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日本文章:高速片的確不適合低速燒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55625)
|
---|
日本文章:高速片的確不適合低速燒
http://www.zdnet.co.jp/news/0211/26/nj00_cdr.html
這是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覺得很值得參考,列出來給大家看看。 我們都知道燒錄速度一向都是越低的話,稍出的資料品質越穩定,這在這幾年幾乎都是不變的定律。但最近開始有人在討論「高速對應的片子好像低速燒反而不好」,我個人其實也是支持此一看法,但也沒有一個可以參考的研究報告出現,只是這裡有些本版版友有貼出過測試資料而已。不過今天終於看到日本有類似的研究報告,由於今天實在沒時間,想睡了(明天七點要起床:jolin: ),所以我只把最重點說明一下: 就是現在的高速燒錄機因為都用Z-CLV、PCAV等方式,最內圈和最外圈速度相差很多,如48X和52X燒錄機,內外圈就相差約2.5倍的速度了。這樣因為速度的差異,若傳統的片子塗料均勻,但燒錄後結果卻是會產生內外圈染料感應不勻的狀況(就是我們稱的甜甜圈效應),所以這篇文章說到有一些研究人員指出高速燒錄片其實出廠時,內外圈染料是不均勻的,外圈比較薄,以對應高速燒錄機用。 這樣大家應該就很清楚了吧,這招要是高速燒錄很適合,但是一遇到CLV的低速燒錄,此內外圈不同染料厚度的方式反而會出問題。而這篇文章也做過測試,拿一台四倍速燒錄機來燒錄「國內某大手48X片子」(肯定就是That's RV片),結果燒錄完畢後的品質測試,顯現出外圈的error慘不忍睹(見網頁附圖)。不過這篇文章也說到不是所有低倍速燒錄機都是這樣,例外如plextor的PX-W820T和PX-W8220T,燒錄高倍速片子出來的品質就不會這樣糟。 我只挑出最重點說明(因為實在想睡囉....),我覺得這篇文章很有參考價值,大家可以研究看看,懂日文的版友也請多多補充,謝謝。 |
引用:
God.....原來越高速染料要越薄ㄝ.......=.= |
看來,買太高速的片子似乎不是很合適!:confused:
既不能用太低速去燒,而用太高速去燒又怕品質不良...:nonono: 好難抉擇~~~:think: :think: :think: |
管他的...8X照燒不誤...
現在也很難買到12X以下的CDR了....:cry: |
再一次證明果然Plextor才是王道... :think:
路遙知馬力啊... :think: 速度不是重點, 相容性才是要命的東西. :think: |
謝謝大大提供的資料...
|
不知道除了Sanyo及建興的測試工具之外,還有哪些可以準確地測出燒錄品質?
|
原來如此啊............又了解了一些資訊!
|
敢問SCE大大:
對於上面的論點高速片的染料塗佈部均勻是用何種濺鍍法來達成的, 難道分次濺鍍 or 有其他特殊的製程技術??? 另外, 你指的高倍速燒錄是幾倍速以上呢??? |
我的PLEXTOR 12/4 TSI只能12X啊
希望沒問題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41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