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弟一樣也玩過QED A280 這台真的很少出現了耶......
只是中間過程中很多器材來來去去的
從一開始的華安牌喇吧 wharfedle....一路上來
光cdp家裡進進出出也搞過10多台 甚至有1天就出門的紀錄
線材也是 瘋的時候 每天都在玩配對
訊源也是 只是都是在中低價位打轉
nad的啦 philips的啦 marantz的啦 王盤啦 ....
最後才選擇cdp2 可以自己搞的player
搞到後來 認識diy的朋友多了 也開始慢慢修修改改
才慢慢調出自己要的聲音...
但也碰過 搞了半天 以為自己調好音了
結果朋友一來就破工
也有改了老半天 以為可以跟廠機比美了
正規機一來 也是破工...
才發現光是這簡單的"民生工業" 都有著無窮的學問...
而且一般的經驗法則 有時候拿到音響則又不是這麼一回事
a+b=好聲 b+c=好聲 可是a+c甚至是a+b+c有時就不見得是好聲了....
完全要靠實際搭配.才會知道適不適合.
而且玩音響最大的差異點 就是在人耳 人耳才是好不好聲的關鍵...
玩到現在 只發現不管是廠機或diy機 只要能出好聲 就是好機
diy機會不會比廠機好 當然有可能
只是你會付出好大好大的代價來調整 這代價可能會遠比你買廠機還划算點
ps 小弟也是65的...

當初也是在這音效版全盛時期尾巴時進來的
就是被什麼艦長啦 KGV hata啦 等一干人帶壞...
後來慢慢跑到myav
之後大家轉戰不同風格的系統至今...
但在此 也結交了許多不同的好友...
引用:
作者blackleo
難得在這裡碰到同好
連音響歷程也差不多
當初從
CDP:NAD502 → REGA Planet → AQ DP-70V
AMP:亞瑟AU-7500 → QED A280(英國聲) → 文聲Audio Refinement Complete α SE(台灣的YBA)→ SPARK A-88T管機
SPK:AR-S40(落地式)→ Paradigm reference studio 20 v2(加拿大書架)→
哈貝蘇 M30(聽人聲、弦樂真是  )
線材搭過:YBA Diamond、Cardas Golden Reference、Tara Labs OMNI、Silvercom、JAT Silver Diamond、Tara Labs The One系列、Furukawa FS-4BTW、Kimber 8TC
還好最後終於找到自己喜愛的聲音
器材也不動了,回歸到原點;好好聽音樂
才是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