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一個笨笨的想法(對k8)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60519)

jasonyang 2005-11-23 12:29 PM

我想 Dell 用不用 AMD 的處理器,考量不是 k8 效能多好,但也不是客戶壓力或溫度低,而是 AMD 的產能能不能滿足 Dell 所需,而且 AMD 一直是 Dell 拿來與 intel 討價的工具,他拿到的價格覺對是遠低於其他公司的。即使 Dell 因為 P4 高溫的問題,散熱模組也出過問題,其他週邊壽命縮短問題我不曉得遇到沒,但 Dell 還是堅持用 Intel 的產品,不像其他大廠 HP/compaq, IBM, Acer 等。
我覺得 Dell 還不見得會用 AMD 的處理器,即使 Dell 本季的獲利下降許多,但有 intel 在後面撐腰,只要 intel 價格在降一些(畢竟 intel 上季毛利又回到 60% 了),Dell 還是可以像以前一樣賺。
不過我也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大廠拿到的 cpu 遠比我們零售市場便宜太多了,整組加起來,比自己組的貴不了太多,重點是還有合法軟體,錢大概都被 cpu 廠商與零售商賺走了。

jasonyang 2005-11-23 02:27 PM

引用:
作者ianme
還有若論效能,P4不見得會輸給K8歐,重點是在於熱量根價錢,我不認為K8有幹掉P4,再這些裡面,cool &Quiet這類根本就是之前的技術,還有Hyper Transprot也是基於MCT內建之後才跑出來的,這跟原本MCT還不是歸於南北橋下?這不算創新吧?X86-64這個目前還是未定數,要等普及了再說,其實這也沒什麼,就增加Bit數目,也不算多厲害,至於修改Decoder跟TLB我倒不是很了解,可以請你說明一下嗎?


論效能,p4 的確是在大部分應用中輸給 k8,如果你有看 HP、Sun 官方的 opteron benchmark(我以前有舉出過),或是 Ace's hardware、X-bit labs、AnandTech、tecChannel、ExtremeTech、Tech Report、THG、GamePC 等網站上的 desktop/server/workstation 評比,p4 在 web/database/java server 上輸、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winstone)、browser(firefox)、data compression(winrar)、game(多到寫不完)、compiler(vsc,gcc)、科學運算(mathematica、matlab、sciencemark)、AI 等等。p4 比較能互有勝負的只有 video/audio encoding 與 3D rendering 罷了。我不曉得你的認知怎麼會根大部分人不同???

至於創新部份,的確 AMD 的創新比起 IBM、Sun、HP/Compaq/DEC、Cray 等要差多了,amd & intel 幾乎東西根本就是引進 RISC 的來加以修改加到 x86 CISC 外皮中,像 netburst 架構走高頻,早在 1991 年初的 alpha 就走這條路了。
k8 主要對架構做了大改革,不在墨守成規走以前的架構(我想也是被 intel 用申請 IP license 圍堵反競爭手段造成的),創新部份的確不多,革新的說辭比較正確。
p4 創新的部分,我看到的也只有 rapid engine、trace cache(可能算是吧? 不確定),其他 hyperthreading、netburst、SSEx 也早有廠商在做,只不過 intel 宣傳改個名字罷了。

ianme 2005-11-23 11:22 PM

Capacity. These occur when pages must be discarded and reloaded because the cache isn't big enough - making the cache bigger helps, but that makes it slower on cache hits.

Conflict. These occur when two or more pages compete for the same slot. They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associativity, but that again makes it slower on cache hits.
這兩段中告訴你的slower是講latency應該是沒錯,但是重點是這個cache大小指的是整體大小,不是L1大小,L2的功能之一才是提升hit rate,以目前來說hit rate都有90%~98%以上,一般狀況下其實更多,還要提升hit rate?再說就算hit中了,可是重點Conflict rate呢?太大的L1會造成多餘的虛功,取進來的資料不是最新的,等於白取。Conflict rate會大大降低速度,miss penalty等於是要你重新取一遍資料,於是乎整個動作全部停在那邊等這筆資料進來,這樣絕對比較慢。

Set size or associativity (2S). Direct mapping (S = 0) is simple and fast; greater associativity leads to more complexity, and thus slower access, but
tends to reduce conflict misses. More on this later.

要論成本,Intel的作法是不是造成更多成本浪費,L2做那麼大?但L1卻奇小?你看cache的速度是哪一家快?
底下這一段談到
The idea behind (b) is to increase flexibility and hence reduce conflict hits. A rule of thumb is that a k-way associative jKbyte cache is as effective as a 2k-way associative cache of size j/2Kbyte cache. However, as we've seen, such caches get slower -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misses, we're also reducing the speed of hits.

如果真的L1越大越好,那何不挪用L2空間來做?那所謂的Hit rate也可以靠著頻寬來補償,也就是該單位操作時脈。在K8的die size裡面,要多增加個128K的L1絕對不是難事,那何不做256K的L1配上512K的L2就好?何必弄成128K的L1跟1024K的L2。

快取做大這個動作,對於分級的cache來說,這部份要大的是L2,但是其實對於提昇效能來說有限,從512K到1024K絕對也提升不暸多少。

竹雲公子 2005-11-24 12:36 AM

這篇討論我喜歡...真的有在討論東西
也希望大家可以不要那麼衝,少一些"你懂什麼,我可是如何如何"之類的話,多一些"請多指教"
相信PCDVD會更好~~~
PS:j大你真的是我的偶像...好想拜你為師阿!!!

will0227 2005-11-30 08:52 AM

請參考這篇文章,可以的話請說一下為什麼測sandra及PC Mark系列軟體P4大獲全勝或者差不多結果測試其他的軟體大輸??是其他軟體不公正還是?? :think: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ost1078199134
引用:
作者ianme
Capacity. These occur when pages must be discarded and reloaded because the cache isn't big enough - making the cache bigger helps, but that makes it slower on cache hits.

Conflict. These occur when two or more pages compete for the same slot. They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associativity, but that again makes it slower on cache hits.
這兩段中告訴你的slower是講latency應該是沒錯,但是重點是這個cache大小指的是整體大小,不是L1大小,L2的功能之一才是提升hit rate,以目前來說hit rate都有90%~98%以上,一般狀況下其實更多,還要提升hit rate?再說就算hit中了,可是重點Conflict rate呢?太大的L1會造成多餘的虛功,取進來的資料不是最新的,等於白取。Conflict rate會大大降低速度,miss penalty等於是要你重新取一遍資料,於是乎整個動作全部停在那邊等這筆資料進來,這樣絕對比較慢。

Set size or associativity (2S). Direct mapping (S = 0) is simple and fast; greater associativity leads to more complexity, and thus slower access, but
tends to reduce conflict misses. More on this later.

要論成本,Intel的作法是不是造成更多成本浪費,L2做那麼大?但L1卻奇小?你看cache的速度是哪一家快?
底下這一段談到
The idea behind (b) is to increase flexibility and hence reduce conflict hits. A rule of thumb is that a k-way associative jKbyte cache is as effective as a 2k-way associative cache of size j/2Kbyte cache. However, as we've seen, such caches get slower -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misses, we're also reducing the speed of hits.

如果真的L1越大越好,那何不挪用L2空間來做?那所謂的Hit rate也可以靠著頻寬來補償,也就是該單位操作時脈。在K8的die size裡面,要多增加個128K的L1絕對不是難事,那何不做256K的L1配上512K的L2就好?何必弄成128K的L1跟1024K的L2。

快取做大這個動作,對於分級的cache來說,這部份要大的是L2,但是其實對於提昇效能來說有限,從512K到1024K絕對也提升不暸多少。...

ianme 2005-11-30 08:58 AM

測測測你只會測,程度不到那裡跟你白說..隨便你,看你我也知道大概哪個來源,搞不好我可猜出是哪一位仁兄,愛測讓你去測,測個爽吧!上面我都打過了連看都不看。

will0227 2005-11-30 09:02 AM

理論一堆實品測試出來沒效能有屁用??在來參考一下這篇
http://www.tomshardware.com/cpu/200..._charts-23.html
可以的話解釋一下為什麼前面領先的大部分都是綠色的,還有為什麼這麼大的一個網站測試卻漏掉了Sandra及PC mark??可以給我原因嗎??是網站疏忽了嗎?至於猜到我是誰又如何??要約出來幹架嗎??
原來有測sandra喔,這樣更好,你自己看看前面P4輸一大截,測試到了sandra卻逆轉大獲全勝,還贏不少....多媒體影像,音樂實際測試壓縮都輸,但是在sandra多媒體測試卻贏??哪個軟體公正...我只是不爽你丟出個P4不見得效能會輸K8,但卻拿出個sandra來企圖說服大家??我現在拿出幾個實際測試報告來給你看,你卻說我只會測試??到底是誰只看某些測試?
再看後面的PC mark更是誇張....P4竟然大獲全勝.....不知道基準點是站在哪裡,對使用者而言看測試軟體的分數比較重要還是實際運用?
引用:
作者ianme
測測測你只會測,程度不到那裡跟你白說..隨便你,看你我也知道大概哪個來源,搞不好我可猜出是哪一位仁兄,愛測讓你去測,測個爽吧!上面我都打過了連看都不看。

hagger 2005-11-30 09:55 AM

唉…
CPU倒底是一種商品
最重要是產品實際表現出來的特性(效能、穩定性、發熱量…)
當然還有價格
爭論誰的架構比較「創新」比較「先進」沒多大的意義

CPU是拿來用的
一顆架構比較創新但效率比較差的U
還不如架構比較舊但效率比較高的U

jasonyang 2005-11-30 12:55 PM

引用:
作者will0227
理論一堆實品測試出來沒效能有屁用??在來參考一下這篇
http://www.tomshardware.com/cpu/200..._charts-23.html
可以的話解釋一下為什麼前面領先的大部分都是綠色的,還有為什麼這麼大的一個網站測試卻漏掉了Sandra及PC mark??可以給我原因嗎??是網站疏忽了嗎?至於猜到我是誰又如何??要約出來幹架嗎??
原來有測sandra喔,這樣更好,你自己看看前面P4輸一大截,測試到了sandra卻逆轉大獲全勝,還贏不少....多媒體影像,音樂實際測試壓縮都輸,但是在sandra多媒體測試卻贏??哪個軟體公正...我只是不爽你丟出個P4不見得效能會輸K8,但卻拿出個sandra來企圖說服大家??我現在拿出幾個實際測試報告來給你看,你卻說我只會測試??到底是誰只看某些測試?
再看後面的PC mark更是誇張....P4竟然大獲全勝.....不知道基準點是站在哪裡,對使用者而言看測試軟體的分數比較重要還是實際運用?


其實注意看 THG 對 SANDRA 與 PCMARK 下面的注解,
"Sisoft Sandra is a very popular benchmarking program. Part of its draw is that users receive a performance rating for their computers within seconds. Since this is a synthetic benchmark, it sometimes yields results that seem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 "

"Futuremark developed this synthetic benchmark. Like Sandra, its results may have little to do with real-world performance. It, too, is used for quick comparisons between several systems. In practice, the Pentium D 840 is definitely not faster than the Athlon 64 X2 4800+, calling the usefulness of this benchmark into question. "

都已經說明了 SANDRA 與 PCMark 脫離現實,無法反應真實性能,且說在實際上 P-D 840 絕對沒有比 A64 x2 4800+ 快。不過其實 THG 還是不肯像 CNet 一樣,正面的說 A64 x2 4800+ 就是比 P-D 840 快,我很有興趣想看 THG 中文版,因為 THG 中文版嚴重偏袒 p4 尤其是其語氣與論點有時還會與英文版不同。

這也證明了我幾年前就一直重複的話,也是許多人諷刺嘲笑 THG 的原因,幾年前 THG 力捧 PCMark、SANDRA、SysMark 來證明 P4 比 Athlon 與 Athlon64 優秀,根本在誤導大眾,是個重大的錯誤,而我早已經介紹 xbit labs、anandtech、 ace's hardware、TR 的網站等更公平且出色的評比,證明其實 Athlon(k7)與 P4 性能是互有勝負,而 k8 遠勝 p4。遠在幾年後的今天,THG 才看清事實,實在叫人不勝唏噓,甚至還發生過 Van 揭發 SysMark 如何作弊,被 THG 強烈攻擊的事件。

回應另一位網友,老實說,程度跟我差太多的人,基本上我也是不會回覆,不過重點不是在程度好或差(因為就算學了那麼多那麼久,還是有許多是我不懂得),但觀念嚴重錯誤時,我還是會回,但是遇到硬凹的死忠派,往往我還是會放棄,因為舉再多的證明也沒用,還是會被扭曲原意,且只看自己想看的地方,還讓其自己慢慢看清事實比較有用。

samsung 2005-11-30 01:10 PM

引用:
作者jasonyang
我想 Dell 用不用 AMD 的處理器,考量不是 k8 效能多好,但也不是客戶壓力或溫度低,而是 AMD 的產能能不能滿足 Dell 所需,而且 AMD 一直是 Dell 拿來與 intel 討價的工具,他拿到的價格覺對是遠低於其他公司的。即使 Dell 因為 P4 高溫的問題,散熱模組也出過問題,其他週邊壽命縮短問題我不曉得遇到沒,但 Dell 還是堅持用 Intel 的產品,不像其他大廠 HP/compaq, IBM, Acer 等。
我覺得 Dell 還不見得會用 AMD 的處理器,即使 Dell 本季的獲利下降許多,但有 intel 在後面撐腰,只要 intel 價格在降一些(畢竟 intel 上季毛利又回到 60% 了),Dell 還是可以像以前一樣賺。
不過我也常在思考一個問題,大廠拿到的 cpu 遠比我們零售市場便宜太多了,整組加起來,比自己組的貴不了太多,重點是還有合法軟體,錢大概都被 cpu 廠商與零售商賺走了。


你是否有看明年處理器論壇的Preview Data?????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