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開箱簡測]伽利略 USB3.2 Gen2 M.2雙規鋁合金硬碟座(附C+A傳輸線)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215314)
|
---|
[開箱簡測]伽利略 USB3.2 Gen2 M.2雙規鋁合金硬碟座(附C+A傳輸線)
蝦皮購物 8/1號下訂,8/2號下午就收到,含運NT:809
之前買的兩用硬碟座 因為換到另外一台電腦,電源座連電源要拔來拔去嫌麻煩,再買這一款 ![]() 官網說明 ![]() 用產品附贈的USB Type-C 轉 Type-A 轉接頭插在USB-A 10G ![]() 無腦簡單安裝,運作時會有個不顯眼的藍色LED 沒拍到 ![]() 實戰 (舊)伽利略 USB3.2 Gen2 M.2 NVME.SATA雙規 + SATA 硬碟座 透過USB 3.0 5G 拷貝到內建M.2 創見這顆速度就是這樣還能接受 ![]() (新)伽利略 USB3.2 Gen2 M.2雙規鋁合金硬碟座(附C+A傳輸線) 威剛退役二手M.2透過USB 3.2 Gen2 10G拷貝到內建M.2 單檔案147G 初始速度 ![]() 之後到 910-920 MB/S 大概4分鐘左右拷貝完成 ![]() 威剛退役二手M.2透過USB 3.2 Gen2 10G拷貝到內建HDD 單檔案147G 大概15半分左右完成 ![]() 結論: 這個M2.SSD 硬碟座在內接M.2和外置M.2的交流是最快的 SATA會被限制在450 MB/S左右, HDD會被限制在2XX MB/S 512M M2.SSD 互相拷貝理論上14分鐘就達成 M2.SSD 的SLC cache用盡的情況下 就自己算多的時間 連續拷貝兩次之後摸轉接鋁合金座真的挺燙 內附的散熱片模組是可以不上,靠鋁合金硬碟座散熱 Gen4 Gen5的M.2 SSD更熱情可能需要散熱模組 缺點是這個轉接座沒有電源開關 M.2容量1T以上,完整拷貝完會更久 可以可慮買20 Gbps 或 USB4 40 Gbps的產品 假設覺得600多還是有點貴,原廠還有出一款450元左右的塑膠硬碟座 而且有帶電源開關,缺點就是沒有附贈散熱模組 塑膠硬碟座 |
這種台牌陸製的外接盒廠牌,
老實說實在是被賺很大, 平平在蝦皮商城買,去陸廠買,同樣規格的價位只要1/2~2/3的價格, 反正這一類商品都不太吃保固, 直接買有名的陸廠產品就好了, 規格選擇還更多,缺點或許就是得多等幾天,然後得去ezway委託報關而已。 |
因為我想買銀色的轉接座配合電腦外殼顏色
選擇不多,剛好看到就試試看 會買這家也是20年前IDE轉接光速線 一直用到所有IDE硬碟都沒淘汰 我才把轉接線拿去回收,挺耐用的 2020-2021 還沒有半年6件課稅的時候 我還蠻常買陸制的3C,但大都1年多 保固過就功能異常或壞掉,就丟掉 想說便宜再買1個就行,第二個過保再壞掉 買陸制便宜3C,就當沒保固 之後不怎麼貴重3C,又回歸蝦皮買二手 然後二手的東西我運氣不錯,耐用性都超過新品保固期 二手的東西就沒開箱 ,除非是C/P值很高 2手整機5000,1000元撿垃圾機殼送垃圾主機 特別有C/P值的才會開箱 3C 我大約7成二手蝦皮,2成海外,1成台廠 剛好這產品我看網路都沒人開箱,一定是C/P值不高 我就沒看拼多多,搞不好這東西裸裝100元以下搞定 本來這轉接座照樣想買二手,我看到同樣IC 蝦皮裸裝外接座120就有,不在乎外觀可試試看 |
|
引用:
反正兄用壞也不會出保吧,再買一次就好 用超過一年就賺到,少用沒那麼容易壞啦 鄉民:在台灣買的都是多買保固價 :o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