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7
|
關於 DAC 跟 DTI 的疑問
這是昨天晚上想到的
如果以數位輸出,那主要影響聲音走向的應該是 DAC 吧? 當然也不能排除該 player 有特殊風格的 jitter ? ![]() 如果再進一步加上 降低 jitter 的 DTI,那訊源的影響就更小了? 如果以上推論成立,那 電腦硬碟的 wave or ape 配上 DTI + DAC 就幾乎等於 CD 唱盤了? 我是這樣想的,正常來說,數位音樂的 0 1資料一定不會錯,只是 clock可能不夠準,有 jitter 如果不失真檔案格式 + EWX 24/96 數位輸出 + DTI + DAC 效果等於是 CD 唱盤 而且音質跟走向決定在 DAC 跟 DTI身上? 以上推論不知道對不對,請高手指點一下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724
|
如果一台player排除dac後還有啥地方會影響音色?
舉幾個地方讓大家參考. 轉盤穩定度,轉盤與碟片密合度,雷射頭穩定度,周圍散射光吸收度. 電源穩定度 這些都有大幅的影響,但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
__________________
星際聯邦星艦企業號 艦長 畢凱 獨立視聽室完成...................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7
|
引用:
可是對於數位資料來說,這些好像都怪怪的 由光碟讀取資料到硬碟(抓音軌)的時候,取得的應該就是 0/1 data 與 該 data 的時間? 假設資料是正確的,只是紀錄該點的時間有誤差,這就是 jitter 嚕 現在數位輸出 到 DTI,所以不準的時脈就被修回該 DTI 的精確度。(不準的44.1K => 準的 44.1K) 再由 DAC 解出 類比訊號,那轉盤的影響不就幾乎沒有了? 不知道以上推論過程有沒有問題呢?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2,724
|
問題就出在讀取出來的資料是否能100%的正確?當轉盤時應該沒有除錯的功能吧.
舉例來說,原版片和燒錄的片子理論上資料是一致的,但就有人能聽的出差別.
__________________
星際聯邦星艦企業號 艦長 畢凱 獨立視聽室完成...................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7
|
引用:
一般來說,如果片子情況良好,資料讀取不太會錯吧 這個可以用多次資料比對驗證啦 這是 網友 LukeLo 的「漫談數位音樂」引出來的 …音訊資料,並非單純按照出現順序儲存在單一的block中,而是打散順序離散分布在接下來109個block中,因此若有刮痕造成一部份的資料無法正確讀出,可以藉由前面提到的P-redundancy bytes和Q-redundancy bytes作同位檢查確保資料正確性,進而重建資料,還可利用聲音連續變化的特性,由問題資料的前後取樣點來內插補點。… 至於 原版片和燒錄的片子聽起來不同,最常聽到的說法是 jitter 的問題 所以呢,如果只是 jitter ,那 DTI + DAC 就會大幅改善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