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1
|
超頻新手的疑問!!
各位大大好,最近剛換電腦,主要配備如下:
E6300 (L632A***) P5B-E PLUS 威剛 DDR2-800 1G*2 ELSA 7300GT DDR3 128MB 1. 這樣的配備,要怎樣可以不加電壓而穩定的超頻呢??大概可以超到多少?? 2. 大家基本盤都是跑到400MHz,這樣FSB不是就變成1600MHz嗎??可是RAM不是DDR2 "800"的嗎??這樣子1600MHz怎麼可以跑呢?? 以上兩個很愚蠢的問題,希望各位大大笑完之後,還是要幫我解答喔!!謝謝!!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癥結就是對FSB這個辭的用法與定義吶...........小弟搬張沙發過來一起等答案了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雲林-台南
文章: 225
|
很不幸的,威剛這隻記憶體只能到840
也就是cpu420記憶體420,超過會當機. 2.cpu頻率是乘4,記憶體是除2,cpu頻率乘倍頻是時脈 不對莫見怪,純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
海綿寶寶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依照CPU-Z 中英文兩版做個名詞的統一翻譯起個頭 後面再請大大補充或修正
CPU Core speed : CPU 核心時脈 Bus speed : 外部頻率 --> 這個應該就是指Front side Bus (FSB), 參考維基百科定義. 這個數字大概就是什麼266Mhz, 333MHz, 400MHz .....這種規模的數字 Multiplier: 倍頻 大約就是6/7/8....十幾的這種規模的整數數字 時脈=外頻乘上倍頻 這個應該最沒問題 所以C2D 大約有上千到數千的數字,縮一級把M改成G,就是2.x GHz, 3.x GHz 這樣規模的數字 重點來了 Rated FSB :匯流排速度 : 一般就是外頻乘以四(C2D的請看CPU-Z畫面體會一下) 基本上我認為 很有力 大大超頻教學文章對FSB的用法比較沒問題.(=bus speed) 技嘉新主機板外包裝寫支援FSB1333MHz, 應該要指明 "Rated" FSB 總不可能CPU外頻支援1333MHz吧 .....不然乘個7倍頻豈不時脈就破9GHz了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shinjuku,Tokyo
文章: 2,295
|
引用:
C2D的外頻,實際時脈是200Mhz,理論時脈則是使用了類似DDR的技術, 將實際時脈x4 (Quad pump) 200x4=800 266x4=1066 變作理論時脈。 即一般主機板show的"Rated frequency" 以便使日益增加時脈的CPU能夠獲的足夠頻寬的I/O吞吐量。 而AMD系統 939/754/AM2 實際外頻就是200Mhz, 同樣為使得整體系統能夠擁有足夠的頻寬,故北橋至其他系統週邊則使用了 HTT技術,將系統總線時脈提升至200Mhz x2/x3/x4/x5。即HTT Link 400/600/800/1000Mhz 引用:
也有帶有小數點的倍頻喔~ 引用:
其實主機板商這樣標示也沒有錯,因為CPU外頻本來就是100/133/200/266 這樣的時脈 而FSB則是(前端匯流排)。FSB的時脈就是CPU外頻x4(quad pump) 因此外頻與FSB應該要分開理解會比較好~比較不會搞混喔!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1
|
所以...RAM的工作頻率=CPU外頻*2=FSB/2
是這樣的嗎??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感謝 水舞風影 大大的分享 ~
名詞還是要分開使用會比較清楚沒錯......這裡面還是有典故的..... >>C2D的外頻,實際時脈是200Mhz,理論時脈則是使用了類似DDR的技術, >>將實際時脈x4 (Quad pump) 200x4=800 266x4=1066 變作理論時脈。 >>即一般主機板show的"Rated frequency" >>以便使日益增加時脈的CPU能夠獲的足夠頻寬的I/O吞吐量。 只不過這一小段我覺得跟外頻*倍頻=CPU核心時脈的通用邏輯性....還是有點卡卡的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shinjuku,Tokyo
文章: 2,295
|
引用:
唔~ 詳細定義一下~ Core 2 Dual E6X00 series 實際外頻是266Mhz, E4XXX 是200Mhz。 E6X50 是333Mhz。 CPU核心時脈(CPU 主頻) 就是CPU外頻xCPU倍頻 FSB(對AMD來說是HTT) 即前端匯流排,就是整個系統與CPU通信的通道。 Intel系統下,FSB即CPU外頻x4 這樣理解還會卡卡的嗎?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嗯 這樣是比較清楚了....總之名詞還是統一的用,不然就要自己會分辨.
不過回過頭來講實際的層面, 主機板載明的FSB"規格"並不等於實際的"限制" 應該沒錯吧 像是很多超頻的,都是拿外頻下手, 從266直上400Mhz 超頻幅度(400-266)/266約50% 若基本預設值是333, 以(X-333)/333 = 50% 反推的話, 相同超頻幅度應要到X=500Mhz 所以E6x50系列,500外頻應該是基本盤(才等於E6x00超400同幅度大小) 當然了,以絕對值來看,核心時脈=外頻*倍頻的邏輯 高外頻或是高倍頻都是一個好的起跑點. 即使幅度沒那麼大,但是核心時脈可達到更高,應該也會有相對優異的性能表現. 這也不難想像,對E4300系列若外頻可上高一點,又有高倍頻,自然有可能是被期待的大鵰. (400-200)/200=100%. 只要上了400外頻,就已經是雙倍的超頻幅度了. 若只以50%去要求的話,只要外頻上300MHz就行了. Anyway, thanks!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11
|
感謝各位大大的指導!!我終於搞懂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在超頻的路上,還請各位前輩多多扶持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