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儲存媒體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20)
- - PX-W4012TS入手...........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76007)
|
---|
Yamaha 吹噓的結果....自己已經準備退出燒錄市場了
現在燒錄器很成熟,已經不會出現甜甜圈了,銜接的很好, 馬賽克...其實我很懷疑,至今我也沒燒過有馬賽克的VCD ,對於自己用的降倍燒錄,其實沒什麼必要,除非買到特 爛的燒錄機,廠商既然趕推出高倍速光碟機就是讓您安心 的高倍速使用,廠商所做的測試非市井小民所能做的,目 前唯一被認同的是 4 倍速的音軌燒錄。 Plextor 4012ts 若要強制採取高倍速燒錄,可以在 Nero 選擇燒錄器 的地方,按下 選項 按鍵,出現 PowerRec 把 PowerREC 關掉即可,但會出現警告。 SCSI 並不是「耐用」、「品質」的代名詞請不要搞錯了, 買產品還是認廠牌比較安全,SCSI也是有超級大爛貨 >_< 。 |
引用:
??? 我都沒聽說 有資料嗎? |
太久沒來
一下子沒翻到後頁 後面就有這個消息了 不好意思:p |
那 Plextor 1210TS 會不會也是ATAPI 橋接的呢 ?
:confused: |
引用:
哈...... 您八成寫錯了 TS = SCSI TA = IDE(ATAPI) TU=USB 其實目前 讀寫頭與控制晶片是一起賣給燒錄器製造商,因此這控制 晶片有沒有內涵 ATAPI 我也不懂,目前引爆話題的是,SCSI 晶片是透過這讀寫頭的控制晶片才衍生出所謂的純不純,這點 滿怪的,晶片功能有沒有整合在一起與純不純有何相關,相關的是 「心態」問題。 如果將晶片的佈局攤開來,會覺得這種純不純的疑慮很好笑, 就只是為了分開與整合,但大量生產之下,晶片功能整合在一 起是相對的降低成本。 |
名人電腦最後一台黑色PX-W4012TS今天被我買走了!!!:D :like:
|
引用:
我也實在很想笑.... YAMAHA全速燒錄時只有來源跟不上時才會啟動SB...才會因此產生GAP... PLEXTOR 4012系列全速燒錄時...不管來源跟不跟得上都會啟動BP...一定會免費送你三個GAP... 沒GAP當然比有GAP好....不管有無GAP都比�***好...所以各家廠商才會都加入類似BP的技術... FULL-CAV跟Zone-CLV...誰好誰壞看看PLEXTOR自己講的吧... http://www.plextor.co.jp/products/pxw4824t/index2.html PX-W4824ta看看有沒有提及CAV.... http://www.plextor.co.jp/products/p.../pxw4012ts.html PX-W4012ts有沒有介紹Zone-CLV Z-CLV真的好...相信廠商一定會大吹特吹...不會不提... 4824ta跟4012ta都是採用三洋控制晶片...三洋為何捨棄Z-CLV改用Full-CAV... 既然連計較GAP這種明顯瑕疵都能說是笑話... 那何必計較更渺小的雷射功率... 更何況還不知道連續調整跟固定功率誰優誰劣... 不好就是不好...不會因為這個缺點很小就消失... 講究的人就是會計較...不然EAC幹麻能調整read offset/write offset..有差嗎...能用就好了嘛... |
引用:
相信下面弟要講的...阿豆兄一定知道...只是不好意思點出... 因為PLEXTOR沒有IC設計能力...只能仰賴他廠提供控制晶片... 上游廠商沒設計新款SCSI控制晶片...只好使用Interface IC... 多搭一顆Interface IC...會導致Latency變大...甚至影響訊號品質與相容性... (影響程度人是無法察覺的,純粹是奇蒙子跟爽度問題) 以下純個人猜測...請各位看看就好勿動怒...如符合實情純屬巧合... 有更好的48X CAV機芯卻不採用...而且也沒改良規格...性能與4012tu相同... 不禁聯想到...以低價購入機芯套件幫三洋出清庫存... 再以高貴SCSI救世主定位上市,身價便往上翻兩級... |
![]() :( :( :tu: :tu: |
感謝各位大大的教學:like: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