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98
|
i5 13500 強化散熱 + 降電壓 + 提升跑分 的方法
我的主機板是B660, CPU是 i5 13500, 非K版沒得超頻, 但還是可以藉由更換散熱器(不用原廠的散熱器, 用有導熱管的塔散), 並在主機板BIOS裡修改電壓和PL1, PL2, PL2 duration 來提升跑分. 以Cinebench R23分數為例, 沒調整之前, 多核心跑分約16500, 調整之後分數是18800, 純看跑分提升有一成多, 而且耗電也降低.
電腦是兩年前組的, 懶得研究如何調校, 一直都用主機板預設值. 直到最近才有空研究如何調整設定來達到降低功耗的同時提升跑分. 以下分享一些心得和設定的方式: 1. B660主板BIOS沒有Z板那麼多選項可調. 各家主板廠的BIOS介面不一樣, 所以每個人要自己想辦法嚐試, 網路上的教學只能參考, 不能無腦照抄. 2. i5 13500有6個P-Core, 基礎頻率是2.5GHz, 上限是4.8GHz, 另有8個E-Core, 運作速度是1.80 GHz ~ 2.50 GHz. 官方給的PL1是TDP 65W, PL2是TDP 154W. 這裡解釋一下背後的理論. 現在CPU的設計都是一開始用最低頻率運作, 有必要時再逐步提升速度. 提升速度的代價是增加耗電, 就和開車加速要踩油門一樣. PL1是指最低速度下的散熱器power limit, PL2則是指最高速度下的散熱器power limit. 也就是說, 當CPU以最低速度運作時, 散熱器至少要能提供65W散熱能力, 當CPU以最高速度運作時, 散熱器至少要能提供154W散熱能力, 否則CPU會過熱, 輕則當機, 重則燒壞CPU. 這個65W和154W的散熱設計要求, 是指原廠配的散熱器. 如果改用更好的散熱器, 就能提供更好的散熱功能, 也就是說, 可以不用把PL1和PL2限制在預設的65W和154W. PL1和PL2也被稱為Long Duration Power Limit 和Short Duration Power Limit. 理解觀念後應該可以看名字就知道意思. i5 13500 沒有K版, 舉i5 13600和13600K為例, i5 13600旳最大運作頻率為5GHz, 而且Intel已經鎖定, 不能超過, 而13600K則是把這個鎖解開, 讓使用者可以在主機板選擇要不要超頻到5GHz以上, 當然, 代價是增加耗電. 由於原廠散熱器比較陽春, 如果讓6個P-Core同時全跑到4.8GHz, 散熱器來不及散熱, 可能會讓CPU溫度上升到接近100度C. 所以, BIOS裡設定PL2為154W, 是為了配合原廠散熱器. 在PL2=154W的設定下, 6個P-Core可能只有一兩個能跑到4.8GHz, 其他的就只能以較低的速度, 例如跑在4.3GHz. 3. 我一開始組電腦時就用塔散了, 散熱不是問題. 所以把腦筋動到讓所有的P-Core和E-Core都同時跑在最高速率. 4. BIOS的裡設定方式是, 把PL1由65W改成70W, PL2由154W改成160W, IA CEP改成Disable, GT CEP改成Disable, Short Power Limit Duration 預設值是28秒, 我改成56秒, V-Core設為Offset -100mV. 5. 基本上結果還不錯, Package Power(就是整顆CPU的耗電)最高是116W, 跑分提升一成多一些. 以後也可以嚐試更激進的設定, 但目前的結果我已經很滿意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98
|
我在網路上爬文有看到有人把PL1=PL2=最高, i5 13500的CB23跑分可以到20000, 這等於是強制CPU一開始就用最高速度運作, 代價是耗電. 不過我沒打算這樣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