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風扇性能的幾個指標
其中就有一種是 "風壓vs風量曲線"...
其實玩了這些年風扇有些心得,
風壓其實比風量重要的多...
一般風扇規格標註的風量都是最大值:
是在風扇完全無阻力下,所測得的風量(每秒鐘流過多少單位面積的風流)
等同於水量(每秒鐘流過多少單位面積的水流)的感覺...
風扇無阻力簡單說來就是風扇的附近沒有任何物體擋住風的流動,
例如散熱片,機殼散熱孔之類的...
一個機殼如果進風口設計的孔洞太小,或是塞了些防塵濾網,零組件...等等
也會讓風扇的阻力變大...
一顆風扇可以產生用來對抗阻力而吸進風的最大能力,
就是最大風壓.
一般說來, 風量與風壓的關係大概可以算成線性,
也就是說, 風量大時風壓小, 風量小時風壓大.
如果散熱片實在太密, 機殼進風處實在太多東西檔著,
風扇就要面臨很大的挑戰, 通常靜音扇的風壓都不會大,
所以面對很大的阻力環境, 風量就會變的很小很小, 遠低於規格上標示的最大風量值..
所以個人經驗還是風壓大的風扇比較好用,
風量只能參考...
一般風扇的風壓差距都不大, 都是轉速越快, 風壓就越大,
換來的也是噪音的增加,
除非特殊設計, 像是avc的扇葉尾端反鉤設計, 台達的雙層扇葉設計...等等
都能教一般風扇產生更大的風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