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lexMa
Advance Member
 
AlexM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378
轉載---看勞勃阿特曼如何翻新尚雷諾

看勞勃阿特曼如何翻新尚雷諾

「乏味的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說故事的方式。」──尚雷諾


1930年代,一處煙重霧鎖的歐洲莊園,三天兩夜的貴族聚獵,尊貴賓主人人貪享錦衣玉食驕奢***逸紙醉金迷,貧賤奴僕則穿梭其中處理骯髒勞煩的粗活,而看似氣派華麗的宴會實則暗潮洶湧,最後居然有人命喪莊園……

這樣的電影本事既符合1939年法國導演尚雷諾的電影「遊戲規則」的劇情,拿來描述2001年美國導演勞勃阿特曼的電影「謎霧莊園」似乎也頗為貼合。然而尚雷諾在當時是採取寫實的手法拍攝「遊戲規則」,甚至找到一個貨真價實的貴族──奧地利封邑史塔杭堡的公主──諾拉葛萊歌飾演女主角克莉絲汀;其本意只是要「取悅觀眾」(「遊戲規則」片頭字幕明言「純屬娛樂」),結果卻引起觀眾的反感,因為影片率直地揭露了當時法國社會的生存真相:「它溫和的外表下抨擊的是整個社會結構……讓人們發現自己的問題。」(「尚雷諾的探索與追求」,遠流電影館)

二次大戰期間拍攝的「遊戲規則」,被認為是侮辱國人的「傷風敗俗」,20年後尚雷諾卻因這部片被推崇為具有敏銳的洞察力;60年後的勞勃阿特曼想拍同樣的故事題材,在寫實的目的性或必要性已不存在的當代,他卻戮力經營出一個極為精緻細膩的時代感,其用意恐已不僅在呈現他所說的:「上層社會的生活通常枯燥無聊,下層社會的生活才真正充滿生命的活力」,甚至更在於表達出某種根植於人性深處的、人在面對事物時的反應;這些反應一方面必須貼合時代,另一方面卻又必然超越時代,因此我們才得以在觀賞60年前的故事時赫然發現自己在當下所面對的問題。

由於這個緣故,勞勃阿特曼的「謎霧莊園」已註定不同於尚雷諾的「遊戲規則」,故事雖然大致相同,但說故事的方式卻是大異其趣。如同所有寫實主義電影的特色:「遊戲規則」的技巧並不繁複,尚雷諾以廣角、深焦、長鏡頭的運用,結合攝影機運動與精細準確的演員走位調度,架構出莊園賓客及僕役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由於拉長了景深,場景畫面的層次就變得異常豐富,一個場景可以同時上演多場戲:比如前景是女僕莉茜的憤怒老公舒馬謝正追逐著情夫馬索,沙發後方則上演著女主人克莉絲汀主動攀談丈夫的情婦珍妮薇,而右邊樓梯接著走下愛慕克莉絲汀的飛行員朱希俄與開解他的好友奧大福,同時左邊的廳門外男主人拉謝涅則正要進廳來撞見所有的一切,可預期的是所有人都將不斷地因為這種類似分子碰撞的「布朗運動」而各自改變其神色、言語、態度及反應,而所有這些細微的改變觀眾都能毫無障礙的理解──這不正是人類社會恆久不變的遊戲規則嗎?

從賓客赴宴、齊聚用餐到野外獵兔、莊園夜宴,「遊戲規則」讓我們彷彿參與到一個極其複雜的人事網絡,卻又不致搞不清楚或漏失所有角色與事件關係的來龍去脈,這當然是尚雷諾的影像功力:他完全做到自己的好友、電影理論大師安德烈巴贊所說的「讓攝影機像一個隱形的客人」(尚雷諾即是以「遊戲規則」此片獻給巴贊)。這種擬人化的調度,常常在一個場景容納了好幾組不同的人物關係與焦點變換(前景、中景、後景人物此起彼落地出沒),讓影片節奏決定在演員身上,而非剪接或其他因素。

不論是獵兔的外景或是宴會的內景,處理那樣一個上流社會活動的寫實性是具有相當難度的,而一旦寫實的程度做足了,震撼的力道也是難以估計的;這也是為什麼當時的法國觀眾看完電影會覺得難受不自在的原因:沒有那種資本主義造成的社會階級差距,沒有那種國族意識形成的軍事擴張主義,二次世界大戰根本不會發生,而法國乃是二次大戰中最抬不起頭來的國家之一,「遊戲規則」在貝當政府即將投降德國前夕,把戰前法國社會墮落虛偽的嘴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腐化生活,統統翻出來攤在法國人自己面前,如同張愛玲那個著名的爬滿蝨子的華服意象,面對一個個醜惡難堪的謊言,誰不會感到坐立難安呢?

同樣是呈現那個時代背景,勞勃阿特曼的「謎霧莊園」則是把場景搬到了英國鄉間,如上所述,既然本片對寫實的要求主要在於時代感的建立,而非宴會人物穿梭流動的真實場面。類似尚雷諾那樣層次細密的演員調度便很少出現,而是以簡單且細碎靈活的短接鏡頭(short cuts),去呈現每一個私密黑暗的宴會角落裡,角色之間私下的肉體關係或情感交流,檯面上的社交應對只成為必要的對比、伏筆、交代或過場,也就不需要那樣的景深去鋪陳人物的群己關係,而觀眾自己也可以用想像去補足那未加描述的部份。

儘管在故事架構上兩片的相似度幾達80%,但尚雷諾特意安排了一個象徵中產階級的關鍵角色,以引爆表面上的粉飾平和;勞勃阿特曼卻刻意將莊園分為樓上及樓下兩個階級社會,兩方截然分明,雖處在同一空間,彼此卻不相了解,而一旦有所跨越,遺憾或悲劇隨即發生,戲劇張力固強,但有時不免太著痕跡。
****下略*****


本文刊於1月號張老師月刊之「電影心理學」專欄

全文刊載於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chan/index.html

我覺得這是少見的電影評論網站,內容相當不錯,文章出品量不多,不過篇篇都很精采
     
      
舊 2003-01-18, 01:37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exMa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