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101
|
請問大家都用那套軟體測南北橋頻寬..!?
請問大家都用那套軟體或哪種方式測南北橋頻寬..!?小弟不是很懂..!!
請站上的大大分享一下或分享下載點吧..!?謝謝..!!感激不盡..!!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台北
文章: 1,008
|
好像目前沒有看到這樣的程式..因為現在不用從前pci bridge的方法
各家搞各家的protocoal,沒有統一的控制,以軟體層面來看 有pci-isa或via-agp,cpu-agp的介面,但是這都不是直接測試南北橋頻寬 南北橋頻寬到底夠不夠..以目前各家宣稱的理論頻寬,感覺是還可以 Via/Sis或Amd的Hypertransport都說的很快,Intel也有很快的Hl2.0 Intel一般用的最慢的Intel Hl1.5也有266mbps,這雖然不是很寬 但應該還不會是各嚴重的瓶頸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101
|
引用:
嗯!感謝大大分享!不過我看站上的大大都對sis的南北橋頻寬很感興趣..!! 前陣子還辦了一場團購!!不知站上的大大們都用啥軟體測出是否真的有官方所說的1G的頻寬..!!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1,294
|
引用:
via的v-link號稱533mbps,sis的mu-tiol號稱1gbps 都是廠商的"號稱",實測上當然會有差距,但是就算實際值只有理論50% 他都還不會是什麼瓶頸,所以他實際到底可以有多快,大家就沒興趣了 您若是擔心他根本遠比號稱的速度慢很多,而成為瓶頸...老實說..雖然有可能 但是我想不出什麼方法可以驗證,只是我猜想應該還不會那麼離譜吧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1,294
|
引用:
via的v-link號稱533mbps,sis的mu-tiol號稱1gbps 都是廠商的"號稱",實測上當然會有差距,但是就算實際值只有理論50% 他都還不會是什麼瓶頸,所以他實際到底可以有多快,大家就沒興趣了 您若是擔心他根本遠比號稱的速度慢很多,而成為瓶頸...老實說..雖然有可能 但是我想不出什麼方法可以驗證,只是我猜想應該還不會那麼離譜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36
|
引用:
別酸了 什麼叫做就算實際值只有理論50% 叫那個用intel hub的人跟AMD的Hyper transport 同時跑Raid, usb隨身碟 數位相機 1394 你看看誰會塞住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101
|
引用:
那只有等站上大大團購sis 746FX+963L的測試報告了..!! 有點期待Sis 655FX+南橋964的威力說..!!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Cape Crozier
文章: 6,122
|
引用:
基本上,小弟不會說一個在極有可能是在業內工作 (或之前工作於業內,純推測) 的大大說的話會「酸」... ![]() 僅提供參考~ ![]() PS1: 若真的這個因素絕對主宰效能,i 牌絕對賣不好。有時候外國人做事的方式,會先用理論推導完後,證明需要或不需要。而台灣這邊可能就是能做多少算多少,做了再說... ![]() PS2: 或許可以拿一個示波器或邏輯分析儀去量南北橋努力傳資料的程度比率,不過,不知道有沒有公司真的去計算這種事,,, ![]() 此文章於 2003-07-15 09:34 PM 被 adelies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1,294
|
引用:
我不知道我說的話哪裡會很酸啊..我根本對這幾家公司沒有明顯的褒貶 您說:同時跑Raid, usb隨身碟 數位相機 1394"...然後呢? 這樣的邏輯並不是很通,這些大概都是pci interface fan out出的device 您的意思是這些大量pci傳輸device同時動作效率不彰的情況吧 南北橋傳輸不良會影響pci interface的表現,形成pci device的瓶頸 但是pci interface表現不好,並不能必然的反推回去一定是南北橋傳輸的問題 有名的suck pci interface controller有好幾顆 包括Intel I850/I860跟p64H,他們的pci bandwidth都表現偏低落 這幾顆都還是Hl 1.5/2.0的產品,不過Intel很誠實的在他的Errata承認這問題 另外Via的Appolo pro266/KT133也有類似的問題,Via這些詳細晶片我記不清楚 因為Via雖然有出修正程式,但是他從來沒承認過這是晶片設計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Intel P64H看出這邏輯,P64H是一顆64bit-66mhz pci controller 他本身就是用Intel Hub link2.0跟E7500連結,HI 2.0是非常快的通道 可是我們發現,與他相連大量傳輸的pci device都有效能低落的情況 而事實上南北橋相連的情形與p64H跟北橋相連的狀況是幾乎一樣的 光從這裡就是一個很好的驗證,pci傳輸不好並不是必然代表南北橋傳輸有問題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1,294
|
引用:
TI有很多這樣的儀器,開發不同的protocoal也勢必會先做這些模擬 當然..這些機器很貴,我也沒摸過,所以我只能說,南北橋頻寬要多寬才夠? 我覺得266mbps就算不完美,也很難成為效率低落的瓶頸 所以這些宣稱533mbps或1gbps的通道,我就姑且相信他是OK的 因為就算他只有50%的實際表現,他也都並不會造成效能上明顯差異 光因為一個"酸"字要打那麼多字..還真是有點累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