呼吸。 她為何選擇手術? 這次手術是醫學需要還是易良偉因為網絡輿論壓力下不得已的要求,成了一個謎。10月18日,易良偉還沒有在重慶做肝動脈血管瘤手術的打算,還在與天津專家聯繫到天津做第2次肝移植,10月20日下午卻躺在手術台上「進介入室血管造影處理動脈瘤」。就如易良瓊說的:事情「太突然了」。 在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下,網友中有做醫生的根據已公佈的資料進行醫學分析:「易女士病情嚴重,最終導致死亡的原因是手術問題,先是打開後不能對動脈瘤拴結,為了取鋼圈處理動脈瘤不得不進行二次手術,手術後大出血導致本已衰弱的身體不堪重負。」「……是一個意外。」據媒體報道,廣東兩位肝病專家根據互聯網上的病歷判斷,易良偉的病情已經比較嚴重,肝臟二次移植具有極大的風險且成功的幾率比較小。「一般情況下,我們會建議進行栓塞手術。」 「憨豆先生」對陳易母女給他發的短信分析後說,「她(易良偉)始終不敢下決心用那些非移植城的捐款,既然不敢用,一時無法湊到錢到天津就醫,她就突然心存僥倖,希望在做血管造影的檢查時出現奇跡,證實是動脈瘺而不是動脈瘤,那麼,她就可以只做一些保守的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二次移植。」「錢的問題,是把她迫走的最主要力量。」但這與新華網發佈的消息不符。據新華網發佈的消息,易良偉是在進行換肝手術前必備的輔助術——門靜脈血栓手術後不久,因肝膽疾病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也就是說,這個手術之所以施行,是因為要做第二次肝移植。 在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到陳易說:「現在那些記者逼得很緊」「對於輿論要是媽媽迫不得已做,有可能會丟掉性命」。做不做手術,「媽媽聽我的」。她還曾告訴張書舟,類似的手術東南亞地區僅做過三例,患者全部死亡。這些也被網友認為是陳易拿母親的生命不當回事的證據。可是,聊天記錄同時也表明,陳易從一開始想在網上求助,一直到後來,都是為了給母親籌集手術費用。 最先發佈易良偉死訊的新浪網友同時還透露:「易女士的手術事前並未安排,是其強烈要求下才給其做的!」易良偉就醫的重慶西南醫院拒絕接受採訪說明情況。記者就此事詢問了一直在醫院照顧易良偉的易良瓊。得到的答案有點像外交官的辭令:我不懂醫學,不好說。易良乾說,手術是經過雙方協商過後才決定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八分齋的網絡救助生涯
易良偉一死,八分齋就成了很多人的批判對象,一些網友更稱其為「劊子手」:「為了他們的陰謀」說,「他們是不會顧及別人死活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所謂『真相』比一個人的生命還重要。」「八分齋,再次證明了筆桿子要人命不見血。」 在易良偉需要用錢時八分齋建議的用錢順序也成了攻擊的靶子。甚至還有人威脅要讓黑社會的人殺了八分齋。不久,八分齋個人的真實情況也被公佈出來,有網友對他自己公佈的個人簡歷中的學歷和頭銜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假。 八分齋面對這些,卻完全不當一回事。他說,我的身份與經歷都跟陳易事件無關,調查我的情況是沒多大意義的。他笑著說,你在網上把我的祖墳挖了我都不會在意,我是個銅豌豆,隨便罵,我不會生氣。 八分齋真名孫國瑜,1975年生,甘肅通渭縣人,個兒不高,身體顯得很結實。最先開始關注網絡上的捐助事件,是從《南方都市報》去年9月25日的一篇報道開始的。在深圳松崗打工的少女王麗(化名)被歹徒強暴並致會陰部多處被撕裂,左乳頭缺失。看到這則新聞,八分齋十分氣憤,也十分同情。當天他就把這則新聞轉到深圳熱線鵬城視點論壇。 八分齋決定給予王麗一些實際的幫助。他在深圳熱線的論壇裡公佈了自己的一個專為王麗開的招商銀行賬號,號召網友捐款。9月28日,他就收到了7131元的捐款。他同時也迅速地在網上公佈了收到的捐款明細賬目。 八分齋當時的想法是,我只是一個個人的身份,要想幫助王麗就得想辦法讓公眾相信我,整個過程就必須公開透明。於是,從一開始,在沒可參照的成熟操作時他就想好了整個捐助行動的程序。 首先,是調查求助者提供的情況是否屬實。包括對原始信息的調查、與求助者的直接聯繫、求助者的所有真實身份與背景核實、所公佈求助信息的真實性確認(如病房號、主治醫師等)。捐助王麗前,八分齋就跟派出所、王麗的叔叔等知情人進行過核實。核實後再分析是否可以發佈公告開展募捐,確定後才發佈捐助公告。 開始接受捐款後,公開賬號的查詢密碼(只能查詢不能進行其他操作)。然後在線公佈收到捐款的詳細情況,捐款使用的情況,每天更新統計數字。然後把受助人提供的賬單掃瞄上傳,更時通報受助者最新情況。捐助結束之後還要堅持回訪,瞭解受肋者的最新情況。 這套程序從捐助王麗開始,一直堅持到現在,貫徹在20多次的網絡慈善行動中。兩相對照,我們可以看到,陳易事件之所以引發信任危機,就在於沒有一套透明的信息披露程序,雖然不能說陳易挪用了捐款,但她面對公眾的態度使人相信她會這麼幹。 在八分齋等網友的幫助下,王麗已基本康復了,更重要的是,心理也恢復了正常。「她也學會了幫助別人」,在他們舉辦活動為因救火燒成重傷的打工者張玉長募捐時,王麗也捐了800元。今年1月,王麗找到八分齋,主動要求與他合影。之前王麗的照片在某報上無意中被公佈,幾乎要自殺。這次竟然主動要求拍照,八分齋感到很奇怪。王麗說:「我要讓幫助過我的人知道我是誰!」最使八分齋感動的是,在吃年夜飯時,王麗在家給他發來短信說:「要是你能在該多好啊。」八分齋說,「這比在腰裡別了兩塊錢幸福多了。」 八分齋此前在內地做生意,遭遇挫折,來到深圳是為了尋找商機,東山再起。「這件事讓我改變了對幸福的看法,原來認為錢越多越幸福,現在覺得能幫助別人就是幸福,這種幸福感是錢不能給予的。」 因此,他從一個普通的深圳熱線網友,變成了深圳熱線的工作人員。「主要目的就是想利用網絡這個平台幫助無助的人。」不久前,他又因為同一目的來到深圳根本社區網站任職。 同被調查的周家父子對於調查「逼死」易良偉的指責,也許最好的反駁就是同在重慶,同樣在天涯上發帖尋求資助的重慶大學碩士周安華父子的例子。八分齋到重慶時同樣對他們進行了調查,目前周家父子的治療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 記者也到離西南醫院不遠的新橋醫院探望了周家父子。周安華顯得有點內向,他的父親周大江皮膚粗糙而黑,不善言辭。周大江患有結腸癌和冠心病,在治療期間周安華又被確診患上惡性淋巴瘤。考慮到全家月收入只有700餘元,周大江放棄了自己的治療(雖然持續吃藥每個月只花一兩百元),把所有的錢全花到周安華身上。所有的捐款也沒有一分錢用在自己的身上。雖然周安華一直要父親堅持治療,都被周大江搪塞過去。 周安華的師弟聶璇一直努力在網上發帖介紹周安華的情況,得到捐款後立即公佈詳情,每天在網上更新。捐款使用後,一結賬就公佈具體數目,同時還要回答網友的提問。聶璇說,他的想法從一開始就很簡單,也沒想過怎麼操作才是規範的,總之得坦誠面對好心人。 陳易事件對周家父子的求助無疑是有著直接影響的。有不少網友親自跑到病房來看望周安華父子,同時也是為了查證真實的情況。他們的坦誠贏得了網友的信任。聶璇說,自陳易被強烈質疑後(約9月20日之後),周安華收到的捐款反而明顯多了起來,來看望過周安華的網友都捐了款。 「網友們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有坦誠的態度就夠了。」八分齋說。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您的住址: 台 灣 共 和 國
文章: 220
|
誰來「保管」民間捐助?
互相幫助是中國人的優良傳統,中國人就推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從陳易事件中,同樣可以看到中國傳統互助精神的閃光。易良偉肝病的兩次治療,都有單位、學校、親戚朋友的捐助。但這只是一個熟人圈內的支援,當這些資源不足以解決問題時,網絡就發揮了獨特的面向公眾募集資金的作用。但網絡平台上,面對的是陌生人的捐助和信任,如何保護這種信任感,中國傳統的互助方式卻不能給出答案。 易良乾在經過陳易這件事後,也發出了感歎,他說,希望有一個機構,對民間個人捐款進行監管,定期公佈賬目,最大化地透明化公開化,這樣當事人就不會再受到類似傷害了。 而實際情況是,中國目前的民間慈善機構非常弱小。截至2004年底,中國慈善機構獲得捐助總額約50億元人民幣,僅相當於中國2004年GDP的0.05%,而美國同類數字為2.17%,英國為0.88%,加拿大為0.77%。 八分齋在參與組織網絡救助的時候,發現許多具體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比如,有的受助者得到的捐助超出了所需,而有的人卻得不到足夠的救濟。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間,沒有一個中介組織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沒有辦法調節捐款以使捐贈到達最需要的人的手裡。這讓他想到要成立一個國家承認的正式的慈善機構,以幫助更多的人。 他查了一下法律,發現捐助行為的法律關係靠《公益事業捐贈法》來規範。但這部法律只適用於「公益性社會團體」接受捐贈的行為,私人要成立這樣的機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八分齋認為,正是由於慈善組織的缺位,導致了陳易事件的悲劇,易良偉是一個沒有制度保障的慈善事業的犧牲品。 另外,八分齋還提到,中國即使是半官方的慈善機構,也缺乏監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基會挪用希望工程捐款進行投資的事件。除了通過立法、免稅鼓勵等措施培育中國民間慈善組織外,還應該有一套對慈善機構的監督。 美國對慈善組織的監管非常規範,美國非政府組織全國慈善信息局(NCIB)制定了慈善組織行為標準,每兩到四年對全國的慈善組織進行一次評估,評估結果通過媒體和網站予以公佈。慈善組織的透明度非常大,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去查賬。這種形式的監管事實證明是有效的。在美國,慈善已經成為一種高度普及的大眾文化。 八分齋說,網友們的善良都是非常純粹的,但如何利用強大的互聯網來傳遞愛心,並保護脆弱而可貴的這份良善之心,一定要有成熟的民間慈善組織,一定要有有效的監管體制。他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中國民間慈善事業向著正規化的方向發展。「只要是真實地披露信息,坦誠面對公眾,網友的熱情會越來越高。」八分齋說。(編輯:姜志) 完 ------------------------------- 補2張圖 ![]() 八分斋所拍下的陈易所穿的被网友质疑的耐克鞋 ![]() 陈易的房间摆设很简单 此文章於 2005-11-15 06:48 PM 被 CCD0568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