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ianme
*停權中*
 
ianm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3,188
引用:
作者ryankuku
時脈不等於效能, 指令集架構設計才是效能好壞最直接的因素, 好的架構可以在一個指令週期內接受多個獨立式指令, 而在一個指令週期內做好幾件事, 而架構設計的爛可能就像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沒辦法同時做多件事, 有些指令甚至要多個指令週期才能完成, 再來是指令週期和時脈週期的關係, 最快的做法是一個時脈週期能等於一個指令週期, 但往往沒那麼順利, 因為不同指令所耗的硬體資源不同, 不一定都能很快完成

如果你玩過8051或是mcu應該能體會, 以往8051是需要12個時脈週期才能完成一個指令週期, 但隨著製程的進步, 現在已經可以改架構讓8051的一個指令週期等於一個時脈週期, 雖然一樣是8051, 跑一樣的時脈速度, 但兩著間效能卻差了12倍


51什麼時候有這麼重大的改進.....是增進時脈吧....本來很多就是一個週期,但是要下的命令又不是一個週期就可以完成,改進12倍這個扯了一點。

還有時脈本來就等於效能,但是不同的架構就難以比較,Intel走的是將管線多階化來提高時脈的路線,AMD則是加強原本P3架構,對每一節點作強化。這個就好比Intel他運算能力強了一點,跑10000MB/s,可是他平均工作效率是50%,然後AMD是8000MB/s,因為將Memory Controller內建的關係,等待資料時間大幅減少,變成平均效率80%,所以這樣比起來Intel產品必需拿出叫高時脈才能平衡,不過高時脈對P4本來就是特色,所以說誰優誰劣這是各有千秋,當然實際上不可能這麼簡單,不過我這樣說明不知道能否讓你明白了解。
舊 2005-11-18, 10:01 A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anm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