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zxcvb123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294
Question 請問有哪一部片有談到"選擇對死的態度"梅爾之英雄本色算不算?

因為想寫一篇英文作文,題目是"If I had only 3 days to live.如果我只有3天可以活"
我想寫到英雄本色裡面的最後,梅爾要處刑前,他不喝解除痛苦的藥,也不屈服長腿,但選擇了保持清楚的頭腦面對死亡
我想寫到關於一個觀念,就是"我們不能夠選擇死亡的方式,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對死的態度"
請問一下這個觀念跟這部電影的這段劇情有關聯嗎?
如果沒有?有哪一部電影或是哪一本書或是哪一個事件有提到這個觀念?(最好是外國的資訊)
煩請大大賜教,感激不盡

還有小小要求一下...可以附上劇情的原文嗎?直接貼在上面就好了...謝謝

ps:我本來想寫蘇格蘭大戰英格蘭之前梅爾講過的"每個人都會死...以後老死...等等"
但是發現作文題目是If I had only 3 days to live,寫這段劇情根本文不對題...
因為題目的意思就是說早已經知道了3天後一定會死亡,所以死亡還是逃不掉,唯一能彌補的就是選擇如何怎麼"好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想到了最後在監獄的那一段...應該沒錯吧
如果這比喻不好,還有什麼題材可以用的?
ps2:"我們不能夠選擇死亡的方式,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對死的態度"這段話英文怎麼說?
     
      

此文章於 2005-10-07 01:05 PM 被 zxcvb123 編輯.
舊 2005-10-07, 12:5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xcvb123離線中  
sir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419
這片太虛情假意,犧牲的很沒有價值,不是戰場陣亡,
可以選擇,卻刻意選擇放棄,不是好典範,太濫情!

光是"臥虎藏龍"最後玉嬌龍的選擇跳崖,就悲壯多了!
因為事情發生太多無法挽回,無法彌補,
就讓老天爺來選擇!
 
舊 2005-10-07, 01:09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re離線中  
zxcvb123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294
引用:
作者sire
這片太虛情假意,犧牲的很沒有價值,不是戰場陣亡,
可以選擇,卻刻意選擇放棄,不是好典範,太濫情!

光是"臥虎藏龍"最後玉嬌龍的選擇跳崖,就悲壯多了!
因為事情發生太多無法挽回,無法彌補,
就讓老天爺來選擇!



臥虎藏龍已經忘記劇情了...可以稍微說明一下這一段嗎?
又這劇情可以引述到3天後即將死亡的心情嗎?
中文片翻譯成英文的確很吃力...
舊 2005-10-07, 01:14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zxcvb123離線中  
ethanethan
*停權中*
 
ethanetha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kao
文章: 1,253
你可以看看"男兒本色"(Sommersby)
Richard Gere主演

還不錯看
他為了保持著他的身分
寧可被處極刑
舊 2005-10-07, 03:08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thanethan離線中  
davelee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725
最近跟死亡有關的片,建議您可以看看「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以下資料為轉貼:

榮獲2005年美國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004年威尼斯影展評審團銀獅獎及最佳男主角,並入圍西班牙歌雅影展15項獎項的【點燃生命之海】是【神鬼第六感 The Others】導演亞歷阿曼巴 Alejandro Amenabar 真人真事改編的最新作品,故事觸及到的是敏感又極具爭議的安樂死話題。勒蒙(哈維巴登飾演)因遭逢海難導致臥病在床近30年,他臥室旁的窗子是他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途徑,藉此時常回憶起往事。每每望著窗外凝望著『他』所鍾愛的海洋,他就有無限的感慨,但回到殘酷的現實,他心中充滿著無限的失落和徬徨。勒蒙認為真正愛他的人,一定會幫助他完成他所期望以久的人生旅程…。

導  演:亞歷山卓曼納巴【ALEJANDRO AMENABAR】
演  員:哈維巴登【JAVIER BARDEM】
貝倫魯達【BELEN RUEDA】
蘿拉杜納斯【LOLA DUENAS】
克萊拉西庫拉【Clara Segura】
瑪貝蕾芙拉【Mabel Rivera】
發行廠商:向洋
電影分級:普
電影類型:真實故事
上映日期:2005/3/11

根據真人真實改編

【本片探討生、死、愛、慾、希望,但全片並不對安樂死做評斷,但個人可去選譯最適合的生存方式】

《故事大綱》

勒蒙(哈維巴登飾演)遭逢海難而導致臥病在床近30年,他臥室旁的窗子是他與外界接觸的唯一途徑,藉此而時常回憶往事。每每望著窗外凝望著『他』所鍾愛的海洋,他就有無限的感慨,但回到殘酷的現實,他心中充滿無限的失落和徬徨。當他遇到二位女子,女律師胡莉亞(貝寧達演)及鄰居潔娜(克萊拉亞庫拉飾演),讓他重新思考未來人生方向,勒蒙認為真正愛他的人,會幫助他完成他所期望以久的人生旅程。

《導演介紹 》

亞歷山卓阿曼巴(Alejandro Ameabar)
多才多藝的亞歷山卓是西班牙最受矚目的新銳導演,1995年他自編自導的電影處女作(Tesis)勇奪七項哥雅獎(西班牙的金像獎)1997年【睜開你的雙眼】在西班牙本來創下電影票房佳績,更被湯姆克魯斯改拍成【香草天空】,到了2001年以【神鬼第六感】打入國際影壇市場,更讓該片女主角妮可基嫚備受好評,今年2005年更以【點然生命之海】更上一層樓,代表西班牙角逐金球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73年出生於智利的亞歷山卓,本籍是西班牙,後來舉家遷回祖國西班牙,大學時成績並不出色,後改攻電影製作而漸露頭角,除了電影之攝製、編撰外,他對音樂有強烈的敏感度,收集了不少原聲帶,他喜愛的導演有史蒂芬史匹柏,詹姆斯卡李隆、史坦利庫柏立克,這位不到30歲的年青導演,跟一般西班牙導演不同的地方,他不墨守成規固定一種體裁,他勇於嘗試不同的題材及接受挑戰,未來的前途應是無可限量的。

《演員介紹 》

哈維巴登(Javier Bardew)
出生於演藝世家,六歲就參與演出,今年35歲,演出的電影就高達25部之多,自到2000年以【夜幕低垂】(Before Night Falls)招演同志詩人,在威尼斯稱帝,演技漸獲賞識,進而獲得奧斯卡提名,今年又以扮演60歲的臥病老人再獲威尼斯影帝,將角逐2005年金球獎及奧斯卡影帝,在西班牙籍的演員中,哈維巴登算是第一人,為國爭光,哈維最早的興趣是成為畫家,後來他發現自己的天賦不在畫作,轉行當作家、建築工人,甚至有一度淪為脫衣舞男,不到幾年兩度在威尼斯影展稱帝,真是造化弄人,目前與女友定居於馬德里。

在【點燃生命之海】扮演半身不遂蒙勒角色,與實際的長髮大眼,強壯高大的哈維,實在無法聯相在一起。此片的化 術獨心巧匠,每要化五個小時的功夫,才能呈現出蒼老的效果,當初答應演出,就是認為勒蒙是很幽默快樂的人,進入他的思想後,居然是一件很愉悅的經驗,當初導演找他就是認為哈維是當今西班牙最好的男演員,就是看準了哈維和勒蒙一,都是真正懂得幽默的人。
舊 2005-10-07, 03:28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velee離線中  
davelee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1,725
另外,【顫慄時空】(The Jacket)這片,可能較符合您「事先知道只有N天可以活」的主題。

http://www.pandasia.com.tw/jacket/

簡介

波灣戰爭英雄傑克•史塔克斯(Jack Starks,安卓亞•布洛迪飾演)於服役期間頭部中槍,幾乎致命。傷勢復原後他返回故鄉佛蒙特州,卻飽受失憶症之苦。在從一次突發性的昏眩中清醒後,他發現自己竟被控謀殺刑警的重罪,並被強制送到精神醫學中心接受貝克醫生(Dr. Becker,克里斯•克里斯多佛森飾演)的治療。貝克醫生的療程備受爭議,尚在實驗階段:首先,他把用於治療精神病患的緊身夾克綁縛在傑克身上,接著注射風險極高的實驗性藥物,最後再把他禁閉於醫院地下室的冷凍停屍格中。在藥物的影響下,傑克進入混沌失神的迷離狀態,甚至出竅到未來,邂逅了名為賈姬(Jackie,琪拉•奈特莉飾演),境遇堪憐的女子。在那個時空中,他驚訝的發現自己將註定在四天後死亡,而他必須在僅有的時間內與賈姬攜手扭轉命運,拯救未來!

此文章於 2005-10-07 03:44 PM 被 davelee 編輯.
舊 2005-10-07, 03:43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velee離線中  
chenghuangh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5
文章: 62
假如我剩下三天。。。
這篇中央日報多年前的影評好像可以彼此腦力激盪一下:

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多寫一些電影藝術本身的問題?

什麼是電影藝術?
客觀上,我不知道有沒有一種可以獨立存在的藝術。我們都知道,
外在上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宇宙;地球和人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碎片
,就算人死光了,宇宙照樣自行運轉。但是電影藝術,如果人不在
了,那些膠卷底片和塑膠袋並沒什麼不同。其實,任何藝術都一樣
,只存活在人的心靈世界中;人消失了,藝術便不存在。因此,從
某個角度看。談電影和談人的心靈可以說是同一件事。

『末代啟示錄』這部電影,我是在讀過感覺不錯的電影小說之後才
看的,感覺有點掃興,同行的朋友也列舉一堆電影美學理論來批評
。雖然我對電影美學所知不多,但我想,感受美並不需要透過美學
,只要敞開心胸走進電影院、美術館或大自然就成。而敞開心胸是
屬於個人心靈上的問題;我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美,是因為心中有障
礙,有憂煩或成見。

美是什麼?在所有美感經驗中,我想,大概再也沒有比「瞭解」更
美的了。不論是對外在或內在(心靈)世界,任何新的瞭解都會帶
給人無法言說的美。進一步來看,似乎也唯有「瞭解」能破除心中
的障礙,才能夠讓人直接領受藝術與自然之美。

記得多年前,音樂家約翰凱吉來台演出,當他看見擁塞的車潮時說
:「這樣還能開車,你們不覺很美嗎?」又指著地上龜裂的人行道
說:「好美的裂痕!」儘管「末」片給人的感覺不是很好,但片中
的主人翁諾斯卓丹依然值得我們去認識,就像我們不必因為後代子
孫拙劣的詮釋而排斥佛陀和他的教誨。

那麼,『末代啟示錄』又能帶給我們什麼新的瞭解或啟示呢?

人如果相信世界末日即將臨頭,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己或周遭人
的死亡。從某個角度看,要說死亡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一點也不
為過。儘管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一旦換個角度來看,不知死
又怎能知生?

村上春樹曾在他的一篇小說中提到,當他看到報紙上意外身亡者生
前的照片時,都會訝異於照片中的人充滿無限的希望和可能性,而
一點也不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其實,照片中的人不就是我們每一個
人嗎?但當我們看著那些照片時,都只會說:「好可惜啊!那麼年
輕就...」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死亡固然可怕,但沒有死亡更可怕。有一則歐洲流傳久遠的民間傳
說故事,說有個人為了逃避死亡,將死神封閉在一只特製的麻袋裡
,結果世界上人滿為患,尤其是那些垂死(衰老與病重)的人,因
不得解脫而繼續受苦,最後大家還是把死神給放了。但這故事對我
們這些還活得好好的人來說,頂多也只覺得蠻有趣而已。

人遲早一死,這是宇宙絕對的真理,任何人都心知肚明。但非常奇
怪,我們平日生活起來,無論做什麼總是一副「不死」而永遠有「
明天」的樣子,而忘記自己會死這回事。我們計劃或盤算未來,我
們吃喝玩樂、打屁、縱情聲色,都是因為有用不完的明天,以致於
變得懶散且名正言順地「殺」時間。我們想像明天會更好,大作美
夢。或者相反地對未來抱著不必要的恐懼而受苦;擔心明天會失業
挨餓;老公有外遇;錢幣會貶值;股票會大跌;房子會..........。

電影『托托小英雄』中的主角因受困於腦子裡無法停止的自動聯想而
不能真實活著。我們呢?又何嘗能夠停止?而停不了的主要原因之
一就是:忘了自己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死亡。因為有用不完的明天,
我們縱容自己漫無邊際地想像,如同「整天吃飯不曾咬著一粒米,
終日醒著不曾踩著一吋地」一樣,飄飛在想像的世界中。回想一下
,你說你愛老婆,但你有多久沒正眼端詳她了?多久沒有真正帶著
情感擁她入懷?還有其他周遭的人事物,你有多久沒真正去「看」
去「聽」去「感受」了?不都滿腦子想像或滿肚子情緒而漫不經心
?再換個角度看,我們不只是活得一副「不死」的樣子,也誤以為
別人不死,因此待人草率甚至冷酷。試想,如果確知身邊的人就要
死了,我們還會對他不滿而發脾氣嗎?還會討厭或恨他嗎?還會斤
斤計較嗎?不會罷?我們一定會同情,甚至付出真心愛他,不是嗎


兩千多年前,墨西哥王朝養了一群無所事事的食客,只會鑽研天文
、地理與人事,但最後卻發展成不得了的密傳體系,隨著西班牙入
侵之後流亡於民間。他們的傳承方式是由師父應天示而收徒,外人
根本不得其門。在他們的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門課題就是打破「永
遠有明天」的幻覺,幫助徒弟覺知死亡就在身邊;就在左後方一臂
之遙。他們一方面視死亡為生活最好的伙伴,不管做什麼都先問死
亡值不值得去做;另一方面則看待自己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被死亡
帶走,因此過著一種沒有明天而只活在今天當下的生活方式。

這道理不難理解;比如,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會做什麼?
還會像過去一樣漫不經心嗎?還回汲汲營營繼續追逐名利嗎?還會
將僅剩的有限時間花在自憐或怨恨別人嗎?或者去打屁殺時間?還
三心兩意猶豫不決?還將情意留待「明天」再表達?不可能吧?你
一定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會對你認為重要的事情全力以赴,不是
嗎?在此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每天每件事都全力以赴,這樣的生活
會是什麼樣子。

葛吉夫說:「沒錯,我們一定得從『明天』這惡疾中解脫出來,但
首先我們得學習『記得』。」奇怪,怎麼連記得都要學習?一點也
沒錯,要記得死亡就在左後方一臂之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電影『與安德烈晚餐』(法國導演路易馬盧的作品)中,安德烈談
及一次難忘的劇場經驗。那是在長島一個寒冷不見星月的萬聖節(
相當於我們的中元節,又稱鬼節)。午夜,完全不知即將發生什麼
的情況下,他被三位身著白袍的傢伙帶到一間房子已經燒毀的地下
室裡。那裡有張桌子和板凳,桌上有之點燃的蠟燭,還有紙張、鉛
筆、酒和杯子。他們要他寫下生命中最後的願望與遺言,並交出所
有貴重的物品,然後脫光衣服躺在桌上。三個傢伙用濕海綿擦拭他
全身之後,拍下他的****,再矇住他的雙眼,帶他赤裸裸跑過叢林
與荒野,然後把他丟進一種床單做的帳棚裡,隨同先他一步也被修
理的五位男女一起;天寒地凍,他們不得不緊緊擁抱以便取暖。大
約一小時候,又被矇上眼睛一個一個放在像是擔架的東西上抬走,
同樣是在荒野裡,慢慢走了很久很久,然後安德烈感覺到:自己連
同擔架慢慢被放進預先挖好的的坑洞裡,他感覺到木板蓋上身,泥
土一鏟一鏟撒在木板上..........一輩子都沒這麼恐懼過..........隔了只有天
知道有多久之後才被挖了出來。出來後取下眼罩,安德烈沒命似的
狂奔過黑漆漆的荒野,到達一處升有營火,有音樂又有熱酒的地方
,大夥一塊兒跳舞直到天亮。然後,大家用力填平 那六個墳墓,隨
即返(逃)回紐約住所。

經歷過這事件之後,安德烈不只是理智上知道,他的情感與身體也
都深深體會了死亡這檔事。我想,任何經歷過這種事的人,大概再
也不會忘記「死亡」了吧。然而,這種經驗可遇不可求,並不是人
人都能碰上的。

對我們而言,或許就能利用『末』片預言的世界末日,一方面,依
據資料它極可能發生;另一方面,當我們寧可信其有而克服了「明
天」這惡疾時,我們就能開始珍惜有限的時光,愛惜生命中所遭遇
到的一切人事物,我們就有可能會像『生之慾』(黑澤明最好的一
部電影)片中的主人翁,在獲知因癌症不久人世之後,開始領悟生
命的意義,而開始真正活著。像這樣,屆時世界末日發不發生就一
點也不重要了。

最後。讓我們以兩小段葛吉夫的話來作結本文:
「.........這群不幸的人,在他們生存的過程裡,每個人都必須不停感
覺到並認知到自身不可避免的死亡,連同那些他所見或所注意到的
人也一樣會死。唯有這樣的感覺和這樣的認知,才能夠完全摧毀已
在他心中結晶(也已經吞食了本質)的自我中心。」

「想知道未來就必須先知到現在以及過去的每一個細節。今天是這
個樣子,那是因為昨天是那樣。如果今天和昨天一樣,那麼,明天
將和今天一樣。 而如果你希望明天不一樣,你就必須讓今天不一樣
。」
舊 2005-10-07, 04:11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enghuangh離線中  
chitai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51
黑澤明的"生之慾"(生き&#12427
強力推薦
看完之後會覺得故事和你我很貼近
舊 2005-10-07, 08:29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itai離線中  
billy1125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中正雞場
文章: 13
阿湯哥的末代武士可不可以ㄚ

或是Million Dollar Baby??
舊 2005-10-07, 08:40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illy1125離線中  
cthjk
Major Member
 
cthj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音符間~
文章: 253
女人香...

死意堅決到重新體驗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
輕 描 淡 寫
舊 2005-10-07, 11:22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thjk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