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喔,不是這樣子的。
看看日本首相是怎麼說的,“核電復興壓通膨、減少燃料依賴”,台灣是把通膨的金額藏在台電跟中油的虧損,然後再想用國家稅金去補貼。陳水扁時期台電的巨額虧損是拖著不管,讓馬英九油電雙漲處理;現在蔡英文時代台電的巨額虧損,也是拖著等待處理。
另外日本自從核電再開以來,一直都是穩健而堅定的步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許核電廠重啟。一個發生核災後0核電到現在14座核電廠再開,這段時間做過多少探討再評估才重啟核電?反觀某黨在0核災的台灣靠著信念廢核然後用愛發電,沒看到全世界都一再打臉這個過時的廢核政策。
日新首相強推核電復興,盼壓通膨、減少燃料依賴
根據路透社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上任後首要施政方向之一,即是大力推動核電重啟與新型核能發展。她視此為降低能源進口支出、抑制電價與通膨的核心策略。
高市任命了曾主導日美關稅談判的赤澤亮正(Ryosei Akazawa)出任經濟產業大臣,掌管能源與貿易政策。赤澤表示,政府將「最大化有助於能源安全與去碳化的電力來源」,並強調將在取得地方社區與利害關係人理解的同時推進核電重啟。
根據日本經產省資料,2023 年日本花費約 10.7 兆日圓(約新台幣 2.14 兆元)進口液化天然氣與煤炭,占整體進口支出的十分之一。化石燃料目前仍供應全國 60% 至 70% 的電力,是造成通膨與能源成本飆升的主因之一。高市政府認為,恢復核能運轉可望降低對進口燃料的依賴,同時支撐產業用電需求。
目前日本共有 33 座可運轉核反應爐,但僅 14 座恢復運行。高市強調,將以核能為「穩定且去碳化的基底電源」,並同時推動下一代核融合研究與可出口的新興技術,如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過,她對大規模能與離岸風電專案持保留態度,因其零組件仰賴中國生產。
然而,高市的核能路線也引發國內輿論分歧。部分民眾與環保團體認為,她忽視了福島核災後仍未完全修復的社會創傷與安全疑慮;地方政府對核電重啟態度審慎,要求中央政府在安全檢驗與居民溝通上提供更具體保障。
引用:
|
作者吼吼熊
福島出事以後,日本民間對核能電廠普遍有了反對的聲浪,也逼迫日本政府出台了更嚴格的核能電廠規則。
首先要知道,日本的核電廠都是私人公司的,例如發生福島核災的就是東京電力,出事前還是東京證券上市公司。這個規定下來,許多的老舊電廠直接出局。這些電力公司花了大錢投資核電廠,有些才剛開始營運的電廠連成本都還沒回收,怎麼可能會想要廢棄;要是直接廢棄,可能公司會直接倒閉,並且牽連放貸的銀行團,當然爾當然要想辦法讓他繼續運轉賺錢。
於是這些電廠想盡辦法改建以符合新制,然後提報中央政府運作,這時日本中央政府就難過了,民眾普遍反對,特別是在核電廠旁邊的民眾;另一方是地方政府,因為日本電廠每年也上繳了大筆的稅金給地方,也希望能夠繼續運轉。日本中央最後就把最終運轉權丟給地方,讓地方政府決定要不要運轉。
https://meee.com.tw/8UxN2uJ.jpg
所以你看目前日本核電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