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板橋
文章: 1,980
|
超大容量光碟技轉錸德
2004.07.19 工商時報
超大容量光碟技轉錸德 陳碧芬/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蔡定平研發成功超高密度儲存技術,將計畫移轉專利技術給光碟片業者錸德科技,如能儘速成為量產產品,單片光碟片的容量將為100GB以上,是一般CD-R光碟片容量的一百五十倍,DVD光碟片容量的二十倍以上,市場價值與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台灣大學,國科會,經濟部與錸德科技,將於今(十九)日於台灣大學共同發布此項消息。 錸德科技除了先期參與國科會光電小組之產學計畫外,並於此次技術移轉中,支付規定的專屬授權金,同時將支付利用授權技術所產生之產品上市後銷售總額的一.五%回饋台大。
__________________
愛與分享的Blog-->Roch's Blog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居無定所
文章: 1,421
|
真棒耶 100GB耶
只不過不知道保存性如何 還有一片不知道要賣多少 燒錄機一台不知道多少錢
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會員卡號的簽名檔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1
嗯 價錢很重要...^^ 然後再把家裡的網路升級為8M的 可能每個月要燒個2-3張出來了 ![]() ![]() ![]() 引用:
ATB大 我認為光碟這樣的東西真的別要求保存性了啦 就算說了也沒什麼用 我到是只要求錸德別偷料... 能保存多久就聽天由命了.. 從CD/DVD/MD/DVD-RAM看起來 其實如果真的出了100GB的碟 希望能跟DVD-RAM一樣 出有殼子的 這樣才有保護... 不過我自己買的MD片子 很多裡面都已經有灰塵垃圾了... 奇怪....明明有很小心 怎麼還是....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躺在美麗撫子的懷裡
文章: 10,113
|
這種光碟一般的DVD讀得到嗎.............
如果讀不到 那要普及可能有很大的問題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彰化
文章: 111
|
+1....
我贊成樓上的觀點!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1999 您的住址: 上台北工作的南部人
文章: 1,046
|
技術移轉,不代表能馬上量產∼何況這種一定是自己私家規格,
能不能是主流還很難說 ![]()
__________________
【Dearbearの測試預告】 -錸德4X DVD+R品質測試二部曲 【Dearbearの測試報告】 -錸德4X DVD+R品質測試 ![]() -錸德4X DVD-R《偽》片の謎 ![]() -Zebra's MK4 401s@811s HS0P測試 -Zebra's MK1 401s@811s HS0K測試 |
![]() |
![]() |
Junio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699
|
引用:
也許還生不出燒錄100G的機器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337
|
台灣DVD燒錄機都跟國外技術合作...
自行研發 100GB 的技術? 嗯....真厲害........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http://www.bcc.com.tw/all_net/news/nimi/910822.htm
全世界容量最大的光碟片 http://www.pmc.org.tw/chinese/news/...s_no=27&page=36 發展奈米科技 不是砸錢就可以 【2002/7/1 中國時報】 蠻詳細的介紹哦^^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46
|
這個技術我記得幾年前就發展出來了(一時找不到剪報),
當時心想:這一定不可能推到實際應用上,因為: (1)和別的碟片技術落差太大,這個推出來,那別的技術要丟到哪裡去啊? (2)電影製造商、軟體商一定最痛恨這種東西,想想,一片能裝多少東西啊! 果然幾年下來還是無聲無息,今天看到這則消息,基本上我還是抱持著質疑的態度, 不知大家如何看待此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