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台產CDR已死?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06176)
|
---|
引用:
事實是.....片子的顏色是染料加反射層所造成..... 其他你說沒有的事實都在這裡,借用adelies大大辛苦整理的寶貴資料。 :shy: |
引用: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highlight=star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highlight=star 大概這種價位,好不好買不太清楚,高雄有在賣就是了。其他地方應該也有在賣吧∼ |
引用:
可見染料物質不是很相同,CD-R就有:Cyanine,Phthalocyanine,AZO,SuperAZO,Cyanine+Ag,Phthalocyanine+Ag,當然實際的染料是廠商的機密,沒辦法完全知道的,只能了解其基礎物質。而猜想的保存年限我是不太願意相信的,君不見現在有多少CDR號稱100年,結果品質不如以前的低價片(雖然以前的低價是現在的高價)。DVD資料消失時有所聞,一個是經驗,一個是理論,無論在實驗室中怎麼做抗光抗潮測試,當事實上的遺失率太大的時候,總是讓人不放心。 引用:
一條(100片)NT550的話是可以接受,但看過PCZone有人抱怨某環碼品質較差,而且這牌似乎不是很好買。 |
CDR的ECC保護就只有一層
C1 Error代表了ECC的糾錯 出現C2 Error就代表ECC沒有辦法糾錯了 代表的是ECC糾錯失敗 DVD+/-R的ECC保護是PI/PO PIE代表了第一層ECC糾錯的數目 PIF代表的是第一層ECC糾錯失敗 由PO糾錯的數目 當出現POF就代表了兩層ECC都揪錯失敗 ========= CDR的染料嚴格來說只分成Cyanine、Phthalocyanine、AZO三大系 Super AZO仍然屬於AZO 反射層=/=染料 國外也有出現DVD+/-R用金做反射層的 DVD染料則以AZO為主,但是依各廠商的配方不同,也有加入Cyanine系的染料 以That's為例,其主要的染料是MKM AZO + Taiyo Yuden自製的Carbocyanine Carbocyanine是從Cyanine衍生過來的 置於保存性 CD-R是屬於成熟很多的產品 所以其染料便宜很多,染料穩定性也較高,低價片用低價的染料仍有一定的保存性 高價片當然表現會好很多,在QC、Jitter...等方面表現都還不錯 DVD+/-R的染料則昂貴很多,所以會出現低價片用低價染料導致品質會差很多 所以就造成了DVD+/-R的好片和低價片品質差異很大的現象 而二印片是看運氣的 運氣好的時候可以用到不錯的片 運氣差的時候可能整桶只有幾片可以看 但是價格相較於正規產品會便宜很多 之前也有人在找MKM的二印片就是這樣 要這樣比的話 CD-R當初我哥買的時候 也是有貪便宜買雜牌的,結果1個多月就毀掉的例子 換我買1210TA的時候 室友也有買無印片不到一個學期通通掛點的例子 更久以前 Mitsubishi剛出AZO染的湛藍片的時候 片子只要一沾水或是濕氣比較重 那片就毀了...... 更別談早期綠片(Cyanine + 金反射層)剛出的時候抗光性很糟糕...... |
引用:
如同lightwing大大所言,CD-R染就是Cyanine、Phthalocyanine、AZO三大系,其餘都是衍生物跟添加物。 DVD-R也以AZO+cyanine為標準再去微調。 至於環碼,環碼並沒有辦法對應生產品質,所以講環碼沒什麼指標性,這個在PCDVD有被討論過了。 |
引用:
我的理解是:CD-R是三層,C1,C2,ECC,C1,C2是CIRC必經的過程,ECC是校驗;DVD+-R是PI,PO,PO的PI,也是三層。 引用:
我說的是種,不是系,也沒說銀是染料,是說「加」。種類造成外觀的不同,所以Cyanine是綠片,Phthalocyanine是金片,AZO是藍片,加銀當反射層之後是白金跟水藍,至於SuperAZO之所以當成另外一種,是因為與AZO燒錄性質不同。 其實保存性我沒有證據,只是相信我的經驗跟身旁人的經驗。 不過我運氣很好,二印、無印都是良品,好幾張CD都還在聽...... PS.簽名檔的燒錄軟體測試沒有圖? 引用:
分類法不同,我外觀分,SuperAZO是因為跟AZO不甚相同又分一枝。 環碼,我不知道耶,或許能表示製造機器製造廠製造時間吧,可能有關係?不清楚。寧可信其有,如果有許多人說E碼比J碼好很多,那我寧願買E碼,雖然有沒有對應我不知道。 |
簽名檔的圖...被PCDVD吃掉了...= =
|
有點離題了,我不是工程人員,也不是技術人員,主要不是想研究什麼白皮書、紅皮書、藍皮書,不是在問規格書,也不是問硬體處理機制完不完善,這些問題都該交給規格制定者與硬體專家,這些因素不在我的可改變範圍內。去知道是可以的,但我懂得不多也說不出什麼,如果有閒我可以試著了解。
請大家把焦點放在:我只是想買一種中價位的備分CD-R而已。 |
引用: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96111 這裡有討論,也有業內人士說明,並沒有對應。 |
引用:
C1/C2就是所謂的ECC(Error Correct Code)糾錯後的結果了 而且還是必須在Mode 1格式下寫入才有比較完整的 每個磁區有2048 Bytes 在mode 2 Form 1有加入EDC(Erroe Detection Code)和ECC,EDC是拿來補足ECC不足的部份 在mode 2 Form 2則是ECC、EDC都沒有 (這個自己去找規格書來看看吧) 所以在CD-R時代 有C2 Error就代表可能無法正確讀取 === PCDVD編輯時間變很短...來不及編輯...Orz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54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