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CMH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1
文章: 106
關於男兒本色

請問各位大大

由李察吉爾和茱蒂佛斯特主演的男兒本色
台灣的三區DVD是不是真的已絕版了?
在台北光華和站前地區都找不到
上DVDMall查也發現正缺貨中....
若還沒絕版,可否請問有誰知道在哪裡有賣嗎?
最好便宜一點的....先謝謝了
     
      
舊 2002-12-30, 01:04 A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MH離線中  
si3568i
Master Member
 
si3568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楓葉與霜晶的華爾滋
文章: 1,862
光華還是有,我這兩天還有看到,不過不記得是哪家店看見的,建議仔細的找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2-12-30, 01:18 A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3568i離線中  
Lion
Golden Member
 
Li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Kaohsiung City
文章: 3,006
這部現在是特價片
不過是全螢幕的
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Lion啦
舊 2002-12-30, 10:42 A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on離線中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Lion
這部現在是特價片
不過是全螢幕的

華納三區的[男兒本色](Sommersby, 1993)是雙面的, 一面16:9, 另一面4:3.

其實此片是翻拍自法國片[軍士返鄉記](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1982), 據說法國版比較好看, 可惜還沒有機會看到. 原著小說"馬丹•蓋赫返鄉記", 作者是Natalie Zemon Davis, 前幾年由聯經發行過中譯本.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此文章於 2002-12-30 12:04 PM 被 PromLin 編輯.
舊 2002-12-30, 11:57 A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益思讀書會—馬丹•蓋赫返鄉記(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作者 顏雅倫
(資料來源: http://www.is-law.com/%E7%9B%8A%E6%...89%E8%A8%98.htm)

馬丹•蓋赫(Martin Guerre)的故事,可說是比一般戲劇設想更奇的傳奇經歷。這本書書背後面的說明是這樣的:「1540年代的朗格多克(Languedoc),一位家境富有的農民離棄了妻子和家業 ,多年音訊全無;他回來了—或者說,大家是如此認為——然而,渡過了三、四年愉快的婚姻生活後,妻子卻說她一直被冒牌者蒙在鼓裡,於是讓他接受審判。這個人幾乎說服法庭他就是馬丹•蓋赫,然而,關鍵時刻,真正的馬丹•蓋赫現身了。當時立即有兩本撰寫有關這樁案件的書籍,其中之一是由一位當庭的法官所撰。對於此一案件,整個法國評論之聲四起,頂頂大名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亦發表過看法。歷經幾個世紀,討論馳名的冒牌頂替者與「聞名訴訟」的著作裡,反覆地訴說這一案件,而在400年前庇里牛斯山的阿爾蒂加(Artigat)發生此事的那一村莊裡,至今人們對此仍記憶猶新。這樁案件激發出一部劇本、兩部小說、一齣滑稽歌劇和兩部電影。」上述簡單地摘要,已足使人稱奇,而深入本書後,牽涉該事件的當事人(包括審判者)於一定社會背景下,各自型塑且複雜糾葛的心理,尤使人饒感興味。

其實,這個故事情節,許多人可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也正證明了好萊塢的影響力,不是一般人所能迴避的。李察•基爾和茱蒂•福斯特擔綱主演,中文片名翻譯為「男兒本色」的這部電影,其故事架構,就是脫胎於馬丹•蓋赫的故事,當然時空背景已經置換為美國中西部拓荒時期,依照常情推斷,故事情節應該是著重於俊男美女盪氣迴腸的浪漫情感(雖然周遭背景跟身份是如此地不適宜,然或許這正是浪漫愛情不可或缺的催化劑)。而就馬丹•蓋赫的真實故事而論,浪漫的因子我想也不輸於好萊塢電影,然更為複雜與隱諱,特別是馬丹•蓋赫之妻—貝彤黛•德•荷爾,在整件事件壓力下如何巧妙地自處,並且以她特有的方式,去維護她與「新」馬丹•蓋赫—亦即假冒者「阿爾諾•居•迪諾」間所謂「私定的婚姻」。很明顯地,依據此本書的考證,兩人之間是有愛情存在的,也正是這個因素,在這樁冒名頂替事件的訴訟過程中,貝彤黛•德•荷爾的角色轉換與心理掙扎,構成了一齣特殊的女性心理劇。她是否為一個單純並符合一般想像的,所謂「易受騙的女子」?她最初在受迫的情況下提出訴訟,為何其後卻轉為主動訴追的原告?還有她到底是不是這整件冒名頂替事件的共謀者?她是如何在阿爾蒂加的社會背景與結構下,藉由這樣的方式,自尊且自覺地維護自身的名譽、地位並同時追求自己的愛情?這些心裡轉折與隱諱的情愫,讓同樣身為女性的我,產生一種奇異的共鳴。

此書最值得推崇的,當然是作者不凡的功力。才氣洋溢的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藉由馬丹•蓋赫此一傳奇的故事,抽絲剝繭地條縷出法國十六世紀基層的社會面貌,諸如婚姻、繼承的慣例及其社會意義,當時的訴訟制度和證據法則等等,特別是當事人以及審判法官之新教背景對其內心衝突的影響,更讓我們瞭解到當時法國社會所潛伏之宗教激流。這本書從歷史學的角度,恰如其份地呈現出出此一傳奇故事所奠基的社會與政治力。身為讀者,思索起事件當事人在社會脈絡下可能的行為與選擇,以及行為後社會或法律所產生的反饋,整個互動式的過程,就好比一盤人與社會精細繁複之對奕棋局,所謂的人生如戲,至此已極。

當然,從自己本身習法的背景而論,本書另外一個引起我興趣的,就是承辦該案的法官—他後來撰寫了「令人難忘的審判」一書,記錄這件冒名頂替案例,而成為考察此一傳奇故事重要文本—葛哈斯對這位驚奇的被告(假冒者「阿爾諾•居•迪諾」)複雜的情感,其中甚至參雜了一種奇怪的敬意與同理心(這種同理心乃是源於這名法官傾向新教信仰的背景以及其個人感情與家庭生活的狀態),大家可別忘了,若非真的馬丹•蓋赫在關鍵的最後一秒返鄉,刑事法院的判決意見顯然會相當地有利於被告,亦即這位傳奇的假冒者。此中更弔詭地體現出,處於嗣後介入事件並且必須從法律甚至道德的角度下判斷的法官,在面臨人世間各種出人意表的紛擾時,終究必須承認,真實的發現是如何地不可測與偶然。這也難怪蒙田會因此事而發出如下的喟嘆:「要瞭解事情的真相是多麼困難,人類的理性是多麼不確定的工具。真實與錯誤的面目相同…。我們對之亦不分軒輊。…因此,寧可遲疑,不要魯莽的肯定,能可六十歲還能維持學員般的行為,而不要在10歲時就讓自己扮演博士的角色。」

就個人情感而言,我對這位假冒者—阿爾諾•居•迪諾的戲劇天賦及記憶力自是嘖嘖稱奇,他精巧與永恆的經典謊言,確實使他「青史流名」(在這裡只好不相稱地借用這句成語)。他傳奇的事蹟,不禁讓人思索起,人類自我型塑的可能性與極限究竟在哪裡?可以憑空創造一個自己嗎?能否完整地替代別人的生活並且無間隙地融入自己創造或假冒的身份呢?謊言的可能性是否無處不在呢?或許最佳的註腳就是如本書中所引的一段話:「哈德良問道:『什麼世人所不能洞悉的?』艾皮柯蒂斯塔回答到:『他人的內心和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舊 2002-12-30, 12:12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  
PromLin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納西色斯湖畔
文章: 6,987
歷史學的可能性《馬丹•蓋赫返鄉記》讀後報告 作者 洪世昌老師
(資料來源: http://www.tcssh.tc.edu.tw/lib/stud...acher/r90_8.htm)

壹、本書概要:
  故事發生於十六世紀的法國南部農村,男主角馬丹•蓋赫(一五二五年生)十四歲時,在雙方家長的同意下,與鄰村富裕的貝彤黛•德•荷爾(一五二三年生)結婚,但馬丹相貌平庸(身材高瘦、黝黑、擅長劍擊)且性無能,因此婚後八年沒有子嗣。貝彤黛認為原因是他們兩人受到「女術士符咒的束縛」。直到八年後一位老婦人告訴他們如何解除咒語(作彌撒;吃下聖餐儀式中的麵包、糕餅),而有了第一個兒子--桑克西。

  婚後的馬丹一直「夢想擺脫小麥、磚瓦窯、家產以及婚姻」而過他自己的生活,但是這個願望始終無法達成。直到有一天他偷了父親的穀物,因為怕父親「嚴懲」;且「根據巴斯克人的禮教習俗這是不允許的」,於是他離開家鄉(一五四八年)到了西班牙,當了西班牙樞機主教的侍從,並曾在戰爭(為西王菲力二世作戰)中傷了腿。

  馬丹失蹤了八年後(一五五六年),一位自稱是馬丹•蓋赫的人重新出現在阿爾蒂加這個小鎮上,他真實的身份是阿爾諾•居•逖勒,這位「冒牌馬丹」與真實的馬丹形成「鮮明對比」,他「身材矮胖,強健結實,不擅長運動」;「口若懸河」,「令演員嫉妒的記憶力」,而且是個「放蕩的」,「生活糜爛」,「沈迷於每種背德行為」中的年輕人。而他之所以會冒名馬丹,則導因於一五五三年逖勒軍中退伍後(他曾離開家鄉投入軍中,為法王亨利二世作戰),於歸途中遇到兩位馬丹的朋友誤將逖勒當成馬丹而起,於是逖勒興起了冒名頂替馬丹的念頭。逖勒「煞費苦心的準備、推敲、背誦、排演」,「捏造出新的身份與生活」,儘管還是有些人半信半疑,但最重要的是,貝彤黛也接受了這位丈夫。

  往後三年「兩人相愛」,「兩個女兒相繼問世」,而「冒牌馬丹」逖勒也開始出售繼承而來的家產,甚至要求叔叔把這些年來家產管理的款項全盤交出(他懷疑叔叔暗中得到很多好處),並且最後控告了皮耶(但最後獲判無罪)。這樣的做法引起了叔叔皮耶的不滿,這也使得早已懷疑逖勒真實身份的叔叔逼迫貝彤黛控告逖勒(但她希望敗訴,並且希望法官判決他是她的丈夫)。

  這件事鬧上了地方法院(希厄),地方法院最後判決了逖勒有罪(一五○個證人中,六十人不確定,其他肯定與否定者大約各半),而這樣的判決使得逖勒向高等法院(土魯斯)提出上訴。高等法院考量「非證人的人數而是品質」;「寧可錯放有罪者,也不可誤罰無辜的人」;以及法官(葛哈斯)與逖勒同為新教者而加以同情,因此正當所有證據都對逖勒有利而將宣判時,一位拖著木腿的男子出現了,他自稱是馬丹•蓋赫。

  他的出現是因「受夠了宗教機構中對諸多活動的限制,有身軀殘疾的他於是決定,最好跟家人重享天倫」,以及這個案件也「傳入真正的馬丹蓋赫耳中」,最後,逖勒以冒名頂替、竊取繼承權、通姦罪被問吊處死;而貝彤黛則因法院「相信她是信實的」,最終被安排至女修道院;至於馬丹,棄家庭而不顧則可歸咎於年輕與衝動,況且發生在他身上的殘疾、財貨與妻子的事也足以讓他得到懲罰而作罷。
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閉的空間打開一扇仰望藍天的窗.

我的部落格: PromLin的非主流部落

此文章於 2002-12-30 12:22 PM 被 PromLin 編輯.
舊 2002-12-30, 12:16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romLin離線中  
BEE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5,452
To CMH:
男兒本色我買了兩年連標籤 包裝都沒撕....因為如同 promlin 說的重拍舊法國戲...大鼻子版的我都覺得不好看更別說李察和茱迪的掛卡司版囉....你如果住台北 就讓給你了,,,,,,,,,我的是那種 寬窄螢幕兩面版的。
舊 2002-12-30, 12:26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EE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4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