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20幾坪大的烤箱
文章: 376
|
Duron 700 無風扇實驗
剛剛作了一個實驗
以Duron 700 不超頻 1.5v 自製銅管air-3散熱器無風扇 電子式測溫線 室溫31.8度 溫度47.1度 請看圖片,(注意北橋風扇尚在轉動,絕無造假)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20幾坪大的烤箱
文章: 376
|
跑了hot cpu 10分鐘
結果如下 此時電子式溫度計顯示49.7度 實驗結果證明此型散熱器無風扇確實可行 散熱器尺寸為6*8 若加大尺寸增加銅管數目 1g火鳥無風扇運行應不是夢想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368
|
你的Duron還真涼啊!!我裝過的機,用FOP32就40幾度了.....
相信多跑陣子會狂升溫......沒吹風哪能帶走熱量啊..... 光靠自然散失的熱實在太少....麥金塔的是靠空氣對流....熱空氣上升 你板子是放平坦的嗎!?......如果是,那熱氣流應該會從管子中間上來..... 看樣子,你的散熱器做得真不賴啊!!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20幾坪大的烤箱
文章: 376
|
回 E.J 兄的話
主機從上個月躺平以來 到現在未曾起來過 因常常作測試 所以一直讓它躺著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2,943
|
我也試過不用風扇
DURON 700是可以完全不用風扇,ATHLON 1200不用風扇全速約55度...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嘉義市
文章: 986
|
敝人念化工,以我們所學的熱傳(我們稱"操二"),做好散熱應該注意散熱片底座厚度的"臨界熱阻"."散熱面積"."熱流通道"."風速(m/sec)"."人為亂流',其中底座厚度在CSP封裝出現後漸漸為同好重視,而散熱總面積與風速早為瘋狂的同好注意目標,剩餘的只剩亂流與通道...
- - - 明日續
__________________
麥田管理學院最新課程公告: 本校開設[高等講理藝術]科目,授課由 客座教授 美國長堤大學 維多.柯里昂教授 擔綱 柯里昂教授小傳 美籍義大利裔移民,經營保全業.飯店業有成,而後投入教育事業;大家尊稱他'先生',或稱呼他'教父'; 他相信友誼,並且願意先表示他的誠意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20幾坪大的烤箱
文章: 376
|
over55Stars 兄
我只是一個平凡而喜歡作cooler的人 生平沒唸過什麼大學問 只是憑著一股傻勁 一直作一直作,邊作邊學來累積經驗 over55Stars 兄既然是此道專業 期望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你肯教我就肯學 先向over55Stars 兄說謝謝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850
|
正所謂: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教學相長,互相交流 ![]()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死寂之城
文章: 69
|
引用:
不錯 ![]() ![]() 這問題就帶我來解決吧 ![]()
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 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它是用來愉快的過生活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嘉義市
文章: 986
|
因為參考書已經送學弟,在此只能依靠記憶七拼八湊一下..術業有專攻?三修算專攻?化工領域不只是討論冷卻,我們還討論如何有效率地加溫,是以我們以"熱傳"來統稱..以下用詞將盡量單純化,只討論PC中的條件..
熱阻.熱阻單位 實體的變化(速度.溫度.濃度)可用其推進的力道與相抗衡的力道來推演,越大的溫差代表熱傳導的"量"越多..在不考慮相關阻力的狀況下,相關公式設定傳送量與推進的力道成正比(傳送速度=推力/阻力),以此為固定之條件,並討論不同條件下阻力的大小..接觸面積越大,可以傳送越多的熱量,即使是金屬,太厚也會構成阻力..在整個CPU的散熱機制中,除非動用致冷器,否則我們是希望將固定的發熱量以最小的溫差帶離相關元件,也就是說,能有的推力有限(攝氏幾十度的範圍),又必須確定數十瓦的發熱量能發散出去.. 以下分為六個項目討論 1.臨界熱阻與封裝 __以往晶片的封裝相對於Die本身都相當大且厚,對這個發熱源而言,其表面溫度可視為一致,在散熱片上,不用考慮熱量從中央位置傳遞至外圍散熱片上這段距離造成的阻力..相對於散熱葉片的面積,散熱片底座的面積極小,所能送走的熱量也極有限,故盡量拉近散熱葉片與晶片封裝的距離(薄底)可降低一部分的熱阻,又不影響散熱效果.. __CSP(晶片尺寸封裝,Chip Size Packeg;意指封裝後與原來裸晶的尺寸差異,長或寬在Die的120%以內,或封裝後面積在Die面積的1.5倍[或1.4?忘了]以內) __因為CSP的出現,散熱片形狀出現變革..若維持薄底的形式,將熱量由中央傳達到外圍的散熱葉片的截面積會不夠,外圍的散熱葉片等於白做,適度提高厚度雖然會增加厚度方向的阻力,卻可有效利用外圍葉片,其間如何拿捏舊稱為臨界熱阻(不過一般教科書中,教的都是最大熱阻的拿捏).. 2.散熱片(/柱)總面積 __理論上相同形狀的散熱片,面積越大,其散熱效果越好(因為設計不當有可能阻礙氣流,故曰"理論上")..從科昇.泰碩到赫'火商'也都有相關的產品可供比較,諸大大更是箇中高手,在此不贅敘.. 3.散熱片構型與熱阻 __散熱裝置的開發有久遠歷史,各種形式的散熱片形式也有前輩以各種流體.壓力.流速實驗,歸納出熱阻的數據(除非您想跑有限元素分析),決定底座後,有哪些適用的葉片(或散熱柱)?如何擺放?前輩的試驗把數據畫成圖,圖上有些高原區.陡峭區...往往就是效果最好的部分.. __以上吹式的散熱片而言,放射狀的葉片是種不錯的形狀,但因生產不易,所以...還是算了.. 4.自然對流與強制對流 __免用風扇雖能提高安全性,但前輩的試驗中,散熱片的大小可能必須提高一兩倍以上,同時會有重量.擺放的問題.. 5.風速 __相同的散熱片,風速越高其散熱效果越好,除了因為有更多的空氣接觸散熱片帶走熱量,最重要的一點,一般流體流動時,低速時呈層流,上下層各流各的,散熱效果差,流速提高至一定程度,出現亂流(發生渦流),上下層會混合,此時散熱效果最佳,流速再提升,則單位時間內可帶走的熱量提昇的就比較有限(邊際效用遞減).. __很多時候設計良好的葉片可以幫助生成渦流,對散熱效果很有幫助,個人相信諸大大設計的銅管.銅柱散熱片就是因此而有這麼好的效能 __送風裝置選用 __壓力與流量 6.亂流與層流 __雷諾數--用以評估亂流發生的時機 __如何有效製造亂流--避免單一大面積之平滑葉片與散熱片間的微小間隙同時出現 結論 __整個金屬散熱片的氣冷(一般我們不稱空冷)機構,其最大的阻力在於從散熱片散熱到空氣的這個步驟..也就是說,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塞入最大的散熱面積,並且不妨礙亂流生成,將是現階段最大的課題.. 在下想做的試驗以及其他構想 1.在銅板材上先鑽定位用溝槽或小孔,另外以紅銅線材做成空氣釘的形狀(滿細的了);把板材先拷熱,再用空氣槍植入銅線..側吹式,散熱柱之排列呈蜂窩狀者佳(而不是呈矩陣排列) 2.比照1.找些鋁製甚至紅銅的螺絲,硬鎖進定位用的小孔.. 3.買薄銅板,扭曲成波浪狀,焊接到底座上(由上方俯視可見波浪) 4.輔助固定裝置--超重散熱片 __Socket-A與Socket-423主機板都設有四個輔助固定的開孔,但即使直接接觸主機板而非小小的插座,主機板的強度畢竟受限,何不設法讓主機板的底座直接承受超大型散熱片的重量?主機板至主機板固定座有正規的間距,應該可以設計出適當的輔助固定架.. 5.中央送風機 __將夠力的風扇(一般來講,也就伴隨著噪音)包覆於隔音材料中,以導風管送風至散熱片上,避免噪音;進氣處並增設濾網.. _ 以上有些地方簡化的太過分,若真有興趣,請指把這些當作序章,有許多經典的參考書及中譯本可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
麥田管理學院最新課程公告: 本校開設[高等講理藝術]科目,授課由 客座教授 美國長堤大學 維多.柯里昂教授 擔綱 柯里昂教授小傳 美籍義大利裔移民,經營保全業.飯店業有成,而後投入教育事業;大家尊稱他'先生',或稱呼他'教父'; 他相信友誼,並且願意先表示他的誠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