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一個笨笨的想法(對k8)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60519)

ryankuku 2005-11-18 05:01 PM

引用:
作者ianme
你確定P4走低效率路線....,還有時脈等於效能,就好比我說雞蛋你跟我說鴨蛋...還扯上外頻...我無言。講時脈就是指內頻,哪有人還要把它拆開來說的?

K8只不過就從P3架構去加強每一點,製程進步這樣而已,設計??你能拿出怎樣的設計,大家都是這樣設計,不是全軟全硬那不然就是各來一部份。不要拿出一堆好像很專業的東西,superscaler是什麼你清楚嗎?不就是再度將單一個單元用pipeline而已。pipeline數量??

有什麼東西可以證明P4分支預測常常錯誤,還有Sisoftsandra裡面,P4並沒有佔到多少優勢,很多時候測出來都比較低,同一級產品底下。NetBurst架構底下,並不是效率不彰的問題,是在於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級指令就結束了,這跟效率不彰不能完全混為一談。至於預測錯誤我認為Intel在這上面下了長足苦工,光看L1設計就可見一般。


相同架構來看, 時脈當然等於效能, 但若不同架構來看就不一樣了
一直pipeline下去, 只是一味的加快時脈速度, 但最終還是會卡在製程上
更何況若如你說NetBurst架構的問題是在於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級指令就結束了, 那這架構還不算是效率不彰嗎? 為了多增加時脈將pipeline加深, 造成latency拉長, 比如說每次從NOP等到指令完成的時間就可能拖跨整體速度

雲影 2005-11-18 05:08 PM

引用:
作者Adsmt
K8 時脈低效能高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還是在 L1 cache 大小的差異,很多人都在比 L2 cache 多大,但事實上 L1 cache 對效能的影響遠勝 L2
至於為什麼,因為 L1 cache 的存取速度是 L2 的十倍。
當然 L1 cache 做愈大,就會使時脈提升更困難,這也是為什麼 K8 時脈會比較低的原因之一。



不是這樣的吧(K6-3的L1也比同時期P3大,但是效能也不見的有P3強)... :jolin:

況且K7在Thunderbird時期時脈拉的比P3的Coppermine快

--
不同架構的東西本來就是很難比較的 :think:

ryankuku 2005-11-18 05:16 PM

引用:
作者ianme
51什麼時候有這麼重大的改進.....是增進時脈吧....本來很多就是一個週期,但是要下的命令又不是一個週期就可以完成,改進12倍這個扯了一點。

還有時脈本來就等於效能,但是不同的架構就難以比較,Intel走的是將管線多階化來提高時脈的路線,AMD則是加強原本P3架構,對每一節點作強化。這個就好比Intel他運算能力強了一點,跑10000MB/s,可是他平均工作效率是50%,然後AMD是8000MB/s,因為將Memory Controller內建的關係,等待資料時間大幅減少,變成平均效率80%,所以這樣比起來Intel產品必需拿出叫高時脈才能平衡,不過高時脈對P4本來就是特色,所以說誰優誰劣這是各有千秋,當然實際上不可能這麼簡單,不過我這樣說明不知道能否讓你明白了解。


根本不是增進時脈, 是縮短instruction cycle, 您可以去網路看51的spec, 傳統上1個intrunction cycle要花費12 clock cycle (稱為12T) , 有些廠商早就將51的架構改變, 現在市面上1T, 2T, 4T都有人做, 但仍然和原始51的指令集是相容的, 此時原來要花12 clock cycle才能作完的指令, 現在只要1(or 2, 4)個clock cycle就能完成, 這在業界早就是普遍的技術了
"時脈等於效能"這句話只能在相同架構下才成立, 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玩超頻, 但樓主問的是amd和intel的cpu, 他們架構有一樣嗎?

ianme 2005-11-18 06:52 PM

[QUOTE=ianme]還有時脈本來就等於效能,但是不同的架構就難以比較[QUOTE]
這個是我28篇打的,你有注意看嗎?我說"不同架構"你很番歐...

還有你不知道指令可以分成一半來做嗎?就好比32位元可是我只要用到16位元,那就取後面來用,前面就結束了不會直接跳到後面歐....一定要一直繼續就是了?是後面這樣分起來沒有什麼助益,但是這跟效率不彰不能畫上等號,不是A就一定要是B歐 :think: 這樣做起來也要有足夠的量,如果單一個比起來當然沒差,一堆東西做起來就會快了一點,當然這個要實際來使用才能知道,畢竟這些都是理論,跟實際狀況有出入,今天你在做出如何跨時代的東西,沒人會用沒人會欣賞也是沒用,這就是Intel跑太快的狀況。

至於51部分我承認我沒看過spec,但是反正會51的人大概也像我一樣,51概念是減少硬體量轉而以軟體輔助,平常沒去注意51怎樣變,但我知道時脈提升到40MHz是效能提升的關鍵之一,早期的我不清楚,不過所有會51的人大概也都像我一樣吧?如何用才是單晶片的重點,很多時候我們設計一個IC最後還是去用別人的產品,你不會想要設計一個DSP自己用吧 :jolin: TI的拿起來用比較實際。

ryankuku 2005-11-18 06:57 PM

[QUOTE=ianme][QUOTE=ianme]還有時脈本來就等於效能,但是不同的架構就難以比較
引用:
我前面打的你有注意看嗎?我說"不同架構"你很番歐...

還有你不知道指令可以分成一半來做嗎?就好比32位元可是我只要用到16位元,那就取後面來用,前面就結束了不會直接跳到後面歐....一定要一直繼續就是了?是後面這樣分起來沒有什麼助益,但是這跟效率不彰不能畫上等號,不是A就一定要是B歐 :think: 這樣做起來也要有足夠的量,如果單一個比起來當然沒差,一堆東西做起來就會快了一點,當然這個要實際來使用才能知道,畢竟這些都是理論,跟實際狀況有出入,今天你在做出如何跨時代的東西,沒人會用沒人會欣賞也是沒用,這就是Intel跑太快的狀況。

至於51部分我承認我沒看過spec,但是反正會51的人大概也像我一樣,51概念是減少硬體量轉而以軟體輔助,平常沒去注意51怎樣變,但我知道時脈提升到40MHz是效能提升的關鍵之...


什麼是效率? 花比別人多的power(時脈速度和功耗成正相關)才能做一樣的事就是效率不彰

什麼是效率?? 花比別人多的power(時脈速度和週期成正相關)才能作到和別人一樣的事就是效率不彰

ianme 2005-11-18 07:01 PM

引用:
作者ryankuku
什麼是效率? 花比別人多的power(時脈速度和功耗成正相關)才能做一樣的事就是效率不彰

什麼是效率?? 花比別人多的power(時脈速度和週期成正相關)才能作到和別人一樣的事就是效率不彰



但是如果大家都做簡單的事情,一個只能簡單時候80%複雜時候20%跟一個只能簡單時候80%外加複雜時候60%,你拿簡單的來比這叫做整體效率?充其量這只能說是利用率,而且是這個時候這個狀況下的。

Youfown 2005-11-18 07:47 PM

P4 3G 北木核心 省電效能高
P4 3G Prescott核心 浪費電效能低

艾克萊爾 2005-11-18 08:18 PM

引用:
作者ianme
但是如果大家都做簡單的事情,一個只能簡單時候80%複雜時候20%跟一個只能簡單時候80%外加複雜時候60%,你拿簡單的來比這叫做整體效率?充其量這只能說是利用率,而且是這個時候這個狀況下的。



能請用比較淺顯易懂的說法說明嗎?

我是真的看不懂.....Orz

leewayne 2005-11-18 09:02 PM

引用:
作者Youfown
P4 3G 北木核心 省電效能高
P4 3G Prescott核心 浪費電效能低


同意萬分+萬分同意!
Northwood P4 「曾經」是敝人的最愛啊!

ianme 2005-11-19 12:05 AM

引用:
作者艾克萊爾
能請用比較淺顯易懂的說法說明嗎?

我是真的看不懂.....Orz


簡單比喻一下,比如要做1+1=2這個動作,這時候不管在怎麼提升效率跟效能,有可能讓這種基本型的運算更快嗎?我的意思是效率有這麼簡單可以算出來估量出來嗎?這種東西實際上我看要寫程式去估計都很難完全客觀公平,不應隨便用個人平常使用範圍來做衡量,就算要估計效率也是在整個管線全部填滿的狀況下,來統計他的運算量(MIPs)跟各種操作平均使用長度。好比有些指令專門走Register之類,有些專門跑Cache,每一種都不盡相同,但是我不認為這樣就是絕對公平,這樣某種程度上可稱為專化,因為兩者架構不同,那兩者要完全的有效率使用是不是應該要有不一樣的類型?應該以平常各種使用做全面性的評估,我敢說沒幾個機構有這種能力可以做出這樣超巨大型的測試,就連Intel也不會花這麼多錢去做這種東西吧。做這種評估不如把時間拿去開發下一代的東西,評估就是要客觀嚴謹,這絕對不是隨便用過之後以個人使用範圍可以拿出來討論的問題,最多你只能說這個應用項目哪一家用什麼軟體比較具有優勢,幅度是多少,可是並不表示什麼效率問題,效率要怎樣估計,無形難以捉摸,CPU的用途是"泛用型"的耶,隨便就下結論,荒唐至極。

這樣沒辦法接受,那就用顯示卡來做說明,你看有一點公信力評測的機構,是不是都不會拿出3DMark測一測就告訴你哪個好?是不是時下或是經典的遊戲拿出來測一測給你看FPS之間的差距,你能告訴我因為X800在HL2裡面表現較好,所以比6800好多了,因為你只玩這家公司出的東西,跑起來都是ATI領先,所以ATI比較好?可以這樣"論斷"嗎?現在不少人缺乏公平角度去看東西,隨便亂下結論。這好比西式早餐跟中式早餐哪種比較好?可以隨便拿出結論嗎?只因為你喜歡西式早餐就說中式早餐不好?不過確實站在遊戲角度,目前K8是比較有優勢,但是你能說P4的3.8G會輸給K8 3000+嗎?這樣比是不是不公平?比較要有公平的立基點,但是這個立基點不是隨便人可以給的東西。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