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yler
無論聊再多做在多, 生育率過低, 看來都是無解的問題
那大家老時, 就乖乖承擔這個後遺症吧, 不用怨了
日本正在承擔這個問題, 目前看來似乎只有大量開放移民才有辦法...
|
我可以理解你的憂慮,我同意你看到的那些人真的是如你所言這樣的追求享受的極致
也跟之前我在板上所說的例子
一個PHD,一個中醫師,兩個結婚但是因為想住台北
所以目前不想因為生了小孩買不起房子而不想生
或是另一位同學,都在竹北付現買了一千多萬的房子了
但是卻因為對教育政策的失望而不想生........如此類似
我相信絕對有以上這種組合,我也搞不清楚這樣的例子佔全台灣的比例如何?
但是我之前也提到,中南部的小學,東南亞外籍新娘的第二代小孩的比例正逐漸的逼近30%
這些人的小孩或許就像你說的未來就是當我們老的時候,出來在餐廳端盤子,服務我們
或是照顧生病的我們...........你我都可以預見,這些年輕人的未來是如此
我只捫心自問,要是我的小孩未來就是這樣了,他還有機會做自己的夢嗎?
你所擔憂的是未來台灣人口的量,但是質的部份卻是我更重視的!!
我認為低階服務的勞力需求不應該是未來對年輕人的期許,除非科技不再進步了!
所以如果要考量到未來的發展,絕對不能把目前有限的認知套用到未來
放眼現在,我所看到的是,未來有機會接受比較高資源灌注的人才
應該會主宰未來的發展,也容易進入贏者圈,不管是從政治上或是商業上的影響
所以你看到那些已進入贏者圈的人,小孩不是一個個生嗎?
看到這個趨勢,除非很有把握的父母,不然誰也不願意到時候自己的小孩落入永不翻身的圈套
所以M型化後,撕裂的不僅止是財富的分配,還有就是傳統對"家"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